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三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干部发言稿(4篇)

高三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干部发言稿(4篇)

来源:99网

高三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干部发言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半期考试悄然而至,结果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考得好的同学,当然是可喜可贺,但与此同时,骄傲与浮躁就成了你的大敌。所以,戒骄戒躁,成为了你的首要任务。那么考得较差或没有达到自己预期值的同学,又应该如何调整心态,准备下一次冲刺呢?

  1.我们要正视压力。考完试以后,尤其是一些大考以后,每个同学总会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老师,父母,同学。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也总是以孩子的成绩作为谈论的对象。因此,如果你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值,你需要想一想:我真的尽力了吗?如果是,那就无需太过自责,你不妨这么想:我尽力了,我的心是坦然的。

  2.我们要理智分析成绩,正确对待考试成绩。无论成绩如何,都要对试卷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对于错题,要找出原因,以利于今后改正。要知道,我们每一次考试,都是为了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3.分析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如果你并不是没有复习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成绩,你就应该反思,是不是你的学习方法出了问题。考试后,可以结合试卷,请教老师,总结一下你的学习方法是否需要改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多角度看名次,敢于直面现实。每个人的成绩和名次,都不是不变的,没有进步就是退步。但是考试后无论如何,成绩已经变成了现实,再伤心再后悔也无法改变。因此,敢于正视现实,多角度地看名次,去接受它,最重要的是从中获得经验教训,下次努力。

  5.制定可行的计划。在制定计划时,应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但不能急于求成一步登天。如果目标计划不切实际,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没有成功是一蹴而就,没有哪颗神仙果是轻松摘得,说得再多,不如付诸于行动。做了多少功就收获多少能,物理的定律,在生活中也同样适用。

高三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干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晚上好!首先请允许我在此代表青年教师向生活中给予我们关爱,在工作中给予我们无私帮助的各位领导、老师表达深深的谢意!

  今天在这里发言,心里更多的是惶恐和不安。因为自己是一名青年教师,教龄不长,阅历有限,没有丰富的经验,而且自己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尽人意,在此只能和大家交流我来到济水一中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九月份来济水一中报到前,我心里是害怕、紧张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这里的老师、学生素质都很高,我担心自己胜任不了这里的教学,后来,家人劝说:“年轻人,应该到像济水一中这样的环境去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真正来到济中,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这里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虽然来这里才两个多月,我已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也正如家人所说:正处于青年时期的我在自己的人生的紧要关头,来到卧虎藏龙、高手如云的济水一中,这对我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首先,学校为了帮助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给我们创造了学习的机会。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培训、集体备课等活动,让我大受益处的就是集体备课,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在山区的几年,年轻的教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都下来城区。没有老教师的引领和帮扶,无论在教学上还是班级管理上都是自由发挥式、自由发展式,经验少,弯路多,而在这里:所有的老师都毫无保留的共同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互相交流、提出疑问、共同解决,每一课都扎扎实实去备,这最让我们青年教师受益。

  其次,感谢语文(2)组全体教师的帮助。我们语文(2)组是个气氛和谐、锐意进取的集体。刚到这里的不安、迷茫,在办公室老师们热情主动的帮助下很快消失,他们更是帮我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自己,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李冬梅老师作为教研组长工作多而繁琐,但她每次都能在短时间内把学校的工作安排的井然有序,而且做事雷厉风行,她的做事风格对我影响很大;张娟老师是我10年考特岗教师的面试辅导老师,10年我考上了特岗教师,在她的帮助下,我走上了教师这条道路,又在她的指导下,我在济水一中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的师傅董艳老师,在她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去上一堂有效课,无论什么问题,她都会耐心的给我讲解,她的严谨、踏实让我学会了很多,还有卢素霞老师、卢俊芳老师、王芳老师、韩亚丽老师、小静老师,我都能学到优点。可以说:有这样的语文组,你不成长都不可能。还有八(13)班班主任魏志萍老师、八(14)班班主任黄海平老师,经常关切的询问两班上课的情况,让我了解班级每位学生情况,帮助我解决一些困难,让我深受感动。

  再次,个人的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每一个年轻老师,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这次考试,我所带的两个班级差距较大,这就给我带来很大的困惑,这也需要这就不断地总结、反思。这里我总结一下自己平时总结的一些做法:

  1、早读任务细化。每次早读任务量少,任务明确,并注重落实,教师要不断的抽查学困生。

  2、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平时、考试前让学生动手去写,避免“眼高手低”。

  3、课堂进度顾及每个学生。我通常上课进度不快,为了使每个学生听懂或有所得。

  4、不断地总结、反思。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班级管理上,把别人的好的经验借鉴过来。

  现在我们青年教师正处于适应、摸索阶段,只有虚心向别的老师请教、不断学习才是正道。我坚信:自己只有在不断总结、不断学习中度过每一天,才会有所进步!

