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白云 田醒东 白美玲 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它蕴含着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然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它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紧密甚至断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体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文化”的定义,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有很多的探讨和定义,直到今天,学术界对于这一概念仍有着许多的争议。但是,无论对文化的定义有多少种,有一点是人们都会承认的,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传统文化本身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笔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传统文化中时至今日仍然能够影响着中国人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和个人素养提升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淀的精华,博大而精深,它蕴含着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养成和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促进作用,现在笔者就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一、有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资源。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傲然屹立,关键在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在历史长河中,中国曾经经历过种种危难,但是,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这主要是由于在民族危难之时,中华儿女有着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21世纪的建设者和人,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并在各个时代的仁人志士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以爱国志士的故事和信念为题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生动性和形象性,可以使大学生产生情感认同,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确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有助于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养成
中国历来是一个礼仪之邦,更是一个美德之邦。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积淀而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内容。“俭节则昌,淫佚则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了小家勤俭持家,为了祖国这个大家庭兢兢业业,居安思危,不骄奢淫逸。诚实守信意识是中华民族历来都十分重视的传统美德之一。儒家的“仁者爱人”以及墨子的“兼爱”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和谐相处,同时也要求人们做到尊老爱幼,和睦相处,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当代大学生大多属于90后、00后,从小便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和实惠,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体会不深刻。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形势的严峻,在大学生中不乏考试舞弊等缺乏诚信的现象。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仁者爱人等传统美德,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养成。 三、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
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有两点:“一个是爱国主义,一个是讲骨气、讲气节”,他认为“这两点别国不能说没有,但是中国最为突出,历史也最长。”确实,在中国的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人为了追求崇高的人格而牺牲自己的性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誓死抵抗,在民族和个人的尊严与个人性命面前,凛然大义,体现出崇高的人格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环境深刻变化,各种诱惑滋生。当代大学生由于还未完全踏入社会,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三观”,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误入歧途。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追求崇高人格的精神以及中华儿女践履崇高人格的人物故事,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帮助大学生塑造理想人格。 四、结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供养。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培育21世纪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它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塑造理想人格。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积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形成教育合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储备人。因此,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曹爱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11):17-18.
[2]刘志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8(5):42-45. 基金项目:
河北北方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课题(立项编号:S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