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
第2部分 止水带
二00八年三月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 第2部分止水带
目
录
前 言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分类和标记………………………………………………………….…….…1 4 技术要求………………………………….………………..………………...2 5 试验方法………………………….……………………………………….…6 6 检验规则…………………………….…………………………………….…8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9
1
前 言
本技术条件是根据铁道部科技司的安排,为统一铁路隧道防水材料产品质量要求,实现质量一流目标而编制的。
本技术条件编制过程中,认真总结了国内隧道防排水技术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其它行业工程防水规范和防水材料质量标准,并借鉴了国外相关标准及资料的规定,根据TB10003-2005《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提出的隧道防排水技术特点和质量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修改、审查后定稿。
本技术条件为《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第2部分,第1部分为防水板。
本技术条件第2部分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在执行本技术条件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反馈给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毛昆朋,吴绍利,祝和权,杜存山,吴智强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
I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 第2部分止水带
1 范围
为规范铁路隧道用止水带的技术标准,保证隧道防排水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技术条件。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铁路隧道用止水带的分类、产品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铁路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缝、变形缝橡胶止水带、塑料止水带和钢边止水带(以下简称止水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条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条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条件。 GB/T 528-1998 GB/T 529-1999 GB/T 531-1999 GB/T1690-2006 GB/T 2518-2004 GB/T 2941-2006 GB/T 3512-2001 GB/T 7759-1996 GB/T 7762-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及钢带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 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老化试验 静态拉伸试验法
GB/T 12830-1991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四板法 GB/T 15256-1994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 3 分类和标记
1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 第2部分止水带
3.1 分类
3.1.1 止水带按用途分为两类:
a) 适用于变形缝用止水带,用B表示; b)适用于施工缝用止水带,用S表示; 3.1.2 止水带按材料分为三类:
a)塑料止水带,用P表示; b)橡胶止水带,用R表示; c)钢边止水带,用G表示。 3.1.3 止水带按设置位置分为两类:
a)中埋式止水带,用Z表示; b)背贴式止水带,用T表示。 3.2 产品标记
3.2.1 产品应按下列顺序标记,并可根据需要增加标记内容:
产品用途代号-材料代号-设置位置代号-规格(长度×宽度×厚度) 3.2.2 标记示例
长度为12 000mm,宽度为400mm,公称厚度为8mm的变形缝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标记为:
B-R-Z-12 000mm×400mm×8mm 4 技术要求 4.1 原材料
橡胶止水带和钢边止水带应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作,不得采用再生橡胶。塑料止水带不得采用再生塑料。 4.2 规格尺寸及偏差
4.2.1 背贴式止水带图示及规格
