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担任了四年级五、六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整个学期里,我秉承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以及教育部门的教育教学精神,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学工作,使得教学具有计划性、组织性和步骤性。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
在学期开始时,我研究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以及教参,以确保我对学期教学内容心中有数。在学期的过程中,我重点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章节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我思考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可能遇到的疑难,并且想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在备课的过程中,我着重体现出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同时,我充分理解了课后习题的重要性,并且设计了适当的习题练习。
2、上课。
(1) 创设各种情景,以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自主探究问题。对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让学生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并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这样的做法让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使得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给学生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 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或第二天进行复习,随后逐渐延长复习的时间。这个措施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因为他们很容易忘记新知识,并且不好好复习自己的笔记。
(3) 努力构建知识网络。我一般会按照每个小节整理复习,形成每节知识串,对于每个单元进行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整个学期,我对整册书进行了复习整理,学生经历了教材从“薄”到“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会了一些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对于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
我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对个性问题进行面对面批评,同时集体订正共性问题。在批改作业时,我不指明学生的错处,让他们自己查找错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学生订正作业之后,他们的表现明显变好,建立起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也鼓励学生养成了学习的习惯,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析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我改进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教学针对性。
4、注重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辅导。
要求后进生分层次。在教学过程中,降低难度并放缓进度,以利让他们以其所属的方式缓慢地学习。更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通过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采取“扬弃”的态度对学生的回答,打破了课堂发言死气沉沉的气氛,让学生敢于发言并愿意思考。
二、注重推广素质教育
坚守正确的教育思想,确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知识为本”的传统理念,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态度,紧密结合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教学,为学生呈现轻松、实用、互动、新颖的学习情境。例如,通过学生发掘规律、拼图动物、模拟收银员等活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了他们的眼、口、手,提供了操作实验、思考、表达意见、自我表现等机会,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积极参与教育教研活动: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服务,通过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
2、积极参加学校的专项研究,了解其特点,为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
3、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其他班级的听课活动,并在外部和内部进行公开课演讲,与大家讨论、交流,探索如何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建各种适宜、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教学方向,促进教学。
总之,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致力于慢慢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并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