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的产业化的经济浅析

教育的产业化的经济浅析

来源:99网
教育的产业化的经济浅析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育看成是一项事业性活动,是靠的投入和社会的捐赠来维持的。现在,人们的观念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教育需要投入,投入需要产出,而投入—产出需要经营。因此教育的事业性特征在不断萎缩,教育的产业性特征在日益凸现。 关键词:教育产业化 外部性 经济价值 一、.辩证看待教育产业化内涵

教育产业化具有区别于一般产业化的内涵,也就是说教育产业化不能简单地把市场经济法则完全移植到教育中来。教育发展的产业化观念要进一步确定,针对“教育产业化”的各类支持、反对的观点都源于“教育产业化”的不同定义。教育产业化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一条途径,所以教育产业化并不应该排斥用某些经营的手段来发展事业,教育机构以非盈利为 目的,并不是否定它不能盈利。说教育产业化主要是体现在方式上按市场经济要求,将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来运作,重点是看它的绩效,既包括经济层面的,也包括社会层面的。因此“教育产业化”的外部性和内部经济性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教育产业化的经济价值表现

教育属于产业,教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中为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服务的领域,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正因为如此,我国把教育列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按照公品理论,高等教育属于有巨大正外部效益的准公品。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让学生受到比较好的、花钱多的教育正在成为新的社会时尚。作为卖方市场—“短缺经济的最后领地”的高等教育,正在成为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大额、超前消费的领域。对教育消费的重新认识使我们正试图仿效美国带头实行的消费经济模式。

1.教育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作报告中明确把“扩大国内需求,

开拓国内市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启动国内市场、发掘新的消费热点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已有95%的行业处于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中,只有教育是最后一块卖方市场。以教育启动国内消费,有望带动国民经济走出低谷。

2.弥补财政支出的不足。十六大以来我国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年均增16.1%。1992-2007年,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6%,显著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虽然国家对教育的支出在增长,但基于国家财力的,的教育投入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动员社会力量办学,走教育产业化之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3.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据90年代的数据显示,高等学校入学率与本国经

济发展水平的一定阶段有相互关系。大学毛入学率高于15%的国家,人均GNP11158美元,大学毛入学率低于15%的国家平均为2071美元,低于8%的国家平均1268美元,可见科技经济时代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增强经济发展能力和后劲。

三、教育与辩证融合发展

1.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形成推进教育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机遇与挑战并存,是我们辩证分析事物发展前景的基本思路。同样,当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中国教育的基本矛盾,就会发现矛盾的背面也蕴含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教育的数量矛盾对企业界而言是巨大的潜在市场,教育质量矛盾对教育界而言是无限的改革空间,因此,在教育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企业界与教育界的强强联合,就为中国教育的两大基本矛

盾寻求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尚未得到很好满足的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就是推动中国教育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2. 分层次试行推广教育产业化

教育发展的产业化进程应循序渐进。从教育的社会属性来看,非义务教育可 以实行产业化;从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高等教育应该实行产业化;从教育的效益回报来看,民办教育率先实行产业化。教育产业化是一种趋势,但其进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制定一系列适合于教育产业化发展的产业,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3. 多路径实现教育产业化发展

教育发展的产业化途径应该广泛拓展,实现教育发展产业化方式上的多样性。我国目前的教育产业化发展形式单一,普遍存在的现象有“教授公司”、“校办企业”等社会效益欠佳的发展形式,同国外相比,缺少形成产业发展链条的多样形式与途径。因此,教育产业化作为一种产业通过市场来运作,首先就是要在教育投入上实现多样化。除了常规的财政、税收、教育费附加以及校办企业等经费来源外,还应努力拓展社会投资助学、教育基金以及有经费支付能力的受教育者的个人投入等等。在国家作为主渠道的同时,广泛拓展其它融资渠道。 因此,教育产业化的推行过程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市场、学校三方的利益协调过程 中,应该在保证教育的本质和特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多途径、多模式的产业化发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教育产业化的合理、有效、高质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在发达国家占据国际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开发教育产业,扩张教育产业的空间,无疑是发展中国家决定命运的选择,在预期人口达到16亿才可能实现人口零增长的人口大国,可以预见,中国教育产业必将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