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编制步骤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编制步骤

来源:99网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编制步骤

合并报表的编制表面看繁而杂,其实合并过程的难点就是怎样编制抵销分录,本文将其归结为抵销过程的九个步骤,其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资产负债表项目抵销

由于子公司的净权益项目要么归属于母公司,要么归属于少数股权,对于体现整体的合并报表来说,需将这两部分抵销。具体分录为: 借:实收资本(股本)(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数据) 资本公积(同上) 盈余公积(同上) 未分配利润(同上)

合并价差(轧差数、借贷方位置视具体情况而定)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之和×少数股权所占分额) 第二步: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项目抵销

子公司的本期净利润要么归属于母公司,要么归属于少数股东,对于体现整体的合并报表来说,需将这两部分抵销。具体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本年净利润×母公司所占分额) 少数股东收益(子公司本年净利润×少数股权所占分额) 期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数据) 贷:提取盈余公积(同上) 应付利润(同上) 未分配利润(同上)

第三步:母子公司内部业务的抵销

母子公司经常会发生业务往来,这部分业务很容易造成内部未实现的利润,从母子公司的整体而言,这部分未实现的利润属于虚增利润,应予以抵销,抵销过程视不同的业务类型而定。

1、 存货业务 ① 本期销售额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销售额=销售价格×数量) 贷:主营业务成本

② 本期购进但本期未销出的部分,属于本期未实现利润,予以抵销 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未实现利润=本期销售额×利润率×未售出比率) 贷:存货

③ 上期购进,上期未售出,本期仍未售出的部分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上期销售额×上期利润率×上期未售出比率) 贷:存货

④ 上期购进,上期未售出,本期售出的部分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2、固定资产业务

(1)A 子公司购进母公司存货用作为固定资产业务 购进当年:

① 将未实现的利润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销售价格)

贷:主营业务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固定资产(未实现利润部分) 上述分录还视具体情况可能变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累计折旧 贷:主营业务成本 固定资产 借:主营业务收入 固定资产 贷:主营业务成本 累计折旧

此时,未实现利润部分就为固定资产的净值 ②未实现利润部分的摊销

借:累计折旧(购进当年可以摊销部分) 贷:管理费用 购进之后第n年: ① 将未实现利润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数额等于购进当年的未实现利润部分) 贷:固定资产

② 第n年的未实现利润的摊销 借:累计折旧(未实现利润/折旧年限)

贷:管理费用

③ 以前年度未实现利润累计部分的抵销 借:累计折旧(购进时至上年末已摊销部分)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子公司购进母公司固定资产用作本公司的固定资产业务 购进当年:

① 将未实现的利润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本期未实现利润) 贷:固定资产 ② 未实现利润部分的摊销

借:累计折旧购进当年可以摊销部分) 贷:管理费用 购进之后第n年: ① 将未实现利润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数额等于购进当年的未实现利润部分) 贷:固定资产

② 第n年的未实现利润的摊销 借:累计折旧(未实现利润/折旧年限) 贷:管理费用

③ 以前年度未实现利润累计部分的抵销 借:累计折旧(购进时至上年末已摊销部分)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子公司将其从母公司购进的固定资产出售时的业务 ① 期初出售: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固定资产净值-已抵销未实现利润的累计数额) 贷:营业外收入 ② 期末出售: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固定资产净值-期初已抵销未实现利润的累计数额) 贷:营业外收入

管理费用(本年未实现利润部分的抵销) 3、债券业务

① 将母子公司之间由于债券引起的资产负债账户抵销,差额进合并价差 借:应付债券(子公司对母公司的应付债券账面价值) 合并价差(轧差数,借贷方视具体情况而定)

贷:长期债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② 将母子公司之间由于债券引起的损益科目抵销,差额进合并价差 借:投资收益(母公司对子公司由于债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子公司对母公司的应付债券产生的费用) 第四步:内部积欠款项的抵销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预收账款

贷:预付账款

第五步:子公司被抵销的盈余公积中属于母公司的部分,予以恢复 借:提取盈余公积(第二步分录中的提取盈余公积×母公司所占份额) 期初未分配利润(轧差数,借贷方视具体情况而定) 贷:盈余公积(第一步分录中盈余公积×母公司所占份额) 第六步:各项减值准备的抵销

2001年的会计准则新增了固定资产减值、无形资产减值等几项准备,这使该部分的抵销变得稍微复杂一点了,故将其单独作为一步。 1、 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的抵销

借:坏账准备(本期期末的应收账款确定的坏账准备) 管理费用(轧差数,借贷方视具体情况而定)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期初的应收账款确定的坏账准备) 2、存货的跌价准备的抵销

借:存货跌价准备(截止期末累计计提的跌价准备)

管理费用(本期继续计提或冲回的跌价准备,借贷方视具体情况而定)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截止期初累计计提的跌价准备) 3、资产的减值准备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截止期末累计计提的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本期继续计提或冲回的减值准备,借贷方视具体情况而定)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截止期初累计计提的减值准备) 4、 投资的减值准备

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减值准备(截止期末累计计提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本期继续计提或冲回的减值准备,借贷方视具体情况而定)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截止期初累计计提的减值准备)

第七步:将上述分录列示在合并工作底稿中,与其对应科目相应加以抵销,即得合并报表

合并报表科目列示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收益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单独列示。 第八步:特殊的抵销分录

由于在一般的资产负债表中只列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其他准备项目与其对应的科目相抵后以净值列示,所以对于第六步分录的大多数准备科目,无法在合并工作底稿中找到相对应的科目,即无法实现第七步中所述的抵销过程,对于此种情况,可在前五步不便的情况下,第六步作如下修改:

1、除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外,其余涉及准备科目用长期股权投资代替,借贷方向视具体情况而定。

借:长期股权投资(代替各种准备科目)

贷: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视不同的准备,用相应的科目) 2、将上述分录中的长期股权投资冲销 借:合并价差 贷:长期股权投资 第九步:验证

抵销完所得的合并报表是否正确,可采取一些方法验证,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为零,子公司的净权益为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为零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