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地图制图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07-06T06:47:57.444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8期 作者: 侯光宇 孙世杰
[导读] 地图是具有描述和研究生存环境能力的一种有效信息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需要,地图不再是简单的地类要素表达,而是融合了科学和艺术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32023
摘要:地图是具有描述和研究生存环境能力的一种有效信息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需要,地图不再是简单的地类要素表达,而是融合了科学和艺术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随着科学信息的不断发展,在地图的应用和制作过程中,因为地图到空间数据表达之间出现了相应的失误,导致目前大多的地图信息严重缺失,因此,在地图的空间数据到地图表达的整个过程中,应用高效的科学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准确完善,是实现地图信息全面性和完整性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GIS;地图;制图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行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和发展,而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领域中,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当前,充分利用现有GIS数据库资源优势,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数据精准、内容详实、科学性与艺术相结合的地图成品,最大限度地满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用户的需要是地图制图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甘肃省庆阳地区水系为例对GIS数据库与地图制图一体化技术进行了探索,为此类问题的解决及提高制图效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含义
概括的说,GIS是一种有效的地理信息系统,它不仅是为进行地理研究和社会服务而建立的一个计算机系统,它也是对空间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GIS的应用基础是空间数据库,GIS在运行时会根据高效的计算机技术,对空间中的有效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等相应的操作,以此实现地理信息的空间和动态效果,确保地理信息的有效性。经过近几年来社会经济和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GIS数据配合全新的数据加工,生产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的地图,是目前我国地图制图行业的重要课题和发展道路。在地图制图技术未来的发展中,GIS空间数据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结合和应用,而在地图制图技术的空间数据应用中,空间数据具有相应的空间、属性、时间三种特征,而GIS空间数据也因为这三点特征,明确的表现了空间的实质现象。 2GIS的地图制图优势
GIS的地图制图优势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有很高的数据测量精确度。通常情况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传统测量方法,当然,不管是一等还是二等的测量方式,其本身都存在毫米级的误差。此外,测量结果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响,比如测量人员的操作方式、操作熟练度等,要知道,若在操作上产生失误,很容易给测量结果带来重大误差。就目前而言,现在的卫星拍摄技术和传统的测量设备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精度提升,甚至于在100km之外的太空区域,我们就可以对地面的一只蚂蚁进行拍摄。某种程度上讲,在测量时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利用,可以避免人为操作误差,与一般的传统测量技术相比,GIS技术能实现更高的测量精度。其次是有较高的测量效率。一般在进行传统测量时,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环节,比如调平、调节、观测以及估读等。而地理信息系统则刚好相反,它不仅可以对这些步骤进行忽略,也可以将外界影响降到最小,并且其测量效率通常很高。在进行地形地貌勘察时,使用GIS测量仪,可以很快地绘制所测的地形,效率极高。 3GIS空间数据到地图表达的分析 3.1空间数据到地图表达的转换
GIS空间数据到地图表达的分析之一是空间数据到地图表达的转换。在地图制图的过程中,空间数据到地图表达主要是通过地图符号化的过程来实现的,空间数据和地图符号之间是一一对应的状态,这种对应状态其主要表现是:根据准确的要素编码实现地图符号化并进行相应的附加处理,附加处理主要是指去除地图符号之外的一些信息。在相应的地图制图过程中,从空间数据到地图表达的转换步骤,实现地图点、线、面要素的符号化,是空间数据到地图表达的主要体现形式。 3.2技术应用
GIS空间数据到地图表达的分析之二是技术应用。在地图制图的数据融合技术中,利用其它途径获得的空间数据通常会出现相应的质量性问题,此类质量性问题大多较为隐蔽且不容易被发现,其中较为常见的质量性问题有指针错位和属性错误。在这些较为隐蔽的质量性问题出现时,应用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手段,能准确的将这些质量性问题找出来并加以改正,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在地图制图的技术应用中,对完善的空间数据进行编辑和采集后,能建立相对完整的地图数据库,用以获得准确地图编辑技术,增加地图应用的准确率。在地图制图的各类技术中,对地图中的图形符号进行有效编辑,不仅能提升制图时的编图效率,还能确保地图的整体质量,最终有效的完成纸质地图
的出版。在地图制图的过程中,对各类融合技术进行有效应用,不仅能提升地图制图时空间数据的更新效率,还能保证地图编辑时地图数据和地图数据库的更新,大大提升了地图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3进行空间系统分析
GIS空间数据到地图表达的分析之三是进行空间系统分析。众所周知,空间系统分析能力是GIS技术最关键的应用,当然,在这其中包括很多领域,比如经济学、地理学等,所以一般对整体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故而我们选择由专业人员对这项工作进行操作。在对空间进行分析时,一定要尽可能保证远程数据与图形完成一致,而后经由空间模型进行展现。虽然,对空间进行分析的整个过程比较繁琐,但其实因为GIS自身具备诸多特点,所以依旧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始终坚信,GIS技术能为工程质量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4基于ArcGIS数据驱动页面技术的控规快速制图
2018年机构改革给未来的规划编制体系带来巨大变动,数据管理与分析频率越来越高,精细化管控下规划区块与控制指标越多,传统CAD规划制图流程已无法满足这种变化。“数据驱动页面”是ESRI公司在ArcGIS产品进入10代后开发的制图模块,它基于要素图层或索引图层将不同地理数据带入布局视图的动态元素当中,结合图廓、图题、指南针等静态元素,从而生成多张图则的制图技术 。GIS平台有十分成熟的数学基础,在地理坐标精准度、坐标转换、投影变换上有极大优势,再加上其拥有比例尺显示模块,在地图综合制图概括上极其方便,在将来以地理学为主导的自然资源规划上,亲和度高。基于GIS的数据驱动页面制图在页面排版布局上更高效,以往一些需要花费很多人工操作才能形成的样式效果,如多页一张图则,单张图则上多个指标控制表等设计可以直接使用。GIS还有利于统一要素符号样式,且形式美学程度高。GIS制图样式管理能力强大,新设计出来的符号样式色彩效果能快速标准化,总结后进行再开发利用。数据驱动页面制图的GIS平台对色彩管理、字体、注记表现、跨平台跨软件后期处理能力也比CAD更强大。规划设计师将拥有更多的设计表现语言。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进步,GIS技术得到了愈发广泛的应用,诚然,在工程测绘中,它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经由相关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传统的测量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所需,所以我们必须进行测绘方式调整。GIS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很多测量中的疑难问题,还可以显著地对工程测量的准确度进行提高。 参考文献:
[1]GBT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S]. [2]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