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介绍集成电压比较器的基本概念及各种集成电压比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各种集成电压比较器的特点。
14.1 概述
14.1.1 基本概念
电压比较器是模拟集成电路中应用较多的电路之一,用于在模拟信号处理中比较和判断两个信号的大小,输出的是一个逻辑值(0或1),电压比较器的电路结构、性能等与运放基本相同,所用的符号也与运放一致,如图14.1(a)所示,比较器的输入端口分为同相VP、反相VN两端,当VP大于等于VN时,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反之则输出为低电平,比较器的传输特性如图14.1(b)所示。
(a) (b)
图14.1 (a)电压比较器符号 (b)电压比较器的传输特性
当输入信号为一个交流信号,并且接入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时,一个理想的电压比较器的输出波形如图14.2所示。
图14.2 输入为交流信号时理想电压比较器的输出
电压比较器实际上是一个高增益的运算放大器,从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上看十分相似,但具体分析在电路应用和使用要求方法两者之间有一系列区别,如表14.1所示:
表14.1 电压比较器与运算放大器的比较
| 电压比较器 | 运算放大器 |
工作状态 | 过驱动状态 | 小信号状态 |
应用状态 | 开环状态 | 一般为闭环状态 |
输出状态 | 单端输出逻辑电平 | 双端或单端输出模拟量,一般要求输出摆幅大 |
静态输出电平 | 零输入时,输出为后一级逻辑电路的阈值电平 | 零输入时零输出 |
由表14.1可以看出,在进行比较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个高性能的电压比较器必须具有高的增益、低失调电压与高的转换速率。
14.1.2 电压比较器的主要参数及设计要求
1 电压比较器的主要参数如下:
2 电压比较器的设计考虑
电压比较器设计时,主要考虑如何提高电压比较器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而电压比较器的灵敏度主要决定于电压增益和输入失调电压,其关系曲线分别如图14.3(a)与图14.3(b)所示。
(a) (b)
图14.3(a)电压比较器的灵敏度与电压增益之间的关系 (b)与输入失调之间的关系
上图中的△V指的是比较器的不确定区,也称为比较器的比较窗口,即为比较器的灵敏度,输入信号在此区域时输出不会发生逻辑电平变化:
设计电压比较器时,其直流特性设计分析与运放类似,但它在大信号下工作,所以电路中管子可用导通与截止进行分析。
而由于电压比较器无需考虑放大器的闭环稳定的问题,因此在设计电压比较器的频率特性时,应尽量提高比较器的响应速度。比较器的响应时间主要与比较器的压摆率、带宽和过驱动大小有关,并且与定义的△ε大小有关,即有压摆率增大、带宽增大以及过驱动电压增大时,电压比较器的响应时间下降。还需注意的是电压比较器的正、负输入端的响应时间 可能不同。
以下两种CMOS电压比较器结构的使用比较广泛:
图14.5是其基本的原理框图。
图14.5 级联倒相器结构
这种结构大多用于静态工作模式。
图14.6是其基本的原理框图。
图14.6 差分放大结构的电压比较器
每个放大器都需连接一个锁存器,锁存器的作用是快速提供一个大的输出电压,其幅度与波形与输入信号无关。若无锁存器,则要保证电压比较器有很高的比较灵敏度时应要求差分放大器有很高的增益.
