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中考物理必备必会

人教版中考物理必备必会

来源:99网
中考物理必备必会

一、重要单位换算

一、1m/s= km/s、1km/s=二、1g/cm=10kg/m

3

-33

3

3

3

1m/s 用于速度计算 3.63

-63

用于密度计算

3、1L=1dm=10m、 1mL=1cm=10m 用于已知密度、体积计算质量 4、1kwh=1kw×1h=1000w×3600s=×10J 用于电能计算 五、1cm=10m

3 2

-42

6

用于压强计算

6

9

-9

六、1m=10mm=10μm=10nm(纳米);1nm=10m 7、1g=10mg

3

二、可不用公式的计算

一、锂(蓄)电池:电话锂电池上标明“电压 容量1000mA·h”充满电后大约贮存了多少电能?

W=×1200mA·h=×1000mA×1h=×1A×3600s=13320J

二、电能表的表盘上标有“600revs/kW·h”电能表的转盘转了15转,被测电路消耗了多少电能 W=

1515

kW·h=××10J=9×10J 600600三、常见的估量数值

一、人的心跳约1秒钟1次;

二、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 m/s 即约4km/h、自行车一样行驶速度约5m/s; 3、常见的长度,如一层楼的高度约3 m;

4、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一个鸡蛋重约,将一个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所做的功约1 J

五、一般中学生质量约50kg和体重500N、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10Pa;一张六、报纸平摊时对水平面的压强约;

7、人体的密度约×10kg/m(约等于水的密度相同)。

3

3

4

四、关于物理意义

一、水的密度是×10kg/m,表示1 m水的质量是×10kg。

二、假设自行车的速度为3m/s,表示该自行车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 3、g= N/k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牛顿。(计算题中一样取粗略值:g=10N/kg)

4、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1Pa=1N/m表示1m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顿。 五、5W表示1秒钟内做功5焦耳。

2

2

3333

五、几个“条件”

一、二力平稳条件:①作用在同一物体上;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杠杆平稳条件:F1L1=F2L2。

3、由F浮=G可知:物体漂浮或悬浮;由物体漂浮可知:F浮=G 4、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①若是F浮>G,那么物体上浮; ②若是F浮=G,那么物体悬浮; ③若是F浮<G,那么物体下沉。 关于密度均匀的实心物体,①若是ρ物<ρ液,那么物体上浮; ②若是ρ物=ρ液,那么物体悬浮; ③若是ρ物>ρ液,那么物体下沉。 五、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动能和势能的彼此转化。

六、几个原理

一、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必然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形变越大。 二、天平、杆秤的原理:杠杆的平稳条件 3、经常使用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4、抽水机的原理:靠大气压的作用

五、重锤线的原理:重力的方向老是竖直向下 六、潜水艇的原理: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下沉 7、用天平、量筒测密度的原理:ρ=

mv

八、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原理:η =

W有W总=

GhFs=

GhF·nh=

GnF

九、高压锅的原理: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10、船闸、过路涵洞的原理:

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维持相平)

七、几个定律

一、惯性定律(牛顿第必然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历时,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

八、几个规律

一、液体压强的规律: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二、液体沸点随气压转变的规律: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九、关于“因素”的一些结论

(一)用到操纵变量法的:

一、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①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二、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3、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和速度 ①质量相同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②速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4、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 ①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②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五、液体压壮大小的决定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深度 ①液体密度必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②深度必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固体压强的决定因素(压力作用成效的阻碍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 ① 受力面积必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成效越明显; ② 压力大小必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成效越明显。

六、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液体的密度和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F浮=ρ液gV排) ①液体密度必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②排开液体的体积必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7、阻碍竖放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动滑轮的重力;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绳重和摩擦。

假设不计绳重和摩擦:①动滑轮重必然,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②物重必然,动滑轮重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二)没有效到操纵变量法的: 八、力的作用成效体此刻:

①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九、决定物体浮沉的因素:浮力和重力

十、公式计算

一、密度计算:ρ=

mv 二、重力计算:G=mg=ρVg

FS3、杠杆平稳条件:F1L1=F2L2 4、压强公式:p=五、液体压强公式:p=ρgh 六、浮力的计算方式:

①压力差法:F浮=F下表面-F上表面 ②弹簧秤法:F浮=G-F浮

③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 ④二力平稳法:悬浮或漂浮时F浮=G物 7、功的计算:W=Fs(或Gh) 八、功率的计算:P=

W有W总Wt=Fv

九、机械效率的计算:η = =

W有 有+W额外W

(1)对竖放滑轮组:η =

W有W总=

GhFs=

GhF·nh=

GnF

假设不计绳重和摩擦:η =

W有W总 =

W有 有+W额外Wfs物F·ns物=

G物h G物h+G动h=

G物 G物+G动

对横放滑轮组:η =

W有W总GhFs =

fs物Fs绳==

fnF

(2)对斜面:η = 利用建议:

W有W总=

1.在四调中40分以上的学生完全有能力把握以上所有知识。关于好班,不用课时讲解直接发给学生,教师检查或学生自查、互查;关于中班,可用1课时指导一下学生可不能的部份,重点放在课后落实。

2.关于基础过于薄弱的班级(四调平均分在30分以下),在全班利用可不能有什么成效,给成绩最好的几个学生落实一下即可。 3.实施时刻酌情而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