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临河一中高三第14次周考试卷

临河一中高三第14次周考试卷

来源:99网
临河一中高三第14次周考试卷

高三物理试卷 第Ⅰ卷

命题人:王喜宏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得6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

1.关于机械能守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运动,其机械能一定守恒

B.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C.物体所受合力做功不为零,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2

D.物体沿竖直方向向下做加速度为5 m/s的匀加速运动,其机械能减少

2.如图所示,物体P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与竖直墙相连,物体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P,直到拉动,那么在P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的弹力F弹的大小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F弹始终增大,Ff始终减小 B.F弹保持不变,Ff始终增大

C.F弹保持不变,Ff先减小后增大 D.F弹先不变后增大,Ff先增大后减小

3.假设有一星球的密度与地球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 1A. 4

B.4倍

C.16倍

D.倍

4.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A∶mB=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v0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A、B两物体所受摩擦力之比FA∶FB与A、B两物体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之比WA∶WB分别为( )

A.2∶1,4∶1 B.4∶1,2∶1 D.1∶2,1∶4

5.质量为2 kg的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为30°的斜面向上滑行,在向上滑行的过程中,其动能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物体返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为(取g=10 2

m/s)( )

周考试卷 高三物理 第1页 共7页

C.1∶4,1∶2

A.34 J

B.56 J

C.92 J

D.196 J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

6.(1——6班做)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体积指的不是该气体的所有气体分子体积之和,而是指该气体所有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

B.只要气体的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一定减弱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D.气体在等温膨胀的过程中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6.(7——14班做)如图甲所示,一水平放置的绳子上的五个质点A、B、C、D、E间隔都为1 m,从t=0时刻开始,质点C开始向上振动,并依次带动各点振动起来,其中质点C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t=1 s时质点B刚开始振动,则( )

A.B、D两质点的振动步调始终相同

B.当质点A第一次到达负的最大位移处时,质点C通过的路程为25 cm C.若质点C的振动频率变大,则波的传播速度变大

D.质点A处于正的最大位移处时,质点E也处于正的最大位移处

7.生活中拉链在很多衣服上得到应用,图是衣服上拉链的一部分,当我们把拉链拉开的时候,拉头与拉链接触处呈三角形,使很难直接分开的拉链很容易地拉开,关于其中的物理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增大了拉拉链的拉力

B.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将拉力分解为两个较大的分力 C.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将拉力分解为方向不同的两个分力

周考试卷 高三物理 第2页 共7页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如图所示的装置为在摩擦力不计的水平桌面上放一质量为m乙=5 kg的盒子乙,乙内放置一质量为m丙=1 kg的滑块丙,用一质量不计的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将一质量为m甲=2 kg 的物块甲与乙相连接,其中连接乙的细绳与水平桌面平行。现由静止释放物块甲,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盒子乙与滑块丙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假设整个运动过程中盒子始

2

终没有离开水平桌面,重力加速度g=10 m/s。则( )

2

A.细绳对盒子的拉力大小为20 N B.盒子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 C.盒子对滑块丙的摩擦力大小为2.5 N D.定滑轮受到细绳的作用力为30 N

9.某物理兴趣小组通过查资料得到以下量的具体数据(用字母表示):地球半径R,地球质量m,日地中心距离r,地球的近地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1,地球的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0,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由此可知( )

r3T21mA.太阳质量为32

RTR3T2mB.太阳质量为32

rT0

C.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3T20

-1)R

T21

3T21

D.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T20

-1)R

10. 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 kW的功率行驶,t1时刻驶入另一段阻力恒定的平直公路,

3

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2×10 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前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2×10 N B.t1后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2×10 N

2

C.t1时刻汽车加速度大小突然变为1 m/s D.t1~t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7.5 m/s

周考试卷 高三物理 第3页 共7页

3

3

临河一中高三第14次周考试卷

高三物理试卷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0.5mm的黑色水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用铅笔答卷无效。 2、不能使用改正液、贴纸、计算器。 3、本卷共40分 三、实验题(共8分)

11.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 2

m/s).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 cm.

x0(cm) x(cm) n k(N/m) 1P1 2.04 2. 10 163 0.006 1 P2 4.06 5.26 20 P3 6.06 7.81 30 56.0 0.017 9 P4 8.05 10.30 40 43.6 0.022 9 P5 10.03 12.93 50 33.8 0.029 6 P6 12.01 15.41 60 28.8 0.034 7 k(m/N)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 11

(2)以n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图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n图象.

kk

(3)图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________ 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关系表达式为k=________ N/m.

四、计算题( 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周考试卷 高三物理 第4页 共7页

12.(10分)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P和Q,中间用轻质杆固定连接,杆长为L,在离P球处有一个光滑固定轴O,如图所示。现在把杆置于水平位置后自由释放,在Q3球顺时针摆动到最低位置时,求: (1)小球P的速度大小;

(2)在此过程中小球P机械能的变化量。

L

13.(12分 1——11班做)在平台AD中间有一个长为

4l的凹槽BC,质量为m的滑板3上表面与平台AD等高,质量为2m的铁块(可视为质点)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铁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滑上滑板后,滑板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当滑板右端到达凹槽右端C时,铁块与滑板的速度恰好相等,滑板与凹槽右侧边碰撞后立即原速反弹,左端到达凹槽B端时速度恰好为零,而铁块则滑上平台CD。重力加速度为g。

(1)若滑板反弹后恰好能回到凹槽左端,则滑板与凹槽间动摩擦因数μ2多大? (2)求铁块滑上滑板时的初速度大小v0。

周考试卷 高三物理 第5页 共7页

13.(12分 12——14班做)如图甲所示,初始有一质量m=5 kg的物块以速度v0=10 m/s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行,在此时刻给物块施加一水平外力F,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作用3 s时间后撤去外力F,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

2

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 m/s。求: (1)撤去拉力F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2)物块向右滑行的总位移。

14.(10分 1——6班做)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汽缸水平固定,A、B是两个厚度不计的

22

活塞,可在汽缸内无摩擦滑动,面积分别为S1=20 cm,S2=10 cm,它们之间用一根水平细杆连接,B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M=2 kg的重物C连接,静

5

止时汽缸中的气体温度T1=600 K,汽缸两部分的气柱长均为L,已知大气压强p0=1×10

2

Pa,取g=10 m/s,缸内气体可看做理想气体. (1)活塞静止时,求汽缸内气体的压强;

(2)若降低汽缸内气体的温度,当活塞A缓慢向右移动时,求汽缸内气体的温度.

2

L

周考试卷 高三物理 第6页 共7页

14.(10分 7——14班做)如图所示是一个半球形透明物体的侧视图,现在有一细束单色光沿半径OA方向入射,保持入射方向不变,将细光束平移到距O点

3

R处的B点,此3

时透明物体左侧恰好不再有光线射出,不考虑光线在透明物体内部的多次反射。 (1)求透明物体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

(2)若细光束平移到距O点0.5R处,求出射光线与OA轴线的交点到O点的距离。

周考试卷 高三物理 第7页 共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