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ology Application
技术应用
DCW
面向市场需求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分析
叶富东,姜婷婷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00)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分析数据信息,可以为各项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文章主要对面向市场需求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场需求;计算机技术;应用doi:10.3969/J.ISSN.1672-7274.2019.05.177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9)05-0215-02面向市场需求合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涉及到各个领域与范围,可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6 并行处理应用
一些大规模的并行处理技术在不断的成熟,在实际的生产以及计算中合理应用可以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基于数据信息为基础,利用并行处理技术研究了基于流水线的巨型计算机技术,形成了分布式存储多计算机、分布式计算机以及共享存储器等相关计算机产品,这些计算机技术在高新技术的影响之下不断的成熟,实现了共同发展。
1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计算机技术应用
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支持,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图像等相关技术手段为基础,实现信息的合理传播与宣传,可以拓展传播模式,为市场互动提供种类繁多的媒介,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在不断的拓展,就会深入的理解与标记传达理念。此种应用就是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要体现,可以通过通讯、广播等方式表现,人们在此种环境之下可以进行企业以及商品的信息的宣传,利用计算机技术系统进行多媒体文件的开发与处理,推动了多媒体行业的发展。
在信息时代,企业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各种音频、视频的整合,有序的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及时推送相关信息内容,实现有效的沟通互动,而随着计算机技术手段的成熟3D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合理的应用3D计算机技术可以强化企业产品与服务的宣传,可以让人们了解企业的发展以及产品,也可以加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增强企业的知名度。
3 信息存储中计算机技术应用
3.1 光盘记录应用
光盘技术降低了资源存在的成本,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之下资源的查询与读写也更为简单便捷,可以实现对不同信息的存储。3.2 磁盘记录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发展中磁盘记录尤为重要,是较为原始的数据存储元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磁盘存储也逐渐成熟,其兼容性良好。3.3 大数据存储
计算机技术简单便捷,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存储与传输更为便捷。在网络时代,利用大数据以及计算机技术手段,可以快速的整理各种资料信息,通过远程操控的方式进行计算分析,在自动化、大数据基础、云存储等技术的支持之下可以实现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实时化传输,为课程决策,经营活动的调整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工作流程。例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在计算机技术以及大数据的支持之下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这样就会有的放矢的制定生产计划。
2 行业发展中计算机技术应用
2.1 半导体技术
半导体技术具有集成度的特征,这也是判定半导体质量以及发展水平的关键标志。将半导体与计算机技术有效融合,形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产品,其具有良好的逻辑性。2.2 移动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高效便捷,在无线网络的支持之下,计算机的应用更为便捷,而随着计算机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计算机呈现微型化与集成化的特征,这样无疑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3 个人数字处理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信息与数据的处理,在信息与技术处理为基础开发技术手段,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而随着技术手段的成熟,在个人数字处理中也广泛应用,提升了处理的质量与效率。2.4 表面封装行业
现代化的表面封装技术具有集成化以及微型化的特征,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中应用,适应不同的环境需求。而合理的应用电子元器件,可以实现封装线的微小化,封装效果则更为均匀,效果更为显著。2.5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在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中,数据库系统是发展的重点。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支持之下,数据库可以实现精准化的对象、版本、查询以及物理组织管理,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解决对策与手段。
