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阆中旅游业的市场营销环境
作者:徐钎
摘要: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阆中旅游业不断发展。在带动了当地GDP的增长的同时,也缓解了当地的就业难题。本文通过历年数据,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分析阆中旅游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字:旅游资源 市场条件 经济环境 旅游转型 互联网+ 引言:阆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历设郡、州、府、道、县等,明清之际曾作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9年,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阆中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国家AAAAA级景区,保存较好,素有“阆苑仙境”、“巴国蜀国要冲之地”、“天下第一江山”、“阆中天下稀”、“世界千年古县”、“国际最佳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美誉。历代文人杜甫、元稹、李淳风、袁天罡、吕洞宾、司马光、苏轼、陆游、张善孖、丰子恺等先后来阆,留下不少著名诗篇和珍贵墨宝。2015年吸引来阆游客72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16.8%,18.5%。可以看出,阆中旅游业在不断发展。因而加强对阆中旅游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微观营销环境 1.旅游资源;
阆中拥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有着鲜明特征的民俗活动和远
近闻名的特产。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阆中旅游业发展最大的优势。
古代建筑:阆中古城“5A”景区总面积达4.59平方公里,
古城核心区域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贡院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邵家湾墓群、文笔塔、石室观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华光楼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
民俗活动:在阆中你可以看到“春节老人赐福”、“张飞巡城”、“秀才赶考”、“民俗婚嫁”、“迎銮出銮”、“逗幺妹、竹马牛灯”“巴象鼓舞”、“打马游街”、“舞草龙”、“春节老人赐福”、“张飞巡城”、“秀才赶考”、“民俗婚嫁”、“迎銮出銮”等活动。
独有特产: a.保宁醋
保宁醋始于公元936年,是中国四大名醋中唯一的药醋,四川麸醋的鼻祖。保宁醋以纯粮为料,名贵中药为曲,“松华”井水为体,采用麸醋经典工艺和现代科技,经42道工序精酿而成.自唐朝以来,宫廷御膳房即采用保宁醋烹饪膳食;1985年保宁醋进入中南海,成为国宴调味用品。随着川菜厨师的广泛应用,推动川菜得以传播四海。因而有“川菜精灵,国醋保宁”之美誉,长期食用有益身体健康。
b.张飞牛肉
张飞牛肉产于四川省阆中市,是具有浓厚的风味的特产。张飞牛肉表面为棕红色,切开后肉质纹丝紧密,不干、不燥、不软、不硬,食之咸淡适口,宴席配餐,伴酒佐餐均宜。张飞牛肉在清代乾隆年间就远近驰名,已有二百年历史。时期在成都“劝业会”上曾被评为“上等食品”,自此声誉更佳。亦曾在40年代获得成都工业协会优质产品银奖。因其外观特征为“表面墨黑内心红亮”恰好和猛将张飞的形象相似,故称“张飞牛肉”。1998年获中商部优质产品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 c.川北凉粉
阆中是川北凉粉的发源地之一,其品类繁多,佐料考究,采用优质豌豆去壳,用水浸泡,磨成细浆,然后过滤去渣,沉淀脱水,制成豆粉。再经加热搅拌成糊状,装入盘中晾冷待用。吃时,切成薄片,加上精盐、蒜泥、花辣面、味精和酱油等,再淋上色彩鲜红的辣椒油,即可食用。 d.白糖蒸馍
白糖蒸馍无中式馒头的碱涩味,也无西式面包的微酸味。1912年,获巴拿马国际博展会银质奖章。1990年10月,四川评出22种省级名小吃,保宁白糖蒸馍金榜题名。保宁白糖蒸馍耐贮耐运,久存不坏。炎季可放十天,冬季可存半年而不变质走味。即使坚硬如石,回笼再蒸,与新鲜蒸馍无异,熟食,香甜绵软,久嚼不粘;冷食,酥散甜爽。
2.交通条件:
随着兰渝铁路(广元——重庆)和广南高速公路等线路的开通,
阆中的交通状况将会得以改善,毫无疑问,这又是阆中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有利条件。包括今年5月份即将开通的到成渝的动车以及兰渝铁路的全线贯通,来阆游客定会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但也应该看到,尽管阆中的交通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阆中距离东部地区较远,目前本市仍没有机场,最近的南充机场也航线较少且机场距离阆中古城旅游核心区仍有100百多公里。而川内九寨沟等地均有自己的旅游专线机场。机场的缺失,无疑会不利于阆中旅游市场在东部地区的开拓。
陆运 ①普通公路:G212国道(兰州—阆中—重庆)、G347国道(南京——青海德令哈)②高速公路:G75兰海高速(兰州—广元—南充—海口)、营阆高速(营山—仪陇—阆中,在建) 兰渝铁路(兰州—重庆) 阆中机场(在建) 境内流长59.4公里。嘉陵江渠化工程建成 铁路 航运 河运 ———— 图1:阆中目前的交通状况
3.市场条件
2016年阆中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亿元、 门票收入4956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16.8%、18.5%
和37.3%。但细细一看,不难得出:来阆游客大多来自川,渝,陕,甘等地,
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游客较少。而国外的游客则更加的稀少。随着阆中旅游业的发展,东部地区将会成为来阆游客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二:宏观营销环境 1.经济环境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报告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良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将会推动阆中旅游业的发展。
199520002010年 年 年 城镇居民家庭人4279 6295 19109 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1577 2253 5919 均纯收入 表2.城乡居民平均每人年收入[3] 项目 20122013年 年 24565 26955 7917 86 20142015年 年 28844 31195 104 11422 2.科技环境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繁荣。
