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养护作业指导书
一、混凝土养护的一般要求
箱梁由于其体积大、温差大,而且对收缩裂纹要求严格,所以箱梁的养生非常重要。养生采用保湿保温养护,移出台位前采用蒸汽养护,移出台位后采用自然养护。采用屏蔽式养生罩,多点测温、多点升温和降温的控温技术,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养护温度,严格控制蒸养时的温度,满足升、降温梯度、恒温时间及拆模温度的要求。采用通入蒸汽实现升温过程,通入压缩空气实现降温过程,同时为了保证养生棚内一定的湿度还需要通入气化水。蒸汽、水管、风管三种管道的主管道各自,支管道布置在养生棚、内外模上。每孔梁在梁底板下、两侧面、箱内、顶板各设两根蒸汽管道,确保梁体各部位均匀升温。
根据蒸汽养护方案,箱梁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好锅炉和管道,制作好蒸养大棚,同时安排好负责人员,制定养护制度和管理办法。
混凝土灌注完毕采用养护罩封闭梁体,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混凝土表面初凝前,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二、蒸汽养护技术要求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1)静停期间应保持棚内温度不低于5℃,灌筑结束4h后且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升温。
(2)升温速度不应大于10℃/h。
(3)恒温温度应控制在45℃以下,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
(4)恒温时梁体芯部温度不宜超过60℃。
(5)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0℃/h。
(6)梁体周围各部位养护温度差不得大于15℃。
(7)拆模时梁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得大于15℃。
蒸汽养护定时测温度,并作好记录。温度计布置在混凝土芯部跨中、1/4跨和靠梁端1m处以及跨中、梁端箱内、侧模外,恒温时每2小时测一次温度,升、降温时每1小时测一次,防止混凝土裂纹产生。
拆模时降温速度不超过10℃/h,当降温至梁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15℃时,撤除养护罩。箱梁的内室降温较慢,可适当采取通风措施。罩内各部位的温度应保持一致,温差不大于10℃。
蒸汽养护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洒水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当平均气温低于5℃时,要按冬季施工方法进行养护,箱梁表面喷涂养护剂养护
二、混凝土自然养护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采取覆盖、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混凝土不致失水干燥,保湿至规定龄期。
混凝土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包覆期间,包覆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保湿养护时间。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三、混凝土养生液养护
箱梁侧面洒水包裹不到不易洒水养护或当平均气温低于5℃时,可喷涂薄膜养生液养护。是将过氯乙烯树脂料溶液用喷喷涂在混凝土表面上,溶液挥发后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塑料薄膜,将混凝土与空气隔绝,阻止其中水分的蒸发以保证水化作用的正常进行。薄膜在养护完成后自行老化脱落。在夏季,薄膜成型后要防晒,否则易产生裂纹。混凝土采用喷涂养护液养护时,应确保喷洒均匀不漏喷。
在长期暴露的混凝土表面上一般采用灰色养护剂或清亮材料养护。灰色养护剂的颜色接近于混凝土的颜色,而且对表面还有粉饰和加色作用,到风化后期阶段,它的外观要比用白色养护剂好得多。清亮养护剂是透明材料,不能粉饰混凝土,只能保持原有的外观。
三、混凝土养护温控要求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混凝土养护期间,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