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词汇积累
来源:99网
堕 塾 No.1O TII E EDUCATIoN octOber 2008 ——— —————— —————— ———一 浅淡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词汇积累 ‘羌林丽 摘要:课外阅读既然有面上的积累,又有点上的把握,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就相对比较宽阔,这也为其以后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基 础。本文从词汇积累的三个层次贯通课内外的阅读,探索语言积累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词汇积累 理解运用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8181(2O08)10—0214一O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丰富语言的 积累,发展思维。我们都知道,造高楼大厦,光研究房屋式样,而 缺乏必要的建筑材料.那么即使有再好的图纸设计也造不出象 样的房子来。同样。在语文教学中,有精妙的思想.如果没有丰富 的语言,也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语言不仅是交际工 具,也是思维工具。小学生的记忆力强,模仿力也很强,但悟性却 相对较弱,因此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语言积累,特别强调通过阅 看图用词。将一幅逼真的石榴图挂在黑板上,激发学生的说 话兴趣。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石榴,然后说出石榴的颜色、形状 和味道。由于课外的铺垫,学生的学习难度已相对降低了,学生 一下子就说出红艳艳、红通通、黄里透红、又大又圆、圆溜溜、香 喷喷、香气扑鼻等词语。学生通过运用课外所学词语对石榴的描 述,加深了对石榴的认识。 比较用词。课文第三小节,描写熟透了的石榴,用了一个拟 读积累,通过生活积累,一再强调语文教学要放弃烦琐的内容分 析,要让学生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一课 程目标给每个语文教师提出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新 课题。我们都知道,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一种学习能力的获得, 都离不开教师长期的训练和培养,积累也是如此。下面以三年 级课文《石榴》教学为例,谈谈指导学生词汇积累的点滴收获。 学生掌握词语需要一个内化过程,笔者将之分解成课外初 “相识”,课内再“熟悉”,作文里“交朋友”这三个阶段。 1 课外初“相识”.拓展词汇空间 人句:“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裂开了嘴,有的甚至 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笔者让学生体会拟人句,好在 哪里?学生马上就说出了石榴的可爱、以及人们看到丰收后的喜 悦心情。这又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体会用词。课文第四小节描写剥开外皮的石榴,“只见玛瑙 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先让学生体 会“玛瑙般的”、“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等词语 运用的好处.学生很快体会出这些词语写出了石榴子儿的外形 美。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积累词汇的兴趣。 多种形式用词。将以上所学的词汇制成卡片,在课堂上适时 贴在黑板上,给学生直观印象,总结课文时,以比赛游戏的方式 再巩固一遍。课后,又将卡片帖教室的“学习园地”上,确保这些 词语在学生面前的再现率。 扩大词汇量,最佳的方法就是阅读课外书籍.这已被众多教 师认同。许多积累作业都是由学生完成,他们边阅读,边摘 录好词好句。教师很少参与其中,只是进行简单地检查批阅。笔 者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小学生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 较差,词汇积累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只是记在纸上。所以 通过课外积累和课堂识词相结合,使学生摆脱了积累词汇 的盲目状态。每个词语经过信息编码,贮存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结 构之中.强化了词汇学习。 3作文里交朋友。内化词汇学习 教师要做恰当的引导。首先知道学生进行词汇的分类整理。例: 写人物可从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方面进行描写:写季节分 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写物又分色、形、味。其次教师在学生课 外抄摘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选择出一些词汇,印成讲 义,写在小黑板上.加深学生对这些词 [的印象,以备课堂上提 取。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一文,抓住文中三个训练点: 一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高级阶段。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 体现。用词是否精确、丰富、生动,可以检验出学生对词汇的内化 程度。同时,作文里的词汇运用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 是看实物运用课外词汇,描写石榴的外形;二是描写石榴子儿 的一个比喻句;三是描写熟透的石榴的一个拟人句,有意识地引 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呈现他们学过的词汇,帮助他们从 无意识状态上升到有意识运用状态。所以每次作文教学,笔者都 向学生呈现大量与主题相关的词语,请他们自由选用。学生自己 选用的词语超过了教师所呈现的范围,则给予表扬和鼓励。经过 课外——课内——课外几次反复,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运用词语 导学生在课外积累描述果子色、形、味的词语,以及采用拟人写 法的句子,分类抄于卡片上。 2课内再“熟悉”.强化词汇学习 课外的积累,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提取、运用.其巩固率是 相当低的,我们不能忽视这种现象:有些学生很喜欢看书,也很 了。经过一阶段的训练,学生不仅在习作时不会觉得无话可说, 而且对积累词语运用词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听话地做了摘记,但是作文里的词汇还是那么贫乏。究其原因, 就是一些好词没有经过及时消化、强化,被遗忘了。这是很可惜 的。如果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语境,让学生回忆课外获得 的词汇,在加以运用,那么日复一日,所掌握的词汇量就相当可 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 于与运用.而积累和理解是运用的前提 以上谈的只是词汇积 累,除此之外,还有句式积累、片段积累等。只有天天积累,我们 的学生才会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才会厚积而薄发,他们的语言 才不会苍白,他们的思维才会被点燃。 作者简介:羌林丽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江苏南通226014 观了。在《石榴》~文的教学中,笔者作如下设计: “快乐月亮船”——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