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给旅游市场注入了活力。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旅游网站的熟潮,计算机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促进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对旅游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成长。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广大消费者可以从网站上得到详尽 准确的旅游资讯,享受到实时查询、预订、支付一条龙的电子商务服务
[4]。互联网的发展将为阆中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推动当地旅游业
的转型升级,但同时会加大旅游业之间的竞争。
3.旅游市场
国内旅游市场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稳中有进,出境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国内旅游人数36.11亿人次,收入3.03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15.4%;入境旅游人数1.28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053.8亿美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07亿人次,旅游花费6.4亿美元;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73万亿人民币。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6.61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39%[5]。可见,我国旅游业在不断发展,旅游人数和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不断增加。这也将会给阆中旅游市场带来巨大的客源和经济收入。
4.社会文化环境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
巨大的转变。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吃饱穿暖,到如今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外出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生活观念的转变,外出旅游的日益火爆,也会为阆中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阆中旅游业的发展建议
以上通过一系列数据从微观营销环境和宏观营销环境的角度分
析了阆中旅游业的市场营销环境 。针对其中的问题,将对阆中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列叙如下:
1.旅游转型升级:立足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定位,打造休闲旅游与观光旅游,打造旅游精品景区,建设重点观光旅游产品体系。按照“街巷休闲、院落度假、城外娱乐”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部分景区的修缮提升工作,着力开发市内旅游支线,丰富旅游产品;坚持文化引领,大力挖掘传统历史文化,找准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点,开发演艺节目、水上游乐项目,逐步形成休闲旅游产业带。积极承办重大活动,提升阆中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好抱团营销计划,深化与周边景区的抱团发展。促进阆中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改善交通状况:当地应争取相关部门财政资金的支持,加
大对本地交通的投入。面对兰渝铁路即将全面贯通的契机,应加大与铁道部门的协调力度,力争过境列车均在本站停靠;同时应加大协调力度 ,争取早日开通阆中到成都,重庆,西安,兰州等地的动车; 抓住“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的机遇,推进阆中机场的建设,争取早日结束阆中没有机场的历史;不断完善当地的公交系统和出租车的队伍建设,修建或改善市内各景区间的通道,特别要建好城区通往永安寺、五龙庙、天宫院等较偏远重要景点的公路,形成市内旅游环线,加快当地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完成省道302线阆剑路全线贯通;力争国道212线南充至广元段高速公路立项设计并施工建设; 修建阆中至仪陇的一级公路;争取阆中至梓橦二级公路列入省路网改造,打通连接周边县市景区道路,形成旅游大环线。以此为阆中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环境。
3.开发新兴市场: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发。
加大对东部地区和国际旅游市场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阆中古城的知名度,使东部地区逐渐成为阆中游客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国外游客不断增加,加快建设中国西部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和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步伐。
4.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进一步发挥旅游巡回
法庭的作用,及时解决旅游纠纷,加大对旅游市场违法违规的惩戒力度。加强对导游队伍的建设,提高导游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服务意识。为来阆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5.实施“互联网+”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仅仅抓住
科学技术这一法宝,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大对阆中古城的宣传力度,提高阆中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古城简介·阆中古城旅游官方网站
[2].李克强:去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7.7万亿元 增长6.9% 中国经济网2016-03-5
[3].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
[4].卢俊莉:浅谈计算机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科教导刊》2012年3期 [5].2014年中国旅游统计公报·国家旅游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