4 ATM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首先计算机技术ATM(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可以在短时间中实现各种信息的交换以及传输,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商业、银行以及电视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ATM实现了广域网以及局域网之间的无缝连接,可以及时、快速的进行信息资源的查询,更为便捷,支持多种不同类型信息的传送,可以实现视频信息、音频信息、传真以及图像等相关信息有效传送,让人们掌握系统化的市场需求,可以为各项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计算机技术有着强大的数字信息处理能力,综合计算机的技术优势,综合工作的实际需求,可以实现信息的优化处理,改进计算机技术手段,合理应用电磁信号替代传统数据信息,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内部程序中可以实现各种计算机信息数据的整合、计算以及有效传输与存储,在根本上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的运行,在根本上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例如,在进行消费者的市场需求调研中,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处理,整理相关信息,根据信息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样可以为企业的生产营销提供更为精准的支持。(下转第148页)
作者简介:叶富东,男,1984年生,湖北十堰人,讲师,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研究。通讯作者:姜婷婷,女,1983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研究。
2019.05数字通信世界215
D热点
IGITCW透视
Hot-Point Perspective
卫星地面接收站可行性防雷改造方案研究
赵喜永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牡丹江站,牡丹江 157000)
摘要:雷电防护是卫星地面接收站安全稳定运行必要条件,减少雷电灾害对设备的冲击是地面站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此,结合牡丹江站的实际,对地面站的雷电防护作一些探讨,并重点阐述下牡丹江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可行性防雷改造方案。
关键词:雷电防护;地面站;接收系统;雷电灾害doi:10.3969/J.ISSN.1672-7274.2019.05.118中图分类号:TN911.7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9)05-0148-01随着我国卫星通信和卫星遥感事业的快速发展,卫星数据的接收已经呈现出快速、准确、稳定、连续的特点,地面站作为数据接收的第一关,保证地面站的稳定连续工作尤为重要。地面站的功能属性决定它是雷击灾害的高发部门,完善其雷电防护措施,提升雷电防护能力,是保证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稳定连续运行的重点工作。
3.1 配电系统防雷改造
根据我站防雷实际,我们设计方案是三级防雷。站区总配电入户处为一级防护,进入业务楼、业务机房、天线塔基、UPS等处的为二级防护,直接为核心设备供电前端为三级防护。在设计防护时要注意各级SPD中的UP值要依次减小,如二级防护UP值大于一级防护UP值,会导致在雷电发生时二级防护先启动保护,一级防护后启动保护,这样一级防护失去了保护的意义。3.2 机房等电位改造方案
根据我站机房的设备较多、布局分散的特点,等电位方案采用星状-网状混合型等电位结构。采用以上等电位连接主要考虑我站设备分布于不同机房、设备间连线复杂,所以在设备机房采用就近连接等电位系统。这种布局可以在高频时获得于一个低阻抗网络,对外界电磁场有一定的衰减作用,同时星状接地结构可以干扰电流不能形成回路,减少环路的干扰。3.3 业务楼雷电泄放地网的改造方案
为提高业务楼现有防雷系统的性能,在业务楼四周加装一圈防雷地网,并在地网中每隔一定间距下埋一根垂直接地体,外接地网与业务楼基础内的金属结构相连组成一个完整防雷地网。水平和垂直接地体埋深离地面70cm以上(同时考虑冻土层),水平接地体用4mm×40mm或以上规格的扁钢,垂直接地体用40mm×40mm×4mm或以上规格长2.5m的角钢。通过这种改造提高了雷电泄放的能力,可以更好保护设备。3.4 入户线屏蔽改造和安装站内场强中和装置
入户线的屏蔽也是防雷应有的措施,通信电缆和光缆从外面或地下进入业务楼或机房内时,需在入口处把外护层金属和金属加强芯等接地,防止把雷电引入到机房。在站内安装雷电电磁中和器,构建雷电电磁中和矩阵,降低站域内雷电电磁场强度,减少雷电下行通道的形成,雷电中和装置易选取在重点保护位置,如我站的业务楼楼顶和三座天线避雷处。
1 雷电对设备损害途径及防护措施
1.1 雷电对电子设备损害途径
我站近几年发生的雷电灾害中被损坏的设备多为线缆端的终端设备,如马达驱动器、工控机主板、显示器、变频器及弱电设备等,经过对我站机房外线连接分析和总结,机房与外部连接主要在是电源线、信号线及设备地线引线三种,被雷电损害的设备均是这三种连接方式中的组成部分。初步判断我站雷电损害途径为以上三种,进而归纳为过电压在线路中的传导和地电位产生的反击是造成设备损坏的主因。1.2 常见雷击存在的主要形式1.2.1 直击雷击
直击雷击是两个带电荷的云层直接对大地的某一地点直接放电的现象。直击雷击可以对地面的人蓄、高大建筑物、树木等直接放电,从而产生人员伤亡、建筑物损坏、山火等雷击灾害。对于卫星地面站对于直击雷的防护主要采取建设避雷塔、尽量减少线缆的架空和裸露等。1.2.2 感应雷击
感应雷击是由雷电发生后通过产生强大的变化电磁场对周围设备造成损坏的一种雷击现象。近年来发生雷击现象表明这种雷击破坏性更大,范围更广,危害程度更深。在地面站建设中要做好感应雷的防护,减少裸露金属与机房内的连接,特别是弱电设备的连接,因为感应雷击对弱电设备危害较大。
2 牡丹江站雷击案例分析
经过同本站没有遭受雷击天线系统的对比分析发现:一是雷击天线与机房之间的连接采用通信电缆并全部处于管沟的水中,在两端入户处没有将电缆的外护层金属接地,并且雷击天线距离控制机房距离较远地面空旷,其他天线均采用光纤作为信号传导,避免了雷电袭击。二是天线的供电配电箱没有安装SPD。三是机房设备没有有效的进行等点位连接,此外机房等电位连接采用的是普通接地线连接静电地板下的金属支架,泄放雷电性能较差。
4 结束语
本文重点在通过我站的雷电防护实例,在遇到此种雷电现象给予一种有效参考,同时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能形成雷电防护更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参考文献
[1] 刘裕城,韩志强.通信防雷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版社,2015.[2] 肖稳安,张小青.雷电与防护技术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3 牡丹江站雷电防护可行性改造方案
(上接第215页)
参考文献
[1] 李雍頡.面向大数据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166-166.
[2] 康文德.计算机技术在面向市场需求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176-176.
[3] 胡启宙,徐新爱.面向市场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6):147-149.
5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呈现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网络
化的发展趋势,面对市场需求合理的应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可以为企业的决策制定、生产经营以及营销等活动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148DIGITCW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