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活动小组计划

科技活动小组计划

来源:99网


上仓镇初级中学六年级

2007年科技活动小组计划

一、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不仅使学生娱乐身心,而且可以学到各种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爱好和兴趣,以利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使他们从小热爱科学,学习科学,长大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二、活动形式

课外科技活动的作用和效果往往是课堂教学所代替不了的,它可以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又可以完全脱离课堂教学,它可以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也可以进行一些课本学不到的东西。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机动灵活、多种多样。要注意“点”和“面”结合,也就是要把群众性活动和个别性活动结合起来。

1、多种形式培养兴趣,生动活泼发掘潜能。

充分挖掘学科课程教材中的科技含量,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结合学生特点适当补充一些科普新知识和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自寻课题,写科学小论文。

一般是3~4个同学合写,先各自寻找问题,研究讨论,统一意见后,再分头寻找科

1

学依据,尔后再讨论集中,确定一人执笔,经老师辅导后,再交给学生讨论改写。小论文可以就某一日常问题或生产生活实际发表见解、议论,也可以写阅读笔记等,但都力求有自己的观点和较好的见解。

3、开展科技小制作。

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展小制作。学生在设计制作中,不仅可以学习巩固书本知识,加深对概念规律的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制作中的困难磨练学生意志,成功地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4、开展小实验。

我们的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为“书生型”,缺乏动手习惯与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正是对学生的两个基本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全面综合训练,是培养新型人才,改善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5、抓好科普宣传活动。

6、订阅、收听、收看、收集科普知识。

鼓励学生自己订阅科普报刊,利用各种渠道借阅科普读物,并提倡互通有无,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注意收集最新科技发展动态。

三、具体安排

(一)、内容安排:

2

1 、常规性科学教育活动:

(1)农副业类:作物培养、养殖;

(2)制作类:标本制作、航模、船模、金木工等;

(3)操作类:电器使用、微机应用;

(4)信息传播类:上网查询、网页制作;

(5)环保类:天文、气象的观测;

(6)实验类;

(7)社会调查报告;

2 、节日性科技活动

(1)“植树节”树种、品类及生存环境科学调查活动。

(2)世界环境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征文、摄影、绘画比赛。

(3)世界无烟日—— ①吸烟有害健康科学调查活动;②吸烟与理财调查活动。

(4)我为科学家过生日活动;科学家科技成就调查、发明故事的宣传,学习科学家的哪些品质……

3

每年举办一次科技活动月,每学期设定科技活动周,周周举办科普讲座,定期举办“六小”竞赛(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考察、小创意、小科幻、绘画),并建立起严格的检查、考评、奖励制度,以提高科技活动的实效。

3、通过开展读书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主要开展以下活动;搜集科技文化方面的名人名言;确立一位科学家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读一本自己喜爱的科普书集;写一篇读书心德体会;制作一份科技手抄报;举行一次“金钥匙在书中”演讲比赛等。

(二)时间安排:

第10周:科学兴趣小组成立会议、科普知识介绍

第11周:《中国少年科学》知识竞赛辅导

第12周:科技小制作讲座

第13周:动手实践

第14周:创造发明讲座

第15周:科学小论文讲座

第16周:写科学小论文

第17周:《中国少年科学》知识竞赛辅导、科普知识竞赛

4

第18周:发散性思维训练

第19周:趣味科学小实验

第20周:微型思维训练

第21周:发明创造比赛

五、辅导教师

贾宝光

六、小组成员

耿新尧 冯玉凤 刘 健 张家兴 吴伟力 张建森 宋研懿 高美娇 孙金倩 邢志富 王晶晶 段正义 王 健 王建娇 白玉霞 耿志金 王鲲鹏 李 薇 赵思琪 陶金鑫 尹新明 程家新 贾雪洋 肖继昌 付杨坤 张洪福

2007年5月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