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就是要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打好基础。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师生都进入了总结、回顾、查漏补缺的阶段。这一阶段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学期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因此不可轻视,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 复习指导思想
复习阶段重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梳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为发展能力做好知识方面的储备。复习课以人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把复习课分为揭示目标、再现知识、疏理沟通、深化提高四个阶段。
二.基本情况分析
1.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共有两个班,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比较好的是乘、除法的口算、估算、笔算,但几何图形的计算较差,利用知识解决综合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对文字的分析能力很弱。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三.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 1.
乘法和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一位两位小数(认识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各数位等;小数的读写;用小数表达的价格的实际意义;读标尺上的小数;分数与小数间的互化;涉及小数的单位换算;比较小数的大小);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算理算法,简单的解决问题)
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理解掌握;单位换算;周长与面积的比较;综合应用
5. 轴对称:认识对称现象;认识判断轴对称图形;画轴对称图形(主要涉及格子的);找画对称轴。
5. 统计:整理数据(怎样数不容易出错;分段整理);统计表(制作完善单式统计表,认识完善复式统计表);完成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6. 综合运用
7. 具体方法贯穿其中如图形的画法,解决问题的书写 四.复习目标
1.经历本期所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过程,把握有关知识的联系,学习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并在整理复习中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2.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关口算,估算和笔算的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3.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4.加深对面积,面积单位的理解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以及和周长的综合应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进一步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制作完善单式统计表,认识完善复式统计表,完善统计图,分析问题。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
6.能综合应用乘法,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等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复习重难点
重点:复习目标之2,3,6 难点:复习目标之6 六,复习措施
1.分类复习——有针对的复习——全方位复习
2.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对学困生的作业采取面批的形式,实行“一帮一”的结对子扶形式。
3.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审题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
4.注重对知识的整合,一题多用。如:一些图形中面积的计算。关注优生在这方面的发展。
5.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七.时间安排
内容1————————————2课时 内容2————————————2课时 内容3————————————4课时 内容4————————————2课时 内容5————————————2课时 内容6————————————4课时 机动课时 八.学生具体情况 三(一)优: 中上: 中: 低: 三(二)优: 中上: 中: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