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测量技术设计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
云南思茅香橼树河咖啡庄园 土地整理项目测量工程
技术设计
中国·石家庄
土地整理项目测量工程
技 术 设 计
总 经 理: 总工程师: 审 批 人: 工程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编 写 人:
目 录
1 工程概述 ........................................................ 1 2 工作内容 ........................................................ 1 3 作业技术依据 .................................................... 1 4 旧有资料分析及利用 .............................................. 1 5 平面及高程系统 .................................................. 2 6 平面控制测量 .................................................... 3 7 高程控制测量 .................................................... 3 8 平差计
算 ……………………………………………………………………………….4 9 图根控制 ........................................................ 4 10 地形图测量 ..................................................... 5 11 地形图编绘及修补测 ............................................. 6 12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 7 13 人员配置 ....................................................... 7
14 仪器设备配置 ................................................... 7 15 安全保证措施 ................................................... 8 16 环境管理 ....................................................... 8 17 工期保证措施 ................................................... 8 18 提交成果资料 ................................................... 8
1 工程概述
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支持。决策科学化的根本依据和支持条件就是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经济、统计等基础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共享。理想的测绘成果上应该附加这些要素,反映开发整理区域的地形、地物、交通、水系、境界、房屋、人口等现状信息,集中成为数据库,面向不同决策部门提供不同的基础信息数据。
云南思茅香橼树河咖啡庄园位于,其工程中心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 01°1 6’一1 0 1°1 8’1 3∥,北纬2 2°44,13,,一2 2°4 5,4 8,″,属丘陵地貌,地势较不平坦,平均海拔约8 9 5--1 1 4 8m 。
2 工作内容
2.1 控制测量:满足本次测绘的控制测量(包括一级GPS测量,水准测量以
及图根控制测量)。
2.2 地形图测量
1.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2.测绘内容:田块、道路、绿化带、排碱沟、灌溉渠、电力线、地内生产路、蓄水池、房屋等的形状和在图上分别量算其面积;
3.每间隔100米量注现状地物的宽度;
4.每块地(100米×400米)范围内不少于8个高程注记点; 5.测图比例尺1:2000; 6.基本等高距为1米; 7.测量乡镇界;
8.提交成果:测区1:2000数字化地形图软盘、回放彩色图纸、技术总结等。 3 作业技术依据
3.1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3.2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3.3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4 旧有资料分析及利用 4.1旧有资料搜集
4.1.1 现场踏勘
4.2 旧有资料利用 5 平面及高程系统
5.1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以XXXX为子午线的城市坐标系。
5.2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5.3 平面及高程起算数据
以上数据抄自控制点成果表。6 一级GPS控制测量 6.1点位布设
GPS点位的选取应方便使用和保存,视野应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大于15°;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
为了方便使用,一级GPS点一般成对布设且通视,点位标志为铁钉或埋设预制标石,点名以IJ01、IJ02…IJn表示。一级GPS点均绘制点之记。 6.2 使用仪器 6.3 外业观测要求
有效观测卫星卫星高度角 数 平均重复设站数 时段长度 数据采集间隔 ≥15° ≥5 ≥1.6 ≥15min 10秒 外业观测时要填写GPS外业观测记录。 7 高程控制测量
布设GPS点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观测。 7.1 点位布设 7.2 使用仪器
使用XXXX电子水准仪,普通条码尺进行观测。 7.3 观测方法及限差
水准网按环进行单程观测,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各项限差如下:
任一测站前后 视距长度 前后视距差 视距累计差 环线 两次读数高差之差 闭合差 ≤80m ≤5.0m ≤10.0m ±20L mm ≤5.0mm 注:观测条件好时视距长度最大不超过96m。 8 平差计算
8.1一级GPS网采用“XXXX静态处理”软件进行平差。 8.2 水准网采用“XXXX”软件进行平差。 9 图根控制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GPS-RTK、光电测距图根导线或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施测。 9.1.1 GPS-RTK测量时,每一次新设基准站时均应检核至少一个已知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满足要求方能测量。
9.1.2 光电测距图根导线和光电测距极坐标法
