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术后护理
一病史介绍
患者刘春,男,45岁,2014-10-6入院,主诉:腹部不适2月余,CT:原发性肝癌,完善各项检查,予2014-10-9在局麻下行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术后保肝、护胃等治疗,现患者术后第5天,一般情况好,准备出院。
二主要护理诊断与措施
1、焦虑,与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两天内患者焦虑有所减轻,并能积极主动接受治疗与护理。
(1)鼓励病人表达内心的感受、认真听取病人倾诉,表示同情给予安慰。
(2)必须在术前了解患者的病情,主动热情地帮助病人克服紧张、恐惧心理。
(3)向病人介绍治疗目的及手术方法。
(4)并向病人介绍成功病例,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5)指导病人使用放松疗法,聊天、听音乐、看电视、做深呼吸等。
1.评价 患者焦慮有所减轻
2、睡眠型态紊乱,与疾病和环境改变等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尽早得到充足的睡眠。
(1)创造舒适,安静,温馨的病房环境,增加亲切感。
(2)集中治疗护理操作,尽量减少由于治疗护理带来的睡眠干扰。
(3)指导使用促进睡眠的方法,睡前温水泡脚,热饮牛奶,听舒缓温和的音乐来诱导进入睡眠状态等。 (
4)若有生理不适,应尽早解除,适当给予对症处理,必要时给予安定等促睡眠的药物
2.患者睡眠状态良好
3、疼痛,与肿瘤组织坏死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一天内疼痛减轻,并能掌握有效控制疼痛的方法。
(1)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评估疼痛部位,程度,性质,时间及缓解方法,观察患者肢体语言。
(2)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以取得理解,消除焦虑,恐惧的心里,同时要保持病房安静、舒适,避免不良刺激。
(3)调整舒适的体位,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听轻松愉快的音乐、相互交谈、看报纸杂志等,可使疼痛明显减轻,鼓励家属共同参与。
(4)遵嘱给予止痛药,并记录使用疗效。
评价:患者疼痛减轻。
4、自理缺陷,与术后身动有关。
预期目标:卧床期间患者需求得到满足。
(1)呼吸器及常用物品放在病人容易拿到的地方。
(2)术前训练大小便,并在患者需要时提供大小便器。
(3)给予适当的生活护理,如洗 、更衣与就餐。
4.评价:患者能够自理了
5活动无耐力,与介入化疗栓塞术及肝功能减退有关。
预期目标: 病人活动能力逐步提高,并能感觉良好。
(1)卧床期间尽量鼓励活动除患肢以外的肢体,先行被动活动后行主动活动。
(2)术后24小时后第一次下床活动需在护士协助下进行,并认真听取其主诉,
5 活动无耐力,与介入化疗栓塞术及肝功能减退有关。
预期目标: 病人活动能力逐步提高,并能感觉良好。
(1)卧床期间尽量鼓励活动除患肢以外的肢体,先行被动活动后行主动活动。
(2)术后24小时后第一次下床活动需在护士协助下进行,并认真听取其主诉。
(3)鼓励患者适当下床活动
评价 5.能力逐步提高,并感觉良好。
总结:介入治疗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优点,创伤小,疗效好。肝癌患者病程短,预后差,其心理活动复杂,故加强心理护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