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麦积区废旧农膜回收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张保田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05期
摘要:通过全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的调查,对今后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废旧农膜回收建议
农用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明显提高了土地产出能力和农产品产量,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仅使粮食大面积增产,而且催生了农村新型产业的兴起,对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被誉为农业上的“白色”。但随着农膜使用量增大,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大量废旧农膜随意弃置,破坏自然景观,影响农村环境卫生,造成资源浪费;废旧农膜残留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变废为宝,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有效防治农田“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为此,我们对全区废旧农膜的回收、流向及加工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今后废旧农膜的回收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当前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状 1.1我区废旧农膜年产生量
2011年我区蔬菜种植面积约4535ha,其中大棚蔬菜333.3ha,日光温室200ha,如果蔬菜大棚膜(包括日光温室)每年以25%的面积更换计算,每年大约要淘汰报废棚膜0000kg(每个蔬菜棚用棚膜80kg计),4535 ha2蔬菜栽培用地膜大约204000kg(每667㎡用地膜3kg计)。2011年全区种植地膜玉米12000 ha,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10000ha,年产废旧农膜900000kg,玉米半膜栽培面积2000 ha,年产废旧农膜90000kg(每667㎡用地膜3kg计),全区年总产废旧农膜(含棚膜)1834000kg左右。 1.2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扶持
为了加强废旧农膜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有效治理“春季粮田白,冬季满地白”的农田“白色污染”,2010年10月《甘肃省批转省农牧厅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对废旧农膜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同时下发了《省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1年天水市办公室转发了天水市农业局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天政办发〔2011〕178号),省市财政分别拨出专项资金对废旧农膜回收和初级加工企业给予补贴(省市分别对年产再生颗粒200000kg以上的废旧农膜回收初级加工企业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给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次性设备投资补助5万元,同时省级财政根据企业年废旧农膜回收加工量,以100000kg为基础,每增加1000kg给予100元的奖励)进行扶持。对我区废旧农膜的回收再利用工作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1.3我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现状
2010年以来由于省市对废旧农膜的回收力度不断加大,并在资金上对废旧农膜回收初级加工企业及回收企业给予了大力扶持,有力的促进了我区废旧农膜的回收再利用工作。2011年我区在甘泉镇屈坪村扶持新建了一个年产再生塑料颗粒400000kg,年可回收废旧农膜1200000kg的废旧农膜回收初级加工企业,于今年6月份正式投产,截至目前共计回收废旧农膜586000kg(其中棚膜87500kg),占年产废旧农膜总量的32.0%,已生产再生塑料颗粒175800kg。但全区仍有68%的废旧农膜没有得到回收利用,仍然是由农民将其简单清理出地块后就地焚烧,或堆在地边、路边,随水流入河道,造成河道阻塞,被风吹回农田造成农田二次污染,或被风吹起挂在树梢、电线、道路上,污染环境,废旧农膜已成为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现象被农民称之为“春季粮田白,冬季遍地白”。因此治理废旧农膜污染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省市关怀扶持下,我区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工作刚刚起步,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广大农民对废旧农膜的回收再利用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农业部门在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中一直向农民宣传废旧农膜对环境的危害,鼓励农民回收废膜。但是广大农民对废旧农膜的回收交售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广大农民一直认为一亩地的地膜量不大,交售收益不高,回收清洗又太麻烦所以不愿做。二是对废旧农膜对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性认识不清。 2.2部门间沟通不够,认识不统一
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对废旧农膜的回收再利用工作认识明确,行动积极,但是环保部门对废旧农膜回收的认识相对滞后,仍将废旧农膜回收初级加工企业划为“十七小企业”,因此在废旧农膜初级加工企业的建厂、资格认定上,进行而不预颁证认定,致使企业因处于非法状而无法正常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的积极性。 2.3废旧农膜的回收网络建设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对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一直没有引起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加工缺乏有效的扶持管理措施,2010、2011两年虽然省市两级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持,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工作刚刚起步,在回收网络建设上仍显滞后,不能满足废旧农膜回收的实际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废旧农膜回收工作的开展。 3、对策及建议 3.1要建立责任考核制度
在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中,要将乡镇作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责任主体,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地膜技术推广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认识和谋划,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纳入目标考核内容,使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制度化。今后,在下达地膜推广任务的同时,要下达废旧农膜清理回收指标,并由统计、农牧、环保等部门进行检查验收。 3.2要做好部门的沟通,实行多部门联动配合
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是一个量大面宽的全新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实行县(区)牵头抓总、农业部门负责指导、财政、发改、环保、工信、科技、宣传、统计、工商、供销、金融、税务等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各乡镇具体抓回收的工作机制,给废旧农膜回收机构、加工企业在资金、场地、税费收取及相关手续的审批上给予优惠和支持,以促进我区废旧农膜的回收再利用工作。 3.3广泛宣传、强化培训、提高认识
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是一个全新而艰巨的长期工作,因此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不懈的大力宣传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的意义,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按照“宣传领导、宣传社会、宣传群众”的指导原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科技大集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大力宣传废旧农膜对环境的危害和回收利用的意义,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重要性的认识,以提高全社会参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积极性,主动性。农业环保部门在搞好宣传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的培训,使广大农民正确搞好废旧农膜的清理回收,减少农田残留量。在全社会形成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新共识,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较大贡献。
3.4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网络
废旧农膜的再利用,回收是前提和关键。因此今后要因地制宜在全区各乡镇和重点村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站点,充分利用供销系统现有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或鼓励有意从事废旧农膜回收的个人参与其中,并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的实施,根据运输距离、交通条件和废旧农膜产生量,按照辐射面广、方便交售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废旧农膜回收站。对废旧农膜、塑料制品、农资包装瓶袋等农村垃圾进行定点堆放,定期处理。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有能力的组织和个人发起组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业合作社,组织广大农民积极捡拾交售废旧农膜,提高农民参与治理“白色污染”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强大的回收网络,方便群众交售废旧农膜。并结合全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实行 “交旧领新”、 “以旧换新”或“交旧膜享受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贴价新地膜”等措施促进废旧地膜的回收。同时在回收场地、加工场地的租用上给于积极支持,促进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 3.5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
在积极争取省市级补贴资金的同时,根据企业年回收废旧农膜总量,市、区两级应参照省级废旧农膜奖励标准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废旧农膜加工企业给予奖励扶持,以确保企业盈利,因为根据天水市回收废旧农膜的有关要求(【天政办发】178号文),废旧农膜回收点和废旧农膜加工企业分别应以不低于0.8元/kg和1.6元/kg的价格回收废旧农膜,也就是说加工企业每1000kg废旧农膜的回收成本在1600元/kg,然而由于废旧农膜中含有大量杂物,其利用率只有30%左右,生产1000kgPE塑料颗粒的原料成本就达到了5300元,再加上约1000元的其它费用,实际成本高达6300元左右,而1000kg再生塑料颗粒的目前售价约为5200—5600元,企业每1000kg亏损近700—1100元。因此为确保企业盈利,并能长期积极的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首先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一个合理的废旧农膜回收价格。其次建立一个由国家、省、市、县(区)分级负担的财政补贴长效机制是十分分必要的。 尽快制定出台麦积区废旧农膜回收管理办法细则,使废旧农膜的回收有章可循。 作者简介:张保田,男,高级农艺师,1965年9月生,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人,19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麦积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