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组织与阅卷情况
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导处按照学校要求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但是距离杜绝学生违纪行为还有较大距离。阅卷采取的是分年级交叉安排教师,确保教师不阅本年级的学科试卷,各年级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题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为教导处统一组织试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质量较高,注重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试题灵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考试成绩分析:
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各年级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 (2)、各班级成绩发展的不平衡。 (3)、各学科间的不平衡。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全校的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教学常规检查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现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导—学—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落实不到位。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 学校层面: 1.教学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粗放型,经验型、时间型的管理还在主导着我们的教学。
2. “导—学—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固执己见,固守传统。有人来听课是一回事,真正上起课来是一回事,上示范课是一回事,活动过后又是一回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普遍,研究成果在课堂上的巩固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
3.集体备课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盲目的盯着学校的量化管理制度,很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效果欠佳,部分教研组有形式主义倾向。
五、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意见
(一)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做。
1、学校定期召开尖子生培养的专门会议,如学生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
2.分类承包。任课教师承包有缺腿学科的优生,签订合同,一抓到底;备课组承包本学科的优生层,培养优生群体;班主任抓全员优化;年级主任、业务校长抓宏观。形成学校、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
3、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对教学管理各方面检查和反馈的程序等都要明确,不能有盲点。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花功夫。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以下几点:
1.落实好学科教学集体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关键在落实上下工夫。学校领导要挂包学科,全程参与,现场督导。
2.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同时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案检查的高频率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
3.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分析方式。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特别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通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强化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 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
5.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要落实好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工作,但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三)、深入扎实开展教材、课标、课堂教学的研究。 许多学科教师都普遍感到课时不足,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矛盾很大,许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拿不准等等困难。面对这些困惑和困难,教师也要通过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深入研究新的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 通过系统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来解决这些矛盾。
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持之以恒,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第二篇: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关于xx中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我校按照区局关于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检测的安排,与xx中学进行交叉阅卷,现将xx中学期末考试情况做以下分析:
一、组织与阅卷情况
本次考试,于元月
7、
8、
9、10日进行,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和监督下各校考试期间组织严密,九年级单人单座,七八年级交叉安排考号,交换座位,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阅卷采取的是校校之间交叉安排,确保教师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为教育局组织征订试题,试题在总体上体现了新课表的理念,难度总体中等,部分偏难,题量稍大,有个别科目出现印刷错误,校对不严谨号。影响了考试成绩,但影响不是很大。
三、考试成绩分析: 瑶曲中学
(一)从各年级总分分段数据分析:
九年级考试总人数是207人,其中500分以上有有25人,500分以下182人,300分以下106人。九年级有106人总分不到300分,有一半学生成绩太差,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值得重视。
八年级考试总人数是170人,其中500分以上有36人,500分以下134人,300分以下35人。可看出八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各个分段上相对均衡,在教学上能做到面向全体,突出了基础性与全面性。
七年级考试总人数是141人,其中500分以上有2人,500分以下139人,300分以下22人。尖子生少,大部分学生成绩属于中等和中下水平,应加强中等生的培优工作和差生的转化工作。
(一)从各年级单科分段统计数据分析:
九年级化学、政治、英语优秀率低,语文、历史优秀率为零,这四科的及格率较低,绝大多数学生学生成绩在60分以下,学生基础太差。数学20分以下有56名学生,其它分数段的学生成绩分布均匀。物理优秀率较高, 30分以下的学生占总数50%,60分以上的学生占总数40%,是本次九年级考得最好的一科。
八年级语文、地理、生物、政治低或为零,学生成绩集中分布在60分和40分之间。数学大多数学生成绩在不及格,且有一半学生的成绩低于40分。英语成绩最好,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最高。历史成绩较差,50分以上只有11人,及格率只有1.76%。
七年级语文、英语、政治平均分都在60分以上,极高率在30%以上,其中政治的极高率在63%,但优秀率不高,其中语文优秀率为零,成绩分段主要集中在80分至40分之间,学生的整体基础中等。数学、历史、地理、生物这四科平均分在40分左右,及格率在10%左右,地理、生物优秀率为零,数学、历史的优秀率在1%左右,及格率和优秀率太低,有50%的学生分数在50 以下,大多数学生的基础太差。
xx中学
(一)从各年级总分分段数据分析:
八年级考试总人数是12人,其中460分以上没有,460分以下10人,300分以下2人。可看出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
(一)从各年级单科分段统计数据分析:
八年级各科优秀率都为零,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这四科及格率为零。政治及格率83.33%,平均分67.83,学生成绩都在50分以上,学生成绩集中分布在60分和40分之间,是这次考试中考的最好的一科。英语、物理、地理、生物平均分在40分至50左右,英语及格率是25%,相对来说及格率较高。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xx中学
九年级物理和数学的及格率和平均分较高,40分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二分之一,两极分化严重。教学上应该面向全体,重视优秀生的培养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后进生的教学,关心和鼓励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语文、政治、历史、化学、英语五科优秀率整体偏低,60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0%至95%之间,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八年级语文、生物、政治、物理、生物这几科优秀率低,学生基础好,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历史成绩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英语成绩较好,但知识运用的灵活度不够,书面表达能力差。
七年级语文、英语、政治平均分、及格率高,但优秀率低,试卷难度较大,学生对基础较好,但综合素质差、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有待提高。数学、地理、生物三科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xxx中学
学生整体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认真,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正确的认识。
五、今后的建议: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的自身素质、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和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要想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1、学校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狠抓教学质量。
