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有
人认为:国税部门是为收税的,国税部门的工作与
1994年全国“两税”返还收入占地方财政总财力的比重达53%。除两税外,国税部门还为地方财政组织个人所得税和其他各税收入。
以长治市为例:1995年,长治市国税系统组织工商税收69000.6万元,属于地方财力部分(含省级收入)54109.5万元,占国税收入总数的78.42%。属市县两级地方财力部分45786.5万元,占长治市县两级财政收入的69.37%,其中,市级是69.75%,县级是68.79%。
1996年,国税部门组织的收入属于地方财力的比重将达80%。长治市国税部门将要完成81650万元的奋斗目标,按现行财政测算,属于财政收入的约15705万元,占国税总收入的19.23%;属于省级财政收入的约15829万元,占总收入的19.39%;属于市级财政收入的约30343万元,占总收入的37.16%;属于县级财政收入的约19773万元,占总收入24.22%;总起来算帐,属于地方财力(含省级)
部分将高达
80.77%。就是说,国税部门征收的税收80%属于地方财力。
换一个角度算帐,国税部门组织的收入占市县可用财力的比重也有所增加。长治市国税部门1996年将为市县两级财政组织收入50116万元,其中,25%部分14923万元,“两税”1995年基数应返还部分30280万元,“两税”比上年增长数额按1∶0.3比例分成部分1503万元,个人所得税3770万元,其他各税240万元,占长治市县两级财政可用财力预算7.1亿元的70.59%。
在目前分税制财政下,地方从国税收入中除得到前述利益外,还可以得到的财政转移支付收入。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地方的补助(经济发达地区是地方对的上解)。由于省将潞安矿务局、长钢等大型企业的收入划归长治市,所以,长治市财政对省财政不缴不补。
2、对地方的各类专项拨款。目前,地方专项拨款达几十种之多,数额达几百亿元。这些专款编制预算时列支出,执行中划转给地方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其中包括支农专款、扶贫专款、救灾专款、基建专款、科技三项费用专款等等。1995年,通过省财政拨付给长治市的各类专项拨款9000多万元。
3、年终结算补助。财政在每个财政年度终了都要与地方发生一些结算关系,对上一财政年度在财政之外发生的某些事项进行结算,它是对既定财政的一种补充。1995年,通过省财政对长治市年终结算补助为551万元。
4、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如前述1995年返还基数30280万元,也是财政转移支付的内容。
试想,国税工作做不好,国税收入任务完不成,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实现吗?
由此可见,国税工作的好坏,国税收入任务完成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地方财政的收支平衡,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和地方利益息息相关的。
责任编辑:高向东
地方经济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这是对分税制财政的误解,是对国税工作的误解。其实,国税部门也是为地方聚财的主力军,国税工作与地方经济息息相关。
分设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是分税制财政管理的要求。分税制财政是一种通过在和地方之间划分税种和税收管理权限,正确处理和地方税收收入分配关系的制度。它本身既考虑了地方利益,又考虑了适当增加财力,增强宏观能力;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又通过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来扶持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国税部门担负着为和地方聚财的双重任务。国税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既有收入,也有地方收入。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的有关规定,国税部门征收的主体税种是和消费税。这两个税种的收入与地方的分配办法是:上年收入基数部分,当年全部返还地方作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上年基数部分,的25%全部归地方,另外75%与地方按1∶0.3的比例分成;消费税与地方则按照超过上年基数部分的1∶0.3的比例分成。就是说,当年“两税”收入与上年相等部分全部返还地方;超过上年部分,消费税的30%、的47.5%属地方财政收入。同时还规定当年“两税”收入不达上年基数的,要扣减返还基数。据统计,
国税工作与地方经济
息息相关
◆文/山西治市国税局王忠孝
13名人名言
质量出了问题,就等于砸了牌子,毁了大家的饭碗!—[中国]靳广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