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一,常住户口(籍):是指当事人最新的户口本首页“住址”一栏登记的所在地对应的户籍(每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常住户口所在地登记为常住人口)。二,非(常住)户籍:是指当事人离开户口本上的地址,在其他地方居住(需要申请领取居住证)的具体地址(只要符合《居住证暂行条件》第2条的规定,就应该向居住地的辖区派出所申请领取居住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六条 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户籍是指登记居民住户的册籍,居民户口的法律凭证,俗称户口本。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户口既包括家庭户的户口,也包括集体户的户口。但户口登记必须有具体的地址,只有人与地址相结合,经过户口登记机关的登记,才能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四条 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城市、水上和设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五条 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第1种观点: 户口所在地和户籍所在地基本是一样的。一般来说,户籍地和户口地是同一个地方。只是,在当事人出现户籍迁移的情况时,您的户籍地和户口地就不一样了。就法律意义而言,户籍地和户口地是一样的,生活中区分户籍地和户口地也只是针对迁移人员而言的。户籍是指“登记居民住户的册籍”,所谓册籍,通俗的叫法就是“户口登记簿”,或者“户口本”。户籍是居民户口的法律赁证,没有履行户口登记的,就不能认定为有户口。由上所述可见,户口与户籍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人们常常把户口与户籍当作同等意义的词来使用。就是户口本或身份证上的地址,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一、怎样知道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派出所?首先在户口本上明确自己的户口和户籍,然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方法一:找到自己的户口本,翻开第一页户主登记信息,上面有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的签章,签章上会明确表示某某派出所。方法二:找出自己户口所在地的电话号码,然后拨打当地的电话,的工作人员会告诉你的。方法三:网上查询。登录当地的官方网站,在网站里面找到分管你户口所在区域的派出所的信息,上面会有你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方法四:直接到户籍所在地周围的警务亭询问,里面的警官会告诉你想要的答案。方法五:自己去在所属的村委会或者居委会询问,那里的工作人员会解答。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是指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也就是身份证上,户口本上的管理户籍的派出所。户口本上都有记载,可以直接查看户口本。农村户口的,一般为户口所在乡镇的派出所;城市的,属于划片管理,为办理身份证、户口本的派出所。
第2种观点: 不一样,户籍,又称户口,一种主要以户为单位的人口管理方法。籍贯,是指一个家族族群共同认定的一位祖先的出生地。又指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但他们或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籍贯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本人出生或祖居地”。所以户口所在地和籍贯可能有所不同,籍贯不会变,但是户口可以迁移。法律依据:《户口登记条例》 第五条 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处的立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共立一户或者分别立户。户主负责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报户口登记。第十三条 公民迁移,从到达迁入地的时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内,农村在十日以内,由本人或者户主持迁移证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缴销迁移证件。 没有迁移证件的公民,凭下列证件到迁入地的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 (一)复员、转业和退伍的军人,凭县、市兵役机关或者团以上军事机关发给的证件; (二)从国外回来的华侨和留学生,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者入境证件; (三)被人民、人民或者机关释放的人,凭释放机关发给的证件。
第3种观点: 籍贯和户口所在地不一样。籍贯与户口所在地的区别是:一、基本含义不同1、籍贯是指祖籍地或原来籍贯。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即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2、户口所在地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地方,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二、社会职能不同1、籍贯应填写婴儿祖父的户口登记地。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的户口登记地发生变化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2、户籍所在地必须有具体的地址,只有人与地址相结合,但由于搬迁、上学、工作等原因,本人户口会迁移到单位、学校等,这时户口所在地就发生了变更,以户口迁移的新地址为户口所在地,也体现了自然人在常住地生活的合法性。户口是公民确立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三、地域性划分不同1、籍贯是按地域划分,具体到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区或县;2、户籍所在地按行政区域划分,划分三级,省、市、区。填写籍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般填写出生地,写到县区一级就够了,比如上海市浦东区、安徽省阜南县等;2、省市或者行政直辖市、自治区的简称,比如上海、沪或者浙江、浙;3、籍贯是指祖辈居住地或个人的出生地,并不是现在住的地方,也不是户口本的所在地,比如之前在湖南出生,后来户口迁移到了北京,籍贯依旧是湖南;4、籍贯一般是从父籍,个别是从母系的,看个人原因。【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四条 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城市、水上和设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