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现在已为大众所接受,特别是针灸方面的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又开辟了一条道路,那么,慢性支气管炎中医针灸如何治疗?中医偏方有哪些?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即所谓“咳”、“痰”、“喘”、“炎”为特征。根据我国70年代的普查资料,患病率为3.82%,50岁以上者达15%以上。故积极防治本病十分重要。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极为复杂,主要与大气污染、吸烟、感染、过敏及气候变化等有关,但迄今为,尚有许多因素还不清楚。
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胸闷的方法如下:
1、体针:取孔最、丰隆、肺俞、定喘、中喘、膻中等穴。
2、耳针可取神门、平喘、肾上腺。
3、艾灸:用艾条温和炙足三里各10分钟,石门5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度,起床及睡前各式各样1次。10天后改为每天1次,常年不断。
穴位敷贴:
取穴:
常用穴:分2组。(1)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2)天突、神阙、膻中、命门、灵台。
备用穴:喘息加大椎、定喘;脾虚加足三里、丰隆;肾虚加肾俞、膏肓。
操作:
敷药制备:(1)参龙白芥散:白芥子、细辛、甘遂、吴茱萸、苍术、青木香、川芎、雄黄、丁香、肉桂、皂角各等量,红参为1/10量,每10克药用海龙1条。均研细末,密封保存。使用前加适量麝香、冰片。用时以鲜姜汁调成糊状,做成直径1厘米的圆饼。
(2)白芥子、细辛、白芷、甘遂、轻粉各等分,研细末,用蜂蜜做成蚕豆大药饼。
治疗时,每次取一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据症加穴。药物亦选一组合。用参龙白芥散,应先令病人取适当位置,每穴拔罐5~10分钟(7岁以下只拔神阙,其它穴贴药)。然后,贴上药饼,用胶布固定,20小时取下,个别痒甚者3小时取下。于每年夏天入伏起头伏的10天中任选一天贴穴,以后每隔10天贴1次,共3次;冬季入九起,头九的9天内任选1天治疗1次,以后每隔9天贴1次,共3次。一年连治6次为一疗程,连治二个疗程以上。
第2组药,可于平时贴敷,每次选1穴(双侧),先拔罐5~10分钟,然后用生姜涂擦穴位,令热,置饼于其上,以胶布固定。每次贴24~48小时,3~4天贴敷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7~10天。
此外,还可以用食疗偏方来治疗:
1、苏子粥:苏子30克(捣成泥)、陈皮10克(切碎)、粳米5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成粥。早晚温服。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气喘、痰多纳呆、便秘的病人。百合麦冬粥:鲜百合30克,麦门冬9克,粳米50克。加水煮成粥,食时加适量冰糖。适用于稳定期肺肾阴虚者。
2、人参胡桃汤:人参3克、胡桃肉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稳定期脾肾阳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