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报告
班级 09级资环 姓名 胡岗 学号 0909010152 实习单位评语: 实习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1.参加生产实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1.1实习时间:2012.4.24——2012.10.25 1.2实习地点:花溪区黔陶乡高坡、石板井
第 1 页 共 6 页
1.3实习区概况
本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东西两侧山地、丘陵地势较高,海拔1200米以上;中部槽谷盆地地势较低,海拔1100米左右。境内最低海拔999米(马岭河处境处),最高海拔1655.9米(黔陶乡皇帝坡顶峰),一般海拔在1100—1200米。岩溶地貌发育,主要以碳酸盐类岩层。年平均气温14.9℃,≥10℃积温4484.6℃。降水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178.1毫米,最多年达1539.2毫米,最少年1.6毫米。
由于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山区,土壤的形成受地貌、水文、气候、成土母质、植被条件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形成类型多样、种类复杂的土壤资源。全区土壤类型有黄壤、石灰土、水稻土、紫色土、潮土和沼泽土6大类,17个亚类,33个土属,75个土种。
本区的地带性植被为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可分为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疏林、灌丛草坡、草坡六大植被类型。
1.4实习内容
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蓝莓种植栽培及管理,以便推进推广和建基地和高产玉米栽培示范。我所参与的部分按照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4.1第一阶段:园地的选择
园地土壤pH值 4.0 —5.5,最适宜pH值为4.0—4.8。土壤pH值过高,是蓝莓栽培的一个重要因素,会造成缺铁失绿、生长不良,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土壤有机质含量在8%-12%,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湿润但不积水。园地选择好后,在定植前1年结合压绿肥进行深翻,深度20-25cm为宜,深翻熟化,以利蓝莓的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种植蓝莓的土壤有机质最好在8%以上,否则就需要增加有机质,最好的材料是草炭(泥炭)。作物秸秆、腐叶土、碎树皮等植物性有机材料腐熟后也可以使用,降低成本。当pH值大于5.5 时就需施硫粉或硫酸铝降低pH值。当土壤pH 值低于4时,由于重金属元素过量而造成中毒,使蓝莓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此时需要增加pH值,常用石灰进行调节。当土壤pH值为3.3时,每公顷施用石灰8 t可使 pH 值增至4.0以上,可使产量提高20%。种植蓝莓的土壤有机质最好在8%以上,否则就需要增加有机质,最好的材料是草炭(泥炭 )。土壤有机质不足则根系生长不良,后期树势下降,将影响产
第 2 页 共 6 页
量50%左右。
1.4.2第二阶段:栽种定植 1.4.2.1土地改良利用
土地改良——运用土壤学、农业生物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排除或防治影响农作物生育和引起土壤退化等不利因素,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统称。我们主要采用的土地改良有薄膜覆盖、松毛土覆盖、木炭、铁芒箕草覆盖等,尽量少施化学肥料来减少对土壤的影响,通过以上方式增加或保持土壤的酸度使蓝莓更好的生长。
土壤翻耕深度以20—25cm为宜,整好地后进行台田,台面高25~30cm,宽为lm,台面中间最终定植一行,行距根据栽植品种确定。
挖定植穴:定植穴大小因栽培种类而异,兔眼蓝莓应大些,一般1.3m×1.3m×0.5m;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可适当缩小。在台面中间开50—80cm宽的定植穴,定植穴挖好后,将园土与 掺人有机物混匀填回。定植前应进行土壤测试,如 缺少某些元素可将肥料一同施人,同时在定植穴周围覆盖lO一5er a 的有机物,如锯末、稻壳、碎稻草、碎玉米秸等。
株行距:高丛蓝莓lm ×2m,或1.5m×2m;半高丛蓝lm×2m ;矮丛0.5m ×lm;兔眼蓝莓I.5m×2—3m 。
授粉树配搭:兔眼蓝莓自花不实,必须配置授粉树,可选用高丛蓝莓品种。高丛蓝莓和矮蓝莓自花结实率很高,但配置授粉树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配置方式采用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1:1或 1:2比例栽植。