2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 第2部分止水带
图1背贴式止水带
表1背贴式止水带规格尺寸
项 目 宽度L 厚度B 凸高H
4.2.2 中埋式止水带图示及规格 4.2.2.1 施工缝用中埋式止水带
常见规格(mm) 300,350,400,500 4,6,8,10 30,35,,40,50
图2 施工缝用中埋式止水带
表2施工缝用中埋式止水带规格尺寸 项 目 宽度L 厚度B
4.2.2.2 变形缝用中埋式止水带
常见规格(mm) 250,300,350,400 6,8,10,12,15
3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 第2部分止水带
图3变形缝用中埋式止水带
表3变形缝用中埋式止水带规格尺寸 项 目 宽度L 厚度B 半径R 4.2.3 钢边止水带图示及规格
橡胶热镀锌钢边常见规格(mm) 300,350,400 10,12,15,20 10,15
图4 钢边止水带
表4变形缝用钢边止水带规格尺寸
项 目 宽度L 厚度B
4.2.4 止水带尺寸偏差要求应符合表5规定。
常见规格(mm) 300,350,400 6,8,10,12
4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 第2部分止水带
表5 止水带的尺寸偏差
(背贴式止水带) 厚度B,mm 项目 % 4≤B≤6 极限 0~+1 偏差 0~+1.3 0~+2 64.3.1 止水带表面不允许有开裂、缺胶、海绵状等影响使用的缺陷。塑料止水带外观颜色应为材料本色,不得添加颜料和填料,特殊要求除外。 4.3.2 具体的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6规定。
表6 止水带产品外观质量要求
编号 1 2 3 4 缺陷类型 气泡 杂质 凹痕 接缝缺陷 工作面 直径不大于1mm的气泡,每米不允许超过3处 面积不大于4mm2的杂质,每米不得超过3处 不允许有 高度不大于1.5mm的凸起或不平,每米不得超过2处 4.4 物理力学性能
4.4.1 橡胶止水带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7规定。
表7 橡胶止水带的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 1 2 3 4 5 6 7 老化 项 目 硬度(邵尔A)度 拉伸强度(MPa) ≥ 扯断伸长率(%) ≥ 70℃×24h ≤ 压缩永久变形(%) 23℃×168h ≤ 撕裂强度(kN/m) ≥ 脆性温度(℃) ≤ 热空气 70℃×168h 拉伸强度(MPa) ≥ 12 10 硬度变化(邵尔A)度 ≤ 20 30 -45 +6 20 25 -45 +6 B型 60±5 15 450 30 S型 60±5 12 450 30
5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 第2部分止水带
扯断伸长率(%) ≥ 400 耐 8 碱 水 9 10*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23℃×168h 硬度变化(邵尔A)度 ≤ +6 400 +6 10 400 无龟裂 拉伸强度(MPa) ≥ 12 扯断伸长率(%) ≥ 400 无龟裂 臭氧老化50pphm:20%,,40℃,48h 橡胶与金属粘合 R型破坏 *注:仅钢边止水带检测橡胶与金属粘合项目 4.4.2 塑料止水带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塑料止水带的物理力学性能
序项目 号 1 2 3 4 拉伸强度(MPa) ≥ 扯断伸长率(%) ≥ 撕裂强度(kN/m) ≥ 低温弯折性(℃) ≤ 100%伸长率 外观 热空气老化5 (80℃×168h) 扯断伸长率保持率(%) ≥ 6 (%) ≥ 耐碱性Ca(OH)2 拉伸强度保持率饱和溶液×168h 扯断伸长率保持率(%) ≥ 70 80 90 70 80 90 拉伸强度保持率(%) ≥ 80 80 EVA 16 600 60 -40 无裂纹 ECB 16 600 60 -40 无裂纹 技术指标
4.4.3 钢边止水带的橡胶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钢边材料应采用热镀锌钢板,材料性能应符合GB/T2518的规定。
4.5 止水带接头部位的拉伸强度指标不得低于表7、表8本体材料的性能。 5 试验方法 5.1 止水带尺寸测定
规格尺寸用量具测量,厚度精确到0.05mm,宽度精确到1mm;其中厚度测量取制品上的任意1m作为样品(有接头的必须包括一个接头),然后自其两
6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 第2部分止水带
端起在制品的设计工作面的对称部位取四点进行测量,取其平均值。 5.2 外观质量
在自然光线下距产品0.5m用肉眼观察,其数值用精度为0.02mm的卡尺测量。
5.3 止水带物理力学性能测定 5.3.1 试样制备
从经规格尺寸检验合格的制品上裁取试验所需的足够长度试样,按GB/T 2941的规定制备试样,并在标准状态下静置24h后,按表7、表8的要求进行试验。
5.3.2 硬度试验按GB/T 531的规定进行。
5.3.3 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试验按GB/T 528的规定进行,橡胶止水带及钢边止水带用II型哑铃试样,拉伸速度500±50 mm/min,初始标距20mm;塑料止水带用I型哑铃试样,拉伸速度250±50mm/min,初始标距25mm。