图根导线一般不超过二次附合,困难地区可附合三次。图根导线长度一般应≤1800m,导线相对闭合差≤1/4000,方位角闭合差≤±40√n(n为测站数)。
图根点高程采用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方法测定,与导线测量同时进行,其路线闭合差应≤±40√L(mm)(L为路线长度以Km计)。
图根导线一般应布设为附合形式。
当条件不允许时,可布设不多于四条边,总长度不超过900米(每边长度均不得超过300米)的支导线。
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施测图根点时,最大边长不超过400米。 9.1.2.1图根导线观测方法
应采用6″以上全站仪进行观测。水平角观测一测回,边长观测一测回,读数两次;垂直角往返观测各一测回;仪器高、棱镜高用小钢尺丈量,读记至毫米。
9.1.2.2 图根支导线观测方法
水平角观测:首站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其它站应观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圆周角闭合差应≤±40″,其它各项同图根导线观测方法。 9.1.2.3 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图根点的观测方法。
水平角观测采用两个后视方向分别观测半测回,或后视一个已知方向变换度盘各测半测回。
距离测量采用两次照准各一次读数的方法。
垂直角测量采用两次照准各测半测回。
用两组观测数据分别计算图根点坐标和高程。两组坐标的X、Y和高程均不超过10cm时取中使用。 9.2 图根点标志及编号
图根点采用临时标志,平地打入木桩,在铺装路面上的点打入钢钉或用油漆画十字。
图根点编号以A1、A2…An,B1、B2…Bn…表示。 10 地形图测量 10.1 一般规定
地形图测量采用全站仪数字化成图方法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成图。 地形图分幅采用40×50cm矩形分幅。图名以图幅左下角坐标表示,以km为单位,取小数点前两位、后一位,先X,后Y。
基本等高距为0.5m。 高程点注记至0.01m。 10.2 数字化测图
采用全野外数据采集方法,测距最大长度:1:1000为地物点320m,地形点500m;1:2000为地物点600m,地形点800m。
内业成图在南方Cass6.0软件下进行,数据格式采用Auto CAD 2004版本的DWG格式。 10.2.1 地形点测绘
1:2000高程注记点间距为50m,平坦及地形简单地区可放宽到75m。 地形特征点均应测高程注记点。
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街道中心线、街道交叉中心、建筑物墙角和相应的地面,管道检查井井口、桥面、广场及其它地面倾斜变换处。铁路轨顶(曲线段取内轨顶)、公路路中、道路交叉处、桥面等应测注高程,隧道、涵洞的底部应测注底面高程。
建筑区和不便于绘等高线的地方,可不绘等高线。 10.2.2 地物点测绘
(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物结构特征。
(2)房屋的轮廓以墙基外角为准,一层房屋不注记层数,砖混结构的房屋不注记建筑材料。屋檐一般不表示。测绘1:2000地形图可适当取舍,图上宽度小于0.5mm的小巷可不表示。
(3)临时性房屋不测绘。
(4)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凹凸在图上小于0.4mm时,简单房屋小于0.6mm
时,可用直线连接。
(5)国道应注明国道路线编号,公路、街道均应注记路面材料,内部道路不注记路面材料。
(6)建筑区内的电力线,电信线不连线,只在电杆处表示连线方向。永久性的电力线、电信线的电杆及铁塔均应实测。临时性的不表示。1:2000地形图上对建筑区内的低压电力线和通讯线重合或有压盖时可进行适当取舍。
(7)架空的、地面上的有管堤的管道均应实测,并注记传输物质的名称。各类地下管线检修井均应实测表示。1:2000地形图上对建筑区内的管道和地下检修井出现压盖时为表示清楚可进行适当取舍。 11 地形图编绘及修补测 11.1 地形图编绘
11.1.1对进行1:2000地形图编绘,编绘时注意各要素符号大小要符合《图
式》的规定。 12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遵循“精心勘测施工、满足顾客要求”的质量方针,严格按GB/T19001-2008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提高测绘产品质量。
13 人员配置
根据工程项目需要拟投入的主要人员如下:
姓名 职称 本工程任职 方案审核人 工程、技术负责人 作业组长 作业组长 作业组长 其他人员根据工程需要配置。
14 仪器设备配置
拟投入本工程的观测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1 GPS 4 2 全站仪 6 3 计算机 4 4 水准仪 1 5 打印机 1 6 对讲机 6 7 汽 车 1 15 安全保证措施
(1) 严格执行我公司的“安全生产条例”制度,作业队设置安全员一名,实行项目管理。
(2) 开工前,对全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确保“安全第一”。
(3) 作业中使用的GPS全球定位仪、全站仪等仪器设备均进行检定,严禁仪器设备带病作业,按有关规定对仪器进行维修、保养工作。
(4) 作业时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 作业人员作业时身着反光背心,以保证人身、仪器的安全。 (6) 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工程负责人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各作业组长负责各组的人员、设备的安全工作;每名作业人员负责自身及所使用仪器、设备的安全。 16 环境管理
工程开工前,对对环境因素进行了识别、评价,并编制清单。选点时剩余的油漆桶、油画笔等固体废弃物要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书写点名时要求书写规整,不要乱涂乱画,以免影响市容。 17 工期保证措施
(1) 开工前做好仪器设备的检定、检修,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按合同工期要求排列工程进度表。
(3) 定期组织会议、详细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及时解决。
(4) 全体测量人员本着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发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牺牲节假日、双休日、加班加点,保证工作的按期完成。
(5) 合理安排、周密布署,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任务。
18 提交成果资料
(1) 技术设计…………………………………………………………………2本
(2) 技术报告…………………………………………………………………2本
(3) 数据光盘…………………………………………………………………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