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劳动仲裁是不可以请求用人单位补交社保的。因为权责并不统一,用人单位欠缴社保的,劳动者不能通过仲裁或诉讼直接要求用人单位缴纳社保,但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补缴社保方式,劳动监察大队审查确定后,应当责令用人单位补交社保,拒不补交的,予以罚款。因此对于交纳社保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可以通过合法方式进行补缴的请求。
一、公司不交社保怎么维权?
那么通常情况下,一般有两个途径可以解决这样的一个争议。
1、可以通过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出面调查,如果说调查结果属实的话,那么劳动监察大队可以责令要求企业单位来补交员工的社保待遇,因为企业单位给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定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单位是不能够拒绝承担社保交费的。
2、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诉和处理。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出面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最终出具劳动仲裁结果,那么这个劳动仲裁结果是具备法律效力的,如果说企业单位拒不执行这样的一个劳动仲裁结果的话,那么是可以申请诉讼的,但是在没有确定劳动仲裁结果出台之前,是不能够直接起诉所在的工作单位的。
二、公司不给员工出保险怎么赔偿?如何赔偿?
这种情况员工提出辞职,当然应该给予经济补偿。第一,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二,用人单位应该给予经济补偿。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按照第三十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给予经济补偿。第三,经济补偿的标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第四,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未缴纳的社保。用人单位除了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外,还可要求补缴在其单位工作期间的社保,用人单位拒不补缴的,可向劳动部门举报或是提起劳动仲裁。总之,用人单位未给员工缴纳社保的,员工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给予经济补偿,并可要求补缴未缴纳的社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七十六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本级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投资运营以及监督检查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对本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等,依法行使监督职权。
第七十七条
县级以上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和个人遵守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被检查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与社会保险有关的资料,不得拒绝检查或者谎报、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