5.3.4 压缩永久变形试验按GB/T 7759的规定进行,采用B型试样,压缩率为25%。
5.3.5 撕裂强度试验按GB/T 529 中的规定进行,采用无割口直角形试样,橡胶止水带拉伸速度500±50 mm/min,塑料止水带拉伸速度250±50mm/min。 5.3.6 脆性温度试验按GB/T 15256 的规定进行。 5.3.7 耐碱水试验按GB/T1690的规定进行。 5.3.8 臭氧老化试验按GB/T 7762 的规定进行。 5.3.9 热空气老化试验按GB/T 3512 的规定进行。 5.3.10 橡胶与金属粘合试验,参照GB/T 12830规定。 5.3.10.1 样品尺寸
橡胶与金属的粘合试验采用成品取样,如图5所示,试样宽度B为20±1mm,橡胶与钢板粘合的长度L为产品的实际尺寸。 5.3.10.2 试验步骤
将试样的金属端和橡胶端分别夹在试验机的上下夹头上,拉伸速度为50±5mm/min,记录试样破坏的类型。
7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 第2部分止水带
橡胶钢边
图5 钢边止水带橡胶金属粘合试样
5.3.11 低温弯折试验
5.3.11.1 试样尺寸:120mm×50mm,试验数量:2个 5.3.11.2 试验仪器
低温箱的温度调节范围0~-40℃,误差±2℃,且能使试样在被操作过程中保持恒定温度。弯折板由金属平板、转轴和调距螺丝组成,平板间距可任意调节。
5.3.11.3 试验步骤
将试样弯曲1800,使50mm宽的边缘重合、齐平,并固定至保证其在试验中不发生错位。将弯折仪上下平板距离调节为防水板厚度的3倍。
将弯折板上平板翻开,将厚度相同的两块试样平放在下平板上,重合的一边朝向转轴,且距离转轴20mm。在设定温度下将弯折仪与试件一起放入低温箱中,到达规定温度后,在此温度下保持1h,之后迅速压下上平板,达到所调间距位置,保持1s后将试样取出。待恢复到室温后观察弯折处是否断裂,或用8倍放大镜观察试件弯折处受拉面有无裂纹。以两个试样均无裂纹为合格。 5.3.12 100%伸长率老化试验
用夹具将5个哑铃形试样预拉伸100%,放在老化箱里,80℃条件下保持168h,取出后室温停放4h,用8倍放大镜观察试样,5个试样均无裂纹判定为合格。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8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 第2部分止水带
6.1.1 出厂检验 6.1.1.1 组批与抽样
检验批每批为5000米,不足5000米的按5000米检验。每批逐一进行规格尺寸检验和外观质量检验,并在上述检验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6.1.1.2 检验项目
应逐批对止水带的尺寸公差、外观质量、硬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压缩永久变形、热空气老化、金属粘接强度等项目进行出厂检验。 6.1.2 型式检验
本技术条件所列的全部技术指标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通常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的试制定型鉴定;
b) 产品的结构、设计、工艺、材料、生产设备、管理等方面有重大改变; c) 转产、转厂、停产后复产; d) 合同规定或用户提出要求;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f)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该项试验的要求。
在正常情况下,臭氧老化应为每年至少一次检验,其余各项为每半年进行一次检验。 6.1.3进场检验 6.1.3.1 组批与抽样
检验批每批为5000米,不足5000米的按5000米检验。每批逐一进行规格尺寸检验和外观质量检验,并在上述检验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6.1.3.2 检验项目
每批止水带运到施工现场时,进行进场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尺寸公差、外观质量、硬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压缩永久变形、热空气老化、金属粘接强度等项目。 6.2 判定规则
9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 第2部分止水带
规格尺寸、外观质量及物理力学性能各项检验指标全部符合技术要求,则为合格品。若物理力学性能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技术要求,应另取双倍试样进行该项复试,复试结果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止水带应用不得影响其质量的适宜物品进行包装。
7.2 每一包装应有合格证,并注明产品名称、产品标记、商标、制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产品标准编号。
7.3 止水带在运输与贮存时,应注意勿使包装损坏,放置于通风、干燥处,并应避免阳光直射,禁止与酸、碱、油类及有机溶剂等接触,且隔离热源;应保存于室内,并不得重压。
7.4 在遵守7.3规定的条件下,自生产日期起一年内产品性能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规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