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础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基础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来源:99网
基础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披露内容: 一、技术措施

1、线路复测时,按设计数据补订出个别丢失的杆塔中心桩,并在杆塔清单和剖面图中计算出需要移动的杆位桩。档距误差不超过1%L,高差误差不超过500mm,方向法测水平转角与设计的转角比误差不超过1ˊ30\":用直线桩、转角桩校正中间的直线时,杆位桩在横线路方向的偏移不超过50mm

2、杆塔分坑时,杆位桩已完全钉出,在杆位前后补出辅助桩。记录辅助桩至杆位桩的距离和高差,辅助桩的位置不应因上述开挖而被掩埋或损坏,并应便于施工。没有基面的塔位以杆位为基准直接进行分坑;有基硕的杆位应订出开方桩,基面开挖后根据辅助桩补出杆位桩,以新杆位桩为基准进行分坑。

3、施工场地清理及基坑开挖,都需保留塔位中心桩。基础浇筑期间,用混凝土保护塔的中心桩,便于施工质量检查。

4、基坑开挖土石方的堆放,应使用袋子在下坡侧堆放土壤,防止土石方向下坡侧滑,损坏青苗。

5、砂、石料的土地运输在塔位确定后进行,从经化验合格的砂、石料场定点运输,现场堆放时需铺设料油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便于植被恢复。每基塔的材料运输要求只能选择一条最近的小运路,施工队应负责赔偿多条小型运输道路造成的苗木损坏。

6、土、石方开挖前对线路沿线杆位地质作调查。地质为粘土、强风化岩的用人工开挖,地质为微风化岩、中等风化岩等硬质岩用炸药作松动爆破后,再进行开挖。炸药、雷管、导火索等爆破物品由材料员管理,并作台帐记录,做到出帐与入帐相符。爆破工作,要求施工人员采用深开挖少装药的松动爆破。规定每个孔的装药量不得大于2

筒,严禁盲目使用浅挖孔、大药量的爆破方式。挖坑时作业人员应注意清除上坡侧的土石,防止滚石伤人。

7、支模前测工应对坑进行抄平,并吊出基础底盘的四个角。特别强调一点:转角塔压腿不能挖深,用于支模的钢模板必须涂有脱模剂,模板拼缝应严密,角钢的接头必须让开模板的接缝。吊立柱模板的托方应牢固,花栏与立柱的交角以15度为好。立柱模板的撑木必须结实,支撑位置应正确。

8、基础浇制前,浇制人员检查根开、对角线长、基础顶面高差、地脚螺栓规格、插入角钢规格、地脚螺栓出扣尺寸、底盘立柱的保护层厚度等,待满足要求后,基坑内浇水,底盘筋下垫垫块,以满足保底盘的保护层。严格按照砼配合比拌制混凝土,采用人工“三干三湿”的搅拌方式进行施工。在铸造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支架的应力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振动捧捣固时注意淡要将撑木振落,若振落了必须及时补上。基础浇制完8小时开始基础养护。试块制作在现场进行,取料从基础料中取样,养护条件与基础相同。耐张塔和转角塔每基做一组;直线杆塔每5基做一组,不足5基按5基计算。

9、全线浇制基础的混凝土坍落角度5-7cm,每个基础支腿的坍落度测定应至少检查两次,其数值不得在给定值(5-7cm)范围外。 10、根据天气情况,从基础上浇筑基础的维护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

11、基础拆模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和棱角不损坏。基础拆模前应准备水泥砂浆,以防基础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现时处理。拆模过程中如发现重大问题,向项目总工程师报告,由项目总工填写基础回填满和接地沟回填。申请上报监理同意后方可回填。

12、回填工作的具体要求是:草根、腐植土不得作为回填土,每回填300mm夯实一次,基坑回填满后再加高300mm作为防沉层。回填前检查接地沟深度,一般耕地埋深800mm,非耕地埋深600mm。

13、接地引下线与杆塔连接良好,工艺应美观,接地沟回填土须高出地面20cm,以留沉陷裕度。

14、必须在支架中重新检查转角塔的转角方向、转角度数及预高值。其它承力塔预偏值由项目部另行通知。

15、划分基坑时,一定要重新检查转角塔的转角方向、转角度数及中心桩位移值。关于转角塔中心桩位移情况见下表:(表中中心桩位移数据为设计要求)。

当中心桩的位移值为正值时,它会向转角塔基坑分界角平分线的内侧倾斜,中心桩位移值为负值时向转角塔分坑角平分线外侧倾斜。

二、安全措施 1、一般规定

(1)人工开挖基坑时,首先应清除坑口的浮石和土壤。向坑外抛扔土石时,应防止土石回落伤人。

(2)坑底面积超过2m时,可由2人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作业。坑内设一人监护,负责将土石方运至坑头0.5m以外的场地 。 (3)坑深超过3m时,挖掘机应使用吊篮或吊篮将土壤运至坑外;坑内、坑外人员应保持联络,互相配合。施工人员上下坑应使用爬梯。 (4)一般土坑的开挖,为防止坑壁塌方,应设开挖坡度。坡度应取决于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和坑深确定。

(5)施工人员不得在坑内或陡坡上休息或进食。 (6)制服连衣裙,文明施工。

2、挖掘泥水坑、流沙坑的规定

(1)施工前应准备好抽水机械和挡土板、木桩,明确开挖方向及基础施工注意事项。

(2)根据地下水位情况安装档土板,并随时检查是否有变形或断裂。

(3)不得站在挡土板支架上转移土方或在支架上放置运土工具。更换挡土板应先装后拆。

(4)在基础开挖期间,必须随时泵送基坑内的积水,经常检查基坑坑壁,无塌方迹象后进行工作。

(5)泥水坑、流砂坑的挖掘应连续作业,基坑开挖后应立即进行支模和混凝土浇筑。

(6)浇筑时,基坑底部应200mm厚碎石垫层及100mm厚C10素混凝土垫层。

3、膨胀土坑的规定

(1)膨胀土坑开挖时应注意塌方,当有地下水时,应准备抽水机械和挡水板、木桩。并选择好弃土堆放位置,一般弃土应堆放在基坑外1.5m的位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