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言的难题

语言的难题

来源:99网


如何解决语言表达的难题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切的开始。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载体,是思想的物质形式。文章的内容,必须通过语言这种形式,才能得以表现、阐述和发挥。语言的存在为文章的存在奠定了首先的和必要的物质基础,离开语言,思想内容就没有滋生的土壤。作文中,学生语言像陈年的稻草一样干巴巴的。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以下方法。

一、教师自身的语言引导:

教师的语言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孩子总是会在作文课中不知不觉地去模仿老师的语言,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他作文中的句子。因而作文课上,老师需要有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生动形象地描述事物的本领,老师就是学生写作时的一本百科全书。学生的任意一个动作、语言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词语。

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当学生看到菠萝上面的叶子,学生只会说像棵小树,像个头上扎的冲天炮,这时老师却要用完整的语言告诉学生应该怎么说。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则更高,不仅要有充分的想象能力,还要有充足的词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去运用那些在平常的语文课中只会造句,而无实际鲜活的实例的成语、谚语、俗语。如:在教学生写一条路时,老师就要储备“门庭若市、洛泽不绝、冷冷清清、热闹非凡”等近三十个成语。脱口而出的好词、好句不仅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同时可以让学生产生钦佩之情,感受到作文的无穷魅力。

二、再现经典的语言范式,让孩子从中获取语言营养,提升语言能力。

课前五分钟,学生轮流上台复述自己搜集的有趣故事或读书中发现的精彩片段等。讲的每一句话必须是书中的原话而且要说出吸引自己的地方,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三、在课内外阅读中培养孩子做好摘录的好习惯。读到精彩的文字就摘录下来,做个批注,写“好在哪儿”。新课开始,先交流自己在文中发现的精彩语句。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句子做好仿写。如仿写句子、仿写句式等。

四、在习作点评时,精简集体点评,腾出时间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我来读,你来评”,写得精彩的地方加颗星,写得不好的地方就喊停,提个醒,提点建议给句子“添枝加叶”。

培养学生无论读什么作品,都会不由自主地关注一下语言表达。在积累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