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级安全教育的要求和结合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了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自救能力,以及在突发情况下,让师生熟悉逃生路线,已达到在发生火灾、地震等事故时,能有序、迅速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通过这次紧急疏散练习,让学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做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以及掌握逃生的方法和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一、安全演练主题
地震逃生、火灾逃生、防故、构建安全和谐校园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龙翔
副总指挥:石金梅
成员:全体教职工
人员分工
信号员:
石国好(放广播、响警报)
石其青(教室制造火灾情景)
引导学生:
各班班主任及相关教师
拍照:
黎鲜艳
楼梯疏导教师:
三楼梯口:
石银英
二楼梯口:
孔祥禹
一楼梯口:
卢艳花
地面指挥:
石少群(操场)
三、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
20xx年3月28日(星期一)
下午8:00
地点:
教学楼各教室(起点)、学校操场(疏散集合点,)
四、演练项目与过程
(一)
紧急避震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警报声:三短声)。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教育学生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
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但不要靠近窗口。
3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警报声:一长声)。
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准备进入紧急疏散。
各班主任负责本班人员疏散,按照指定的疏散次序和疏散路线,迅速到操场集合
(二)
火灾逃生疏散演练与防踩踏疏散演练
1、全体师生在学校正常上课。
2、接到发生突发事故的报告,,指挥办公室人员立即到广播室通知全校师生紧急信号员。(演练撤离信号:警报声:一长声。)
3、听到广播后,全体教职工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立即组织上课班级的学生疏散,没上课的班主任马上赶到本班;无课教师立即赶到所教的班级,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疏散工作;负责看管楼梯学生教师的赶到指定地点。
班内编排,同时从前后门按顺序单列快速跑出,教师室内一人(负责学生全部撤出教室后,跟随学生下楼),室外一人(负责学生有顺序下楼)
4、疏散顺序:
按平时参加升旗仪式集队次序疏散到操场集合。
5、各班操场集中后及时清点人数,将人数统计情况报告副指挥
6、总指挥龙翔校长总结本次演练。
7、各班带回,要认真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表扬好的学生,以便在今后的`演练中,克服存在的问题,达到演练的目的。
准备工作:
1、召开班主任会,做好布置、工作
2、利用班会,班主任老师向学生作演练动员,讲解动作要领和疏散要求以及各项安全注意事项。
要求学生能做到:
(1)、遇事不惊,头脑冷静;
(2)、判明情况,思考对策;
(3)、积极自救,互帮互助;
(4)、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杜绝:
恐慌混乱、相互踩踏(要求每个学生记住以上5句话)。
安全疏散演练计划
1、假设出现地震突发事件的疏散
2、假设出现火灾时的疏散
3、防踩踏、防拥挤
安全疏散演练要求
1、严格按照规定顺序上下楼,不抢不拖,各班学生下楼(或行进)
时,都不得拥挤、推攘,不得超前,发现前面的同学跌倒时,后面的同学应立即扶起前面跌倒的同学,随后一名同学要向后示意停止前进,以免造成故,为此,每名同学在下楼时,既要做到快、齐、静,又要注视前方,不得大声吵闹,严禁推、挤、踩踏前面的同学,确保安全。
2、在地震撤离疏散过程中,学生应用书本或守护好头以防掉落物砸伤,在到达安全区后,学生应蹲在地上,将身体缩成一团,并用书或手护好头部。
在听到火灾警报好和撤离疏散过程中,学生应用手或红领巾、毛巾、手帕等掩口鼻,匍匐前进,安全有序地撤离到学校操场。
3、到达操场后,各班迅速清理人数并及时报告副指挥石金梅。
4、各班位置:
到达操场后,按平时参加升旗仪式集队次序顺序排列,要求学生不要大声吵闹。
地震到来时教室里学生紧急避震演练场面
地震后学生紧急疏散的演练场面
地震后学生紧急疏散转移到安全地方的演练场面
火灾发生后学生紧急疏散的演练场面
总指挥龙翔校长总结本次地震逃生、火灾逃生、防故演练场面
我校主体建筑是二幢教学楼加办公楼,教学楼都是二层,办公楼三层,有一至九年级13个班级,600多名学生,3个楼梯口。
如果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学生惊慌失措蜂拥而至,很容易发生拥挤、踩踏、坍塌等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