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伤保险未缴纳,用人单位的赔偿问题

工伤保险未缴纳,用人单位的赔偿问题

来源:99网


未参保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如果不支付,则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用人单位需偿还。办理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审核、审批、拨付和偿还。工伤职工的工资计算基准是前12个月平均月缴工资。

法律分析

未参保: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先行支付: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法追偿。

办理流程:

单位未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职工或其家属持工伤认定决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包括:医院急诊病历(门诊用药明细单)及住院用药明细单、、病历、疾病证明及出院证明等材料)向工伤生育保险科服务窗口提出申请→工伤保险专管员受理→科

长复核→基金科审核→分管、审批→基金科拨付工伤保险待遇金工伤职工或者其家属银行帐户→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偿还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如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法追偿)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工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工资。

拓展延伸

工伤保险费未缴纳,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及赔偿问题

工伤保险费未缴纳涉及到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及赔偿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确保员工的工伤保障权益。如果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包括支付医疗费、工伤津贴、伤残补助金等。同时,用人单位可能面临罚款、行政处罚等法律制裁。因此,用人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工伤保险费的缴纳,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避免法律风险的产生。

结语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包括支付医疗费、工伤津贴、伤残补助金等。同时,用人单位可能面临罚款、行政处罚等法律制裁。因此,用人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工伤保险费的缴纳,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避免法律风险的产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九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四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一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