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来源:99网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它不仅提出了教育教学理论的新的领域和框架,还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力求让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作为一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目前不仅缺乏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理论支持,而且更缺少教学实践的积累,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主题、提出并开展哪些主题的活动,如何合理地组织和利用各类课程资源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这些问题必须由学校基于校本进行解决。巨化中学在积极投入新课改的同时,也在积极思考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渐渐地形成了特色,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教育教学中一个新的亮点。

一、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独创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健全组织机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其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和价值,目前学科发展处在起步阶段,将大量的创造空间留给了我们,其理论需要我们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丰富、发展与构建。我校通过校本培训,集中培训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引导教师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共同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鼓励教师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形式、开发活动内容、提升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理论层面,建构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形态,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

我校为开好该课程,专门组建领导小组,专人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落实,由教科室和教导处协调课时的安排及活动内容的确定。这样做突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课程的中应有的重要地位,避免了综合实践活动只见“课程”不见“人”的倾向。

二、把学科教学纳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视野,力求各学科力量得到整合

1、弥合学科间的鸿沟

人类最初的发展,并没有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分,然而,人类为了进一步认识世界,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先后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进而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作进一步分离。但是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万事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你找不到一个纯数学、物理、生物等问题,物理学现在己在研究人脑结构,研究经济发展规律;心理学研究也从人体特点扩展到计算机科学中的各种算法、人机交互式智能型机器的心理特点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秉持整体论的观点,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

然而现行学校教育为了教学的方便把整体的知识世界分解得很细,学科间的鸿沟日渐明显。在实践中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原有的活动课、劳技课、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资源基础上,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突破口,把综合实践活动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确立各学科间度交叉融合,重新开发各学科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程。其中较为成功的有语文组的“研究性阅读”“小巷历史文化”、自然组的“环保研究”、社会组的“巨化的交通”调查研究、语文组和音美组的“茶文化”等。这些活动强调跨学科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生活,为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提供了灵活的课程资源,弥补了学科间的鸿沟,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功能。

2、鼓励各学科教师创新开发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生成的,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师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也随之不断完善。三、多层面的良性互动,推动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点面互动、整体推进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点带面,达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目的。学校刚在初一年级开设“巨化的交通调查与研究”活动时,效果不理想。原因就是教师不知道从何下手,同时担心初一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有限,无法完成社会调查与研究,我们就从其中一个班开始帮助班主任老师组织和管理这次活动。于是周六、周日,在巨化的各个小区、路口,活跃着一群稚气未脱的学生,向小区管理人员、居民、路人咨询、交谈。万事开头难,综合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开始,学生们大都无功而返,汇报调查情况时个个垂头丧气,诉说自己调查研究处处碰壁的经历。在综合实践组老师和班主任的帮助下,同学们调整了方案,重新建立信心,鼓足勇气又出发了。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同学们掌握了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团结协作,在成果汇报课上,同学们请来交警叔叔,大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现自我风采,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成功地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随着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带动了其他班级的调查研究活动,学校还与交警部门建立了协作关系,建立了我校第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实践基地,由市交警部门定期为我校学生开设辅导讲座、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宣传交通安全的活动,为学生的社区服务创设更多的实践活动场景和机会。

通过这一活动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其他老师开设了一批小课题。如钟国斌老师带着几个好奇心极强的学生到龙游鸡鸣山参观并了解了“古建筑中木材的妙用”;徐四春老师带着一些学生对“身边的历史——巨化中学发展史”作了一番细致认真的调查,了解了自己学校的历史、更珍惜现在良好的学习环境、还畅想了学校的未来;滕立洋老师特地到市地质队借来了专用测绘仪器,领着一批“小地质队员”研究了学校的布局,绘制了校园布局

图。

通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2、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

“以人为本”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理念,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成功的教育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良性互动的。在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自然、社会、自我作为探究内容的三个维度受到平等的对待和相同的重视。

四、不求轰轰烈烈,但求真真切切

教育管理者、实施者在新旧教育理念、方法大碰撞中感到茫然、困惑是难免的,要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真正变成自觉的全新教育行为,并不是那么容易。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同样也常常会面对困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能够较好地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也是一门对学校最具挑战性的课程,对单一的“应试取向”的教育理念是一波强烈的冲击,一方面它烤炙着校长和教师的教育良知;另一方面它检验着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我校多次召开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统一思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改革不能停滞不前,不追求形式上的改革、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只为多给学生走进社会、拥抱自然、发展个性的机会。大家边实践边总结,遇到问题一起想办法,无论阻力有多大,一定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到底。在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中,我们也充分体现“重在参与”的人性化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再丰富,不可能覆盖全体学生的所有特长和兴趣,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突出过程和能力的提高,不仅仅看结

果。

虽然离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我校平平实实的教学改革实践促进了新思想、新理念的生长,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瓦解、转变了来自传统的、根深蒂固的、不合时宜的教育教学的界定和准则,也使得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充满了勃勃生机,蕴育了巨大的腾飞和美好的前景,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推动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助推器。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西谷中学

段宪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