例如若比较器的灵敏度为1mV,输出电压为3.3V时,则放大器的增益必须大于3300(即70dB),而假如接上了一个锁存器,则只需考虑放大器的输出大于失调电压与锁存器的阈值电压,一般大约为0.2V或更小,此时在同样的灵敏度下,放大器的增益只需满足大于200倍即可。
这种结构有两种工作形式:一种是静态结构,另一种是动态结构。
14.2 级联倒相器结构
14.2.1 基本倒相器结构
图14.7(a)所示的是采用自偏置结构倒相器作为电压比较器原理结构,图中的M3作为开关管,时钟信号1用于控制倒相器的自偏置,M3导通时,使得Vo=Vi,从而实现了自偏置。由图14.8(b)中可以看出通过改变倒相器的中MOS管的阈值电压即可改变倒相器的转换电平。而当M3截止时,输入电压与倒相器的转换电压进行比较,如果输入信号大于倒相器的转换电压时,比较器输出为“1”,而如果输入信号小于倒相器的转换电压时,比较输出结果为“0”。
这种电压比较器由于结构简单、功耗低等特点,在快闪(FLASH)模数转换器中有应用。
(a) (b)
图14.7 (a)倒相器工作原理图 (b)自偏置原理图
14.2.2 典型级联倒相结构比较器
图14.8(a)所示的电路即为一个常用的CMOS比较器。
(a) (b)
图14.8 (a)典型的级联倒相电压比较器 (b)时钟控制时序及输入电压VA
在上图中,如果2一直为低电平,则要求CA<<C,以消除时钟馈通效应。该电路正常工作时的时序要求如图14.8(b)所示。
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由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输入信号的电压通过合理安排其时钟控制,根据电荷守恒定理,通过电容而传送到倒相器的输入端VA,进而与倒相器的转换电压进行比较,实现电压比较功能。
一个完整的CMOS级联比较器如图14.9(a)所示。
(a)
(b)
图14.9(a)CMOS级联电压比较器 (b) 时钟控制信号
在图14.9(a)中,开关管S5则用于平衡锁存器的输出。时钟6为锁存器的时钟。在设计时要注意:
该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当t从0→t3为整个比较器系统予充电,当t=t5时,φ1=1,输入,当t=t6时,φ6=1,Vi进入锁存器,电路加偏置和自动归零都将由预充电过程完成(建立偏置点)。
级联比较器最大缺点是速度较慢,它受各级输出电阻和下一级输入电容的RC时间常数(输入电容为密勒电容,输出电阻为倒相器输出电阻)。
(14.1)
(14.2)
对于如图所示的电路,Av约为10,电阻R约为100KΩ,而输入电容Ci约为0.5pF,因此,其时间常数较大,比较器的速度。
14.2.3 快速的级联结构比较器
由于典型的级联倒相器结构的最大缺点就是其速度较慢,因此为了克服这处缺点,采用了一种并行的结构,若把两组相同的级联结构比较器相并联,合理控制其时钟信号,可以使比较器的速度提高一倍以上。如图14.10所示的为其电路结构。
图14.10 两组级联倒相结构的比较器相并联
在图14.10中二路级联倒相比较器共用一个锁存器,它们在一个周期内相互交替进行放大和自动偏置归零,并且在放大期间必须要求占空比大于50%,便于使锁存器的输入能接收一个连续时间的输入信号。并且由于锁存器的速度比倒相器的速度要快得多。所以该结构的速度可以提高一倍。
为了保证锁存器的输入为一个连续信号,要求A、B的打开时间比1、2的接通时间早,这样可把放大器接入锁存器的时间间隔相重叠,而锁存器的时钟频率(它是比较器实际的总时钟频率)能够与放大器时钟速率不同,其时钟控制如图14.11所示。
当然,还可以多组级联倒相结构的比较器相并联以达到更高的速度,而且其速度主要受限于锁存器的速度,因为现在的速度因素已为锁存器的速度,不再是放大器的速度。
图14.11 两组级联倒相结构比较器并联的时钟控制
14.3 差分输入运算放大器结构
14.3.1 静态模式
作为静态模式工作的差分输入运算放大器结构的比较器一般不需要锁存器。
常规的CMOS差分放大器均可作为比较器使用,但通常由于比较器为开环工作模式,为了提高差分放大器电压增益、减小输入失调,即提高比较灵敏度,一般采用二级放大器,而且第一级为基本差分放大器,如图14.12所示。
图14.12中的电路为单电源工作,所以在设计时,当Vi=VR时,输出电平Vo应设计在倒相器F的转换电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