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的轨道高度介于2.13万千米至2.15万千米之间。GPS卫星的平均轨道高度为2.02万千米。气象卫星通常在800多千米的轨道上运行,而资源探测卫星的轨道高度范围在300至500千米之间。间谍卫星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地面目标,其轨道高度相对较低,有些甚至只有100多千米。高轨道卫星主要用于通讯。例如,美国的GPS卫星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其
1、GPS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共24颗卫星组成,卫星轨道高度2.02万公里,耗资300亿美元。1994年全面建成。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共35颗卫星组成,卫星轨道高度高度为2.13-2.15万公里,耗资700亿元...
3. 卫星性质和卫星高度不同: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均为地球中圆轨道卫星(MEO),平均轨道高度约为20,200千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包括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MEO),其轨道高度分别为35,768千米、35,768千米和21,528千米。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中高轨道卫星,后者的高度范围在21,300至21,500千米之间。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构成,它们分布于6个轨道平面,每个平面的倾角为55°。这些卫星以平均高度20,200千米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钟。GPS卫星使用L波段的两个无线电载...
北斗导航卫星距离地球的平均高度大约为35786公里。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旨在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发展需求,并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精确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在北斗系统建立之前,我国的卫星导航服务主要依赖美国的GPS系统。然而,为了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并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中国...
7. 北斗一号由三颗卫星组成,位于地球同步轨道,其高度约为36000千米。8. 北斗一号的定位原理与GPS和GLONASS不同。北斗一号需要用户先发射定位信号,然后通过卫星转发至地面控制中心,再由地面控制中心解算位置并转发给用户。而GPS和GLONASS仅需接收四个卫星的位置信息即可自行解算出三维坐标。
北斗导航卫星部署在三种不同的轨道上:1. GEO(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距地球表面约35786公里。在这一高度上,卫星能够几乎覆盖整个半球,形成区域性通信系统,为覆盖范围内的任何地点提供服务。2. MEO(中地球轨道)卫星,轨道高度大约在10000公里左右。这类卫星主要用于补充和扩展陆地移动通信系统,与地面...
35786公里。所谓站的高看的远,北斗导航卫星的高度是科学家精密计算出来的,保障精度的情况下覆盖面更广更大!北斗系统是中国为了和发展需要自研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在北斗系统出现之前,国内的卫星导航系统基本上是被GPS所垄断,...
gps定位精度要高。1、北斗系统信号质量总体上与GPS相当。在45度以内的中低纬地区,北斗动态定位精度与GPS相当,水平和高程方向分别可达10米和20米左右。北斗静态定位水平方向精度为米级,也与GPS相当,高程方向10米左右,较GPS略差。2、北斗定位和GPS的区别有:制造国家不同,卫星数量不同,功能不同,...
北斗系统信号质量总体上与GPS相当。在45度以内的中低纬地区,北斗动态定位精度与GPS相当,水平和高程方向分别可达10米和20米左右;北斗静态定位水平方向精度为米级,也与GPS相当,高程方向10米左右,较GPS略差;在中高纬度地区,由于北斗可见卫星数较少、卫星分布较差,定位精度较差或无法定位。GPS(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