1.4.3第三阶段:土、肥、水的管理及除草 1.4.3.1土壤管理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土壤条件。主要采用清耕法和生草法。此外还可增加土壤覆盖,土壤覆盖可保持土壤湿度,减少地表蒸腾,调节表层土壤温度。在蓝莓园管理中,除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做好了可使产量提高一倍以上。
1.4.3.2施 肥
在蓝莓生产果园中主要以氮、磷、钾为主,施氮磷钾复合肥比施单一肥料效果好,可提高40%的产量。因此,蓝莓施肥中提倡氮磷钾配比使用,在有机质
第 3 页 共 6 页
含量较高的土壤上单反用量应减少,肥料比例 1:2 :3 或 1:3:4 。如为矿质土壤 ,磷钾含量高,比例1:l:1为宜。过量施肥极易使蓝莓树体受到伤害甚至整株死亡,因此,施肥量的确定要非常慎重,必须根据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而定。
1.4.3.3灌水
蓝莓根系分布浅,喜湿润,及时灌水十分必要。沙土的土壤湿度小,持水力低,需配置灌水设施以满足水分需要;灌溉的理想水源是地表池塘水或水库水;及时灌水保证土壤湿度。因此,保障充足的水源和灌水条件是蓝莓成功栽培的关键。
1.4.4除草
在假期经过一周时间对蓝莓进行除草,后期除草不适用化学试剂,进行人工除草。防止周边农民放牧踩踏。
1.4.5高产玉米栽培示范
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大穗型玉米新品种,积极示范青贮饲用玉米。积极选择生育期略长的中晚熟及抗病力强、株型紧凑、半紧凑、耐密性好、增产潜力巨大、穗大粒多、蛋白质含量高的大穗型优良新品种。
1.4.5.1覆盖生态沟栽培。对整块地进行划分小区进行田间试验,栽种不同的玉米品种,严格按照实施计划进行种植,保证每株距离和行距,用不同品种进行间隔试验。充分发挥一张膜抗旱、增温、保墒、保肥等优点,移栽后,立即抢墒盖膜,用细土压严膜边和苗孔,做到“严、紧、平、净”。在不宜搞地膜覆盖的高坡旱地、瘦地,大力推广秸秆覆盖技术,培肥抗旱。覆盖方法:小麦收获后将麦秆平铺在两行玉米中间还地。合理密植,增施肥料。要因品种、因土壤、因肥力状况合理密植。要“重施底肥,猛施攻苞肥”,底肥和攻苞肥纯n比例为6:4,在根据地块土壤的厚度将保水剂与肥料拌匀加木炭一起进行施肥,p、k肥和有机肥全部作底肥,开沟深施。即底肥亩用农家肥1500—2000kg,玉米专用配方肥或复合肥60-70kg,过磷酸钙50kg,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35-40kg或碳铵60-70kg重施攻苞肥。
1.4.5.2玉米的成长
在玉米不同的生长时期,对玉米进行取样,如量取玉米的高度、玉米叶片的
第 4 页 共 6 页
数量及叶面积的大小,同时还要取整株玉米回实验室进行鲜重和干重称取,并记录玉米的各个生长状况的数据,防止病害的发生等。
1.4.5.3玉米收获
我们采用人工收获,对玉米的收获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对每个小区的玉米进行称总鲜重,然后在其中选10个玉米回实验室晾干进行称干重,再进行化学分析。在收获的收获量取玉米植株的高度,并进行记录。
2 .总结
在6个月的时间,通过下地操作,使得看似比较费劳动的工作很具体地呈现在眼前。回顾这些天的经历,确实学到了许多东西,也思考了许多问题。能够亲自得到导师的指点,亲身经历这些过程,为自己以后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从蓝莓地块的选择到蓝莓及玉米栽培的整个过程,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对田间试验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玉米试验区的划分,合理的田间试验布置及对土壤的改良及利用性质。通过观察蓝莓和玉米的生长状况,了解不同植物生长需要不同的土壤条件,如蓝莓喜欢酸性土壤,及土壤不能过粘,不用是很多的肥料;而玉米栽培土壤条件很简单,酸碱度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必须施肥充分才有可能得到高产的保证,同时还要气候条件良好。通过这次生产实习使我更好的把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这次劳动中来,让我感觉到无味的课本,真真感受专业的乐趣。这其中发生的变化凝结了大家的汗水,每一步都要经过很多讨论,都需要反复研究。因此,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哪怕是很微小的一件事,都要有一个负责的态度。一个人的能力固然有限,但只要认真去做,至少从内心上是安稳的。还有,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相联的,学了的知识在实践中消化时,它的价值就会显现出来,而应用过后对理论的认识就会加深。
这次实习也暴露了我的不足,有的时候总是急于求成,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耐心,这样只会得到事倍功半。收获与问题总是同时出现的,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完善自我。感谢老师的精心指导!
第 5 页 共 6 页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