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放疗后心理状态与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放疗后心理状态与情绪的影响

来源:99网


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放疗后心理状态与情绪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放疗后心理状态与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癌症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为(41.2±3.5)分显著小于对照组的(47.3±3.9)分(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为(43.8±3.8)分显著小于对照组的(50.9±4.8)分(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癌症患者放疗后的焦虑、抑郁状态。

标签:心理护理;癌症;焦虑;抑郁

癌症中晚期的患者最常用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就包括了放疗,但患者在接受放疗的过程中会伴随出现疼痛、癌性疲劳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造成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种不良的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疾患的转归[1]。在临床的整体护理中,必须重视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释放患者的不良情绪[2]。为了观察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放疗后心理状态与情绪的影响,笔者特进行本次实验,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癌症患者70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为18例,女性为1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9±5.4)岁,其中鼻咽癌13例、乳腺癌12例、直肠癌6例、恶性淋巴瘤4例;对照组中男性为16例,女性为1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8±5.2)岁,其中鼻咽癌11例、乳腺癌13例、直肠癌7例、恶性淋巴瘤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大小、性别构成、肿瘤种类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因素评估 在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心理护理之前,先对患者进行一个系统的心理社会因素评估,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对患者制定一个系统化的心理辅导方案。

1.2.2强化家庭对于患者治疗的支持 护理人员与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通过沟通使得患者家属充分认识到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的意义,让患者家属尽量多抽出时间来陪接受治疗的患者,尽量多一些探视患者的时间,尽量减少患者的不良负面情绪,及时疏通患者的不良负面情绪,使得患者能以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来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

1.2.3放疗前期间的心理干预 在进行放疗前,考虑到患者因为对于放疗的未

知,患者必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心理,为了缓解这种不良的情绪。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系列的放疗计划前先对患者介绍放疗相关的基本知识,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放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他们消除对于放疗的恐惧心理,认识到放疗的优点,重点介绍放疗的安全性、治疗效果的有效性,通过放疗前期的系统介绍,让患者能够以一个积极的心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对治疗的结果充满希望。

1.2.4放疗中的心理干预 在放疗进行的过程中,针对部分因为经济负担问题而产生不良负面情绪的患者,对这一类的患者,护理人员加强与他们的心理沟通,通过谈心的方式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1.2.5放疗后的心理干预 对于那些受到癌性疲劳以及疼痛困扰的患者,护理人员重点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强调放疗治疗的有效性,特别是治疗的可靠性,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对于那些在放疗后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的患者,护理除了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沟通外,还要教授患者最基本的处理不良反应的办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对于已经发生了骨髓抑制的患者,护理人员除了在日常操作中注意无菌原则外,同时还要告知患者家属禁止探视的原因。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对于正在接受放疗治疗的癌症患者而言,如果存在着过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于患者疾患的转归是极为不利的[3]。在本次实验中,我们特别注意给予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心理护理,从患者进入医院的时刻起就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做一个综合性的评估,从而得出每个患者的具体资料,让后续的心理辅导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另外我们特别注意了将整个放疗过程的心理护理作为一个整体,在放疗开始前就对患者进行了放疗基础的讲解,让患者消除对于未知的治疗手段的恐惧,在整个放疗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的心理辅导,在放疗结束后特意加强了对于受到放疗毒副作用困扰的患者的心理辅导,并教授患者最基本的处理并发症的方法,让患者在平时能够自己处理一些简单的并发症,使其减少对于并发症的恐惧感[4-5]。从本次实验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癌症患者放疗后的焦虑、抑郁状态。

参考文献:

[1]李小琴.心理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6):44-45.

[2]田洪静,李霞,袁明清,等.癌症患者化疗后抑郁与焦虑症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16(7):117-120.

[3]余洁.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放化疗后抑郁和焦虑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3):443,444.

[4]尼玛拉毛,索南达杰.癌症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體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365,366.

[5]潘光易.心理护理对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700,701.编辑/哈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