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省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二含解析

浙江省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二含解析

来源:99网


专题检测卷(二)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放能反应的是( ) A.三碳酸还原成三碳糖 B.乳酸在肝脏中转变为葡萄糖 C.肌肉的收缩 D.水分子间氢键的形成

解析:选D。三碳酸还原成三碳糖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吸能反应,A错误;乳酸在肝脏中转变为葡萄糖,属于吸能反应,B错误;肌肉的收缩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水分子间氢键的形成,释放能量,属于放能反应,D正确。

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去极化时Na内流使ADP的含量下降

B.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C.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过程都不消耗ATP D.ATP是细胞吸能反应的直接供能物质

解析:选A。神经细胞去极化时Na内流属于易化扩散,不消耗能量,故ADP的含量不会下降,A错误;ATP中的“A”指腺苷,DNA、RNA中的碱基“A”指腺嘌呤,它们不是同一物质,B正确;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为水的吸收,属于扩散,不消耗ATP,C正确;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是细胞吸能反应的直接供能物质,D正确。

3.萤火虫有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中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 ATP,并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发光。该过程中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有 95%的转变为光能,下列有关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从平原进入高原初期,细胞中 ATP/ADP 的值普遍升高 B.ATP 是由磷酸等单体组成的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高分子化合物 C.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炎热条件下人正常体温的维持 D.ATP 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组成 RNA 的四种基本单位中的一种

解析:选C。人从平原进入高原初期,由于空气中氧含量降低,部分细胞中合成ATP的数量减少,ATP/ADP 的值降低,A错误;ATP 是由磷酸、核糖和腺嘌呤组成的小分子化合物,但含有能量多,为高能磷酸化合物,B错误;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炎热条件下人正常体温的维持,C正确;ATP 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核糖和腺嘌呤,是组成RNA的化学成分,但不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D错误。

4.(2019·稽阳六校联考)下表为“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试管 本尼迪特试剂/mL 1%淀粉溶液/mL 2%蔗糖溶液/mL 新鲜唾液/mL 蔗糖酶溶液/mL 实验结果 A.1%淀粉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 1 2 3 \\ \\ \\ 2 2 \\ 3 \\ \\ 3 2 3 \\ 1 \\ 4 2 \\ 3 1 \\ 5 2 3 \\ \\ 1 6 2 \\ 3 \\ 1 B.按表格将各种溶液分别加入6只试管后,再共同保温一段时间 C.试管3有红黄色沉淀产生,说明有葡萄糖生成

D.淀粉溶液中有杂质,不是5号试管出现轻度阳性反应的原因

解析:选A。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所以1%淀粉溶液中需要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本尼迪特试剂需要在反应完成后加入,过早加入可能会对酶活性造成影响;利用本尼迪特试剂能检测出试管3有还原糖生成,但不能确定是否是葡萄糖;5号试管出现红黄色沉淀,可能是淀粉溶液中有还原糖类杂质,也可能是淀粉被微生物污染所致。故A正确。

5.下图表示需氧呼吸的过程,其中关于过程①和过程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②

葡萄糖――→丙酮酸――→CO2+H2O+能量

A.均需要酶的催化 B.均需要氧气的参与 C.均释放大量能量 D.均在线粒体中进行

解析:选A。过程①为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溶胶中进行,过程②为需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依次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均需要酶的催化,A正确,D错误;只有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气的参与,释放大量能量,B、C错误。

6.(2019·绍兴模拟)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需氧呼吸的部分途径,其中X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X是二氧化碳

B.过程①表示糖酵解,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C.过程②表示柠檬酸循环,少量与之有关的酶在嵴上 D.过程③表示电子传递链,能产生大量的ATP

解析:选B。由图可知,物质X是需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H2O;过程①为需氧呼吸的第

一阶段,即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糖酵解过程,在细胞溶胶中进行;过程②表示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在酶的催化下形成二碳化合物的过程;过程③表示柠檬酸循环的部分反应和电子传递链过程。故B正确。

7.如图表示水稻一个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代表细胞器)。下列有关分析和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水稻细胞中,有a的细胞一定有b,而有b的细胞也一定有a B.如果用O标记图中的①,则可能会出现少量的具有O的④ C.在b内膜上分布有ATP合成酶,而在a的基质中没有ATP合成酶 D.此类细胞可作为观察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解析:选A。①~④分别代表CO2、H2O、丙酮酸、O2,a、b分别代表叶绿体、线粒体。水稻细胞中,有a(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有b(线粒体),而有b的细胞不一定有a,如根细胞,A错误。用O标记图中的①(CO2),在C3的还原阶段,一部分O转移到C6H12O6中,同时生成一部分H2O,部分含有O的水可以参与光反应生成④(O2),B正确。b内膜上进行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肯定分布有ATP合成酶,而在a的基质中仅进行碳反应,故没有ATP合成酶,C正确。

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中改变反应条件而引起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突然中断CO2供应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RuBP/三碳酸的值减小 B.突然中断CO2供应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的值减小 C.突然将单色光改变为白光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的值增大 D.突然将白光改变为单色光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RuBP/三碳酸的值增大

