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pbe是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本质是质子的传递。当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失去质子的数目必然与碱得到质子的数目相等,据此列出失质子产物与得质子产物的浓度关系式,称质子平衡(proton-balance-equation,PBE),亦称质子条件,它是计算各类酸、碱溶液酸度、碱度的依据。质子平衡式书写过程如下:1、首先,选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和碱是相对的概念。例如,若NH3可以给出一个质子形成NH4+,则NH4+可以接受一个质子形成NH3。酸和碱之间可以互相转化,酸是碱的共轭酸,碱是酸的共轭碱。在酸碱质子理论框架下,酸碱的定义更加灵活,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强酸弱碱或弱酸强碱,而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例如,NH3和NH...
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是指能够提供质子(H+)的物质。例如,HCl、NH4+、HSO4-、H2PO4-等都是酸,因为它们能够释放质子。2. 碱是指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例如,CN-、NH3、HSO4-、SO42-等都是碱,因为它们能够接收质子。3. 两性物质是指既能提供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因此它们既可以表现出酸...
NH4Ac的质子条件式是:(1c(H⁺)+c(HAc)=c(OH⁻)+c(NH₃·H₂O)质子条件式,即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当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失去质子的数目必然与碱得到质子的数目相等。根据得失质子的量相等的原则,得质子产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等于失质子...
按酸碱质子理论,Na2HPO4既是酸也是碱。作为酸:Na2HPO4中的HPO42?离子可以给出质子,转变为PO43?离子。因此,根据酸碱质子理论,能够给出质子的物质被视为酸。作为碱:同时,HPO42?离子也可以结合质子,转变为H2PO4?离子。根据酸碱质子理论,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被视为碱。综上所述,Na2HPO4因其HPO42?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质子就是氢离子.所给微粒中既能结合H + 又能提供H + 的有HS - 、 H 2 P O -4 、H 2 O和H 2 N-CH 2 COOH,因此这四种物质从酸碱质子理论的角度上看既是酸又是碱,即两性物质...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是( 质子供给体),碱是( 质子接受体)。在共轭酸碱对中,若共轭酸的酸性越强,其共轭碱的碱性(越弱)。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两性)物质。A. 质子供给体、两性、质子接受体、越弱 B. 质子供给体、越弱、两性、质子接受体 C. 两性、质子供给体、越弱、...
酸碱质子理论是化学领域中对酸碱反应的一种解释,其核心思想在于酸碱之间的质子传递。无论是在水溶液、苯或气相中,酸碱反应的实质都是质子的传递过程。例如,HCl作为酸,会向NH3传递质子,然后转变为共轭碱Cl-;NH3作为碱,接受质子后转变为共轭酸NH4+。在强碱夺取强酸释放的质子后,转化为较弱的共轭酸...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能够给出质子的物质被定义为酸,而能够与质子结合的物质则被视为碱。简言之,酸是质子的提供体,碱则是质子的接收体。因此,当酸给出质子后,剩余的部分自然而然成为碱,因为它本身就是质子结合的物质。酸碱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酸+碱=酸根+碱+H2O(省略HB和B可能...
根据此理论,能提供质子的是酸,能接收质子的则是碱。氨(NH3)之所以能成为两性物质,是因为它既能够结合质子生成NH4+,同时也可以提供质子生成NH2-。不过,需要强调的是,NH2-在水溶液中是不存在的,只有在无水条件下才能存在。与传统酸碱理论不同,酸碱质子理论在无水条件下也能探讨物质的酸碱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