2、要切实转变观念,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主体,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3、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4.落实好学科教学集体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 5.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
6.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7.强化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 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
8.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持久的工作,切不可急功近利,也没有捷径可走。细节决定成败,付出决定命运,只要执着地追求,只有踏踏实实地教、认认真真地学,不放弃每个细节,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持之以恒,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xx中学
关于瑶曲中学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庙湾中学
二零一二年一月十二日
第三篇: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三川中学2014年春八年级3月考试
成 绩 分 析
为更准确全面的了解初二年级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分析监测课堂教学,提高年级学生整体水平,初二年级组织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物理八个学科的学情检测。
本次考试,星期四一天完成,考试期间组织严密,年级组统一安排了考务,学生在年级内部按上期末的名次交叉安排考号,交换座位,拉大桌椅的间距,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教师批卷过程严谨、认真,从而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
一、整体情况分析:(见成绩统计表)
由此可以看出:
1、二班除政治、生物学科未超过一班外,其余学科三积分均超过一班;
2、二班物理三积分超过一班54分,历史三积分超过一班41分。但是,一班生物三积分超过二班41分;
3、初二2班其余学科三积分均超过一班;
4、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五科两班发展平衡;
5、英语三积分没有超过100分;
6、历史、生物两班优生过半达到百分之五十,一班英语、政治没有优生; 二:原因分析:
学生层面:
1、个别班级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不能合理利用时间。
2、学生的基础差,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3、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外较少花时间去巩固知识;在复习期间,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
4.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教学常规检查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观察、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个别班级,个别科目未考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问题:教师与学生缺少沟通不够、教师在课堂上课堂随意性、对学生的教学管理不够到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单元过关不够严格。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
三:几点建议.
1.教师要加强学生课外学习的辅导、指导,不断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要保证学生课后训练巩固,切实落实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不能放弃没有信心学习的学生,让学生燃起学习激情。
2.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大家认真研究教材的教法、学法,熟悉教材结构体系更新教学方法,精心备课,抓好课堂各环节,有的放矢。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解题技能的培养和指导、训练,重视基础知识学习。
3.教师要加大相互学习与交流,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多相互听课、评课,主动、积极在网上、媒体、教学参考书籍上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4.教师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深入了解学生,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目标、目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增强学习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理想、前途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教学被动转化为主动,学生学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5.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年级的重要工作来做。 通过教学、学生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任课教师注重有薄弱学科的优生,培养优生群体,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花功夫;班主任抓全员合格及最大优化。形成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
6.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分析方式。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教师要分析到每一个学生,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积极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7.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持之以恒,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初二年级组
2014年3月27日
第四篇: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光华学校初中2012--2013学第一学期期中考
试 质 量 分 析
初中教务处
陈松银
一、组织与阅卷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于11月
12、13日进行,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共设5个考场,学生在年级内部或班级内交叉安排考号,交换座位,学生座位最大限度地拉开,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阅卷采取的是初中分学科集中安排教师,确保教师流水批阅试卷,各学科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同时采取交叉复查的方法,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为学校统一组织试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部分学科。很适合我校学生,同时本学期初三年级少部分学科超前教学,为2013年的中考赢得复习时间。
三、考试成绩分析:
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单科成绩相比,分析表已经下发到各班主任),主要体现在下面:
各年级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初一年级各科的均分均达及格,但优分人数偏少;个体差异较大,数学(高低悬差88分,最高100)、英语(高低悬差85分)、语文(高低悬差85分)、说明在培优上还有巨大潜力,但是特别突出的有,领头效应强。初二年级各科除英语外都能及格,语文学科高低悬差有74分、数学有83分、英语60分。其中语文、数学、物理这几大科的优分人数偏少,英语没有优分人,应在培优上多花工夫。初三年级数学(高低悬差100分)、英语(高低悬差80分)、化学(高低悬差60分)、物理(高低悬差70分),语文较均衡。此外,这次考试初一年级考取220分以上的有7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人,初二年级考取310分以上的有7人,初三年级考取380分以上的有4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3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那些取得优异考试成绩的同学表示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方面:
从期中考试中,我们发现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1)、就初三来说,我们的尖子生还不够突出,与我们的目标还有距离,需
要在教学中逐步提高,使我们的第一梯队的学生更具爆发力,争取在最后的中考显现其优势。
(2)、需要进一步提高擦边生的成绩,促使更多的同学进入第一梯队。 (3)、学科中的差科问题相当突出。期中考试中,每班同学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科,差科成了制约我们的同学提高总成绩的“瓶颈”,需要我们去补差。
(4)、有的课容量比较小,而且很少有知识的拓展。 (5)、课堂讲课时学法指导少,学生活动少,有的老师只是为了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6)、个别老师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沟通交流少,甚至和部分学生形成对立面。
班级管理方面:在平时的检查中经常能够看到,早上不到6:30,有的班主任老师就已经来校进班了,督促学生进行早读。下午上课前早早地来到教室;课间值班,确实付出了很多。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看见班主任的身影,班主任老师都能按时到班督促学生。所以,至今为止,初三年级整体情况不错,学习风气比较好。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个别班纪律不稳定,有时班主任老师跟紧了,好一些,班主任老师不在时,纪律就比较乱;还有个别班级就是老师在教室,教室里的纪律也不好,学生自我管理比较差。
(2)学生学习抓得不紧,学习主动性差,还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无所谓态度严重。主动问问题的学生少;学生学习方法较死板;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不能有效学习;课后不复习;运用知识不够灵活;缺乏主动性,对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加重视;学生对难题缺乏信心和攻坚精神;学生缺乏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3)、班级两极分化严重,导致老师上课两头不能兼顾。 教师方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教学常规检查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现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
