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赤壁的导游词

赤壁的导游词

来源:99网

  7月1日清晨,学校组织基础年级学生赴赤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车队。我随团出行。

  在赤壁市区吃过午饭后,社会实践活动车队直奔赤壁三国古战场。赤壁三国古战场,位于赤壁市西北38公里处,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虽然冒着小雨,但挡不住我们的热情。

  在三国古战场景区大门前拍下照片后,我们匆匆进入到景区。走过神武台,踏进钟鼓楼,穿过“三十六计”回廊,我们兴奋不已。站在千年银杏树下,我们感受当年的战争风云。

  走过授计堂,进了凤雏庵,我们又是一阵惊奇。凤雏庵,是赤壁之战时号称凤雏先生的庞统曾在此运筹火烧曹军连环计而得名。踏进庵内,迎面就是庞统塑像。两侧挂有清代著名诗人顾复初撰写的楹联:“造物多忌才,龙凤岂容归一室;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许三分。”右侧还摆放着清朝道光年间铸制的大铁钟。重720斤,钟上刻有修庵时的铭文。

  来到拜风台,我们又停住了脚步。拜风台又名武侯宫,是纪念赤壁之战时诸葛武侯在此用“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郎”而建成的,武侯宫里,现存有诸葛亮和桃园三兄弟(刘备、关羽、张飞)塑像。拜风台右侧是赤壁碑廊,有二十五块大理石碑,上刻有历代名家咏叹赤壁大战的诗词二十五首碑廊后墙有一块长4。7米,高1。5米的黑色大理石碑,碑文书法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手迹,内容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走下拜风台是赤壁雕塑园,这里采用现代塑木和塑石的工艺将三国一些流芳千古精彩故事一一再现。有桃园三结义、周郎刻壁、煮酒论英雄、孙权将台、长坂坡、凤仪亭等雕塑景观。

  出了雕塑园,就到了长江边。两座亭子,望江亭和翼江亭立在江边。翼江亭是赤壁之战时东吴大都督破曹军的指挥哨所。望江亭与黄盖相关,相传赤壁大战时,黄盖在此察看曹营,见曹军水寨首尾相连,便决定用诈降计,火烧曹军。

  两座亭子的不远处,是高大雄伟的周瑜石雕像。周瑜石雕像高9米,重300吨,用26块岗石雕凿而成。石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东吴都督周瑜身穿铠甲、战袍、肩披斗篷,手扶利剑的雄姿。这是湖北省最高的石雕人物像,于1990年10月建成。

  从周瑜石雕像下到江边,就看见了著名的摩岩石刻。相传火烧曹军战船时,数里江面一片火海,把江面崖壁映得通红,周瑜见此壮景,乘兴疾书“赤壁”二字,后人雕刻在石壁上。“赤壁”二字字体长各150厘米,宽104厘米。同学们纷纷在此处留影。

  然后,我们进入赤壁大战陈列馆。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古战史为主题的专题陈列馆,馆内设有序厅、战况模型室、三国人物故事雕像室、文史室资料室,馆内的展品真实地再现了东汉未年人文历史和当时三国赤壁鏖兵的壮观场面。出馆之后,看到现场正在表演马术,那精彩的骑马技术让师生们惊叹不已。我也想着当一回骑士,跨上了马,得意地骑上了一圈。

  回来的路上,同学们一致认为,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大有收获,让他们置身历史空间,感悟风云变化,获得了生命成长中的不一般的体验。或许,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这才会让学生真正地成长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