高三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干部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期中考试历时两天,于20xx年11月5日星期五下午结束。由于昨天回家已属于瘫痪状态,所以没有及时的记下考试的感受。

  这次期中考试,是一次与众不同的考试,意味着在初中两个月的学习成效以及第一次七门功课同步考。从考场出来,身心疲惫,同时也很失落。下面总结一下七科大体的考试情况吧:

  语文:总体感觉较为良好。通过与同学交流几个有些疑问的题,并没有发现错误。只是阅读题的回答可能不是很全面具体,总觉得课外的现代文阅读翻来覆去就在考一个主题。一个同学给我说,这些题的大意都差不多,考得心里都感觉不确定自己的答案了。

  数学:感觉还可以。不过考满分已经是一个遥远的幻想。由于对第一单元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导致一个题出错,此题大意为:一个硬币通过旋转,像一个球体,从中我们可知道。正确答案:面动成体。本人的答案为:球体可由圆形绕一点旋转而成,并且球体的任何一个截面都是正圆。如果把前半句加以总结性的提炼,可能就不会错了,真是多此一举啊!

  英语:感觉还可以。不过有一个题仍似懂非懂,不过扣分应该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新增添的四个学科,本人有些欲哭无泪。

  政治:一般。政治平时上课很简单,谈感想,看书加划重点,几乎就没什么事了,谁知临考试前发下一张复习提纲要求背过,一开始没当回事儿,觉得看几遍理解了就行了,再加上老师在课堂上领着背了一点,考前一天连看都没看,考试的那天中午,临阵磨,开始紧张了,不过还好差不多都记清楚了,就是政治答卷中的解答题第三个为什么要劳逸结合中漏掉了一个在学习的过程中,第四个玩的原则中漏掉了一个积极。政治提纲不难背,但是问题太容易混淆了。

  历史:一般。在历史复习上,我算是下了功夫。临考试前一天,我把历史学检中的预习提纲全做上了,并且看了看商鞅变法、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解答题,把历史复习题的答案全弄懂了,历史书翻了一遍。结果到了考场,有一些题竟然奇迹般的忘掉了,还有非选择题中有关商鞅与秦孝公的题里,体现了什么阶级压根没写。交上答卷后,问了问监考的历史元谋人老师,老师说,是新兴地主阶级。还是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啊!

  生物:一般。生物是我日常课程中比较爱上的一科,但也是考试中最悲剧的一科。这些题总让人感觉很简单,结果是让我错误百出。其实考前复习也挺充分的,可是一到考试就糊涂,算了不提了。

  地理:还可以。日常生活中较讨厌的科目,但是考试还是挺有趣的。地理考试总是让我的脑子转得晕晕的,但这种感觉挺爽。不过我也有一个严重错误做得太慢了,一节课的考试时间,我根本不够用,时间紧迫,在老师的催促下,最后一个画图题我改了三次,也不知道改没改对,就强行收卷了。

  考完试后,班主任刘老师说,这次数学三班有考满分的,他们有考满分的实力。我们班没有考满分的,应为我们没有实力,为什么没有实力?因为我们太浮躁了。是啊,我在临考前很浮躁,考好的前提就是心平气和,心不静怎么能考好呢?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管怎样,挥挥手对烦恼说声byebye,笑对人生,笑对下周五的家长会!

  这是一个初中生的期中考试总结,从中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比如,初中生通过第一次考试对新增的科目有了一定的理解,对自己的问题有了发现,等,也可以看出这个孩子还是非常乐观的。健康的心理是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

高三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干部发言稿

  亲爱的老师,家长:

  晚上好!

  首先感谢老师的信任,让我在此和大家一起交流育儿方面的心得。

  记得当年走上讲台之时,父亲给我说了一句话: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你肩头的任务很重。在工作的十多年间,我深切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你把孩子往哪个方向引导,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于是我在爱护孩子的同时,让她知道做事要按规则,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例如:按时完成作业,一开始执行起来确实有一定困难,毕竟玩·动画片的诱惑太大。记得刚上一年级时每天放学孩子都要让我坐陪才肯放弃动画片来写作业,当时我很苦恼,不知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头,但我没放弃,坚持了一个学期,孩子终于养成了一放学就独自做作业的好习惯。

  我家孩子天性胆小·内向,我总想让她变得自信·张扬。所以在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错误,我从来不打叉,更不批评,而是再让她看看这道题,经常是她一看,就会发现自己错了。有时候是实在不会,那我就会让她说说她做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并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她走上正确的思路,弄会后再出两道同类型的题目,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升入三年级开始写作文,每次写作文都是令孩子头疼的事情。一开始作文题目和开头都是我口述她写,这样她才肯写,每次写完后,我都给她写评语,把她作文中的优点指出来,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的优点,慢慢地她感觉写作文没那么难了。后来每次写作文之前我都问她准备写什么事,让她先口述,我再指导,最后下笔。指导的过程其实就是我问问题,孩子回答。例如:前几天老师让写同学之间发生的事,孩子说她想写她曾经的同桌偷偷地把她笔藏起来的事。我就问她:“你是什么时候发现笔不见了?”“当时什么心情?”“都在哪儿找了,怎么找的?”“什么时间找到的,怎么找到的?”“这时候又是什么心情?”“他为什么要藏你的笔?”“你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你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孩子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出来就是一篇内容完整调理的作文,记得她当时写完后激动地告诉我她写了三百多字。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信的学习态度很重要。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