5.教学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粗放型,经验型、时间型的管理还在主导着我们的教学。
6.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很普遍。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
7.学科组内互相学习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
五、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意见
(一)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做。
学校定期召开尖子生培养的专门会议,如学生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科任教师承包本学科的优生层,培养优生群体;班主任抓全员优化;形成学校、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对教学管理各方面检查和反馈的程序等都要明确,不能有盲点。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花功夫。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以下几点:
1.落实好学科互相学习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关键在落实上下工夫。 2.抓实课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同时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案检查的高频率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
3.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分析方式。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特别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通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强化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 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
5.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要落实好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工作,但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三)、深入扎实开展教材、课标、课堂教学的研究。 许多学科教师都普遍感到课时不足,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矛盾很大,许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拿不准等等困难。面对这些困惑和困难,教师也要通过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深入研究新的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 通过系统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来解决这些矛盾。
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持之以恒,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初中教务处陈松银
2012年11月
第五篇: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南坪中学2011秋季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组织与阅卷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于1月5-8日在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施行,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按照市教研室和中心学校的要求统一安排了考务,共设23个考场,
七、八年级交叉安排考号,每个考室40人,九年级共设11个考室,每考室30人,个考试均有2名监考教师,完全按照中考要求组织实施。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按照中心学校要求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但是距离杜绝学生违纪行为还有较大距离。阅卷采取的是分年级交叉安排教师,确保教师不阅本年级的学科试卷,各年级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题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为教研室统一组织试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七年级数学较难),质量较高,注重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试题灵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较好的把握了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考试成绩分析:
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单科成绩相比,分析表已经下发到各年级组各班主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各年级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初一年级各科的优分人数偏少;数学(高低悬差25分)、英语(高低悬差33分)、语文(高低悬差16分)、地理(高低悬差14分)、历史(高低悬差15分)、思品(高低悬差6分)、生物(高低悬差10分)学科成绩均分差距大,及格人数还比较说得过,说明在培优上还有巨大潜力;相对均衡的是政治学科。特别突出的学科不多,领头效应不强。初二年级语文学科高低悬差有6分、数学有18分、英语31分、历史10分、地理6分、物理10分,较均衡的是政治、生物,和七年级的情况相似。其中语文、英语、数学、物理这几大科的优分人数偏少,应在培优上多花工夫。初三年级数学(高低悬差8分)、英语(高低悬差7分)、化学(高低悬差6分)、物理(高低悬差5分),政治、历史、语文较均衡。
(2)、各班级成绩发展的不平衡。表现突出的有七年级2班成绩的相对较好(前100名人数)。
(3)、各学科间的不平衡。(见第一点分析) (4)、以上分析数据均按照班上总分前40名分析,具体分析见后面附表。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全校的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教学常规检查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现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 学校层面:
1.教学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粗放型,经验型、时间型的管理还在主导着我们的教学。
2.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固执己见,固守传统。有人来听课是一回事,真正上起课来是一回事,上示范课是一回事,活动过后又是一回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很普遍,研究成果在课堂上的巩固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
3.集体备课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盲目的盯着学校的量化管理制度,很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效果欠佳,部分教研组有形式主义倾向。
五、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意见
(一)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做。
1、.学校定期召开尖子生培养的专门会议,如学生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
2.分类承包。任课教师承包有缺腿学科的优生,签订合同,一抓到底;备课组承包本学科的优生层,培养优生群体;班主任抓全员优化;年级主任、业务校长抓宏观。形成学校、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
3、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对教学管理各方面检查和反馈的程序等都要明确,不能有盲点。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花功夫。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以下几点:
1.落实好学科教学集体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关键在落实上下工夫。学校领导要挂包学科、备课组制度,全程参与,现场督导。
2.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同时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案检查的高频率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
3.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分析方式。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特别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通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强化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 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
5.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要落实好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工作,但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三)、深入扎实开展教材、课标、课堂教学的研究。 许多学科教师都普遍感到课时不足,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矛盾很大,许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拿不准等等困难。面对这些困惑和困难,教师也要通过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深入研究新的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 通过系统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来解决这些矛盾。
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持之以恒,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六、附表(见后)
南坪中学
2012年2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