解析:选C。突然中断CO2供应,使碳反应中CO2固定减少,而三碳酸还原仍在进行,因此导致三碳酸减少,RuBP增多,因此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RuBP/三碳酸的值增大,A错误;突然中断CO2供应使三碳酸减少,因此三碳酸还原利用的ATP减少,导致ATP积累增多,而ADP含量减少,因此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的值增大,B错误;突然将单色光改变为白光会导致光反应吸收的光能增加,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增加,而ADP相对含量减少,因此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的值增大,C正确;突然将白光改变为单色光,会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这将抑制碳反应中三碳酸的还原,导致RuBP减少,三碳酸增多,因此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RuBP/三碳酸的值减少,D错误。

9.在自然条件下,下列有关高等植物柠檬酸循环和卡尔文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A.柠檬酸循环直接把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B.卡尔文循环把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转换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C.柠檬酸循环消耗CO2,卡尔文循环产生CO2

D.柠檬酸循环只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卡尔文循环只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解析:选B。柠檬酸循环是通过电子链的传递与氧气结合才将葡萄糖的化学能逐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的,A错误;卡尔文循环是将CO2形成的C3在ATP和NADPH的作用下将其中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的,B正确;柠檬酸循环产生CO2,卡尔文循环消耗CO2,C错误;柠檬酸循环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都能进行,卡尔文循环只在光照条件下进行,D错误。

10.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及有关的酶等(见图甲)。实验时,按图乙的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见图乙)。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无CO2,不进行碳反应,所以不能生成(CH2O),这个阶段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B.出现BC段的原因是碳反应的进行也需要光照,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H]和ATP,故有机物生成量较多

C.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H]和ATP不足

D.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解析:选B。分析题图乙可知,AB有光照、无CO2,不进行碳反应,所以不能生成C6H12O6,相当于只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A正确;分析题图乙BC段可知,该段无光照,但有二氧化碳,可以利用AB段产生的[H]和ATP进行碳反应,短时间内生成较多的有机物,相当于只进行光合作用的碳反应,不需要光照,但是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B错误;CD段由于BC段[H]和ATP的消耗,[H]与ATP的量不足,碳反应减弱,有机物生成速率减慢,C正确;分析图甲装置可知,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RuBP及有关的酶等,相当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D正确。

11.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强度、温度和水分等条件下,某实验小组所测得的甲、乙两种植株叶片CO2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浓度为b时,甲、乙植株真光合速率相等

B.若将甲、乙植株置于玻璃钟罩内,一段时间后甲植株先死亡 C.只要有CO2,植株就能进行光合作用 D.a点时,甲植株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为零

解析:选B。由于缺失两植株的呼吸速率数据,因此无法比较两植株真光合作用速率的大小;a点表示甲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即甲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其大于乙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在低CO2浓度条件下,乙植株先于甲植株得到补偿消耗,所以将甲、乙植株置于玻璃钟罩内,一段时间后甲先死亡。a点时,甲植株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零。

二、非选择题

12.(2019·金华期中)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下图1为正常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作用光谱,图2表示卡尔文循环的基本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叶绿素a的作用光谱,可知__________(填“红”或“蓝紫”)光的光合作用效率高。若绘制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则以__________为横坐标,以__________为纵坐标。

(2)图2中的乙为__________,乙→丙的过程需要__________。卡尔文循环产生的中间产物是维持循环所必需的,当RuBP含量低时,最初形成的三碳糖都用于RuBP的增生,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uBP含量增加会提高卡尔文循环的速率直至达到稳定。达到稳定时,图中?处的数据为__________。

解析:(1)据图1分析可知,叶绿素a吸收蓝紫光的效率较高。若绘制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应该以光的波长为横坐标,以叶绿素a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为纵坐标。

(2)图2中,乙为CO2固定后形成的三碳酸,乙→丙的过程表示三碳酸的还原过程,该过

程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NADPH。当RuBP含量低时,最初形成的三碳糖都用于RuBP的增生,其意义是加速CO2的固定(加速CO2的同化、加快光合作用)。达到稳定时,每五分子三碳糖用于合成RuBP,一分子三碳糖离开卡尔文循环用于合成有机物,图中有15分子RuBP,因此可确定图中?处的数据为25。

答案:(1)蓝紫 (光的)波长 叶绿素a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

(2)三碳酸(3­磷酸甘油酸) ATP和NADPH 加速CO2的固定(加速CO2的同化、加快光合作用) 25

13.图1为番茄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示意图。

(1)图1中,甲所示生物膜存在于________(细胞器)中,乙所示生物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番茄(CO2充足)。测得图1中两种膜产生与消耗O2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①5~8 h间,容器内的CO2含量将________,番茄植株干重将________。

②9~10 h间,甲膜生成O2的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图1中,10 h时不再产生ATP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膜;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_______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③若在8 h时,将容器置于冰水浴中,请推测乙膜消耗O2的速率将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发生的反应,可判断图1中甲是类囊体薄膜,乙是线粒体内膜。(2)甲膜生成O2的速率即光合作用速率,乙膜消耗O2的速率即呼吸速率。①据图分析,5~8 h间,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故容器内的CO2含量将减少,番茄植株干重将增加。②9~10 h间,光合作用速率迅速下降,引起光合作用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降低;10 h时光合作用速率为0,故此时类囊体薄膜不再产生ATP;若容器内的O2完全耗尽,植物只可进行

厌氧呼吸,产生ATP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溶胶。③8 h时若温度降低,抑制了酶的活性,O2消耗速率将明显下降。

答案:(1)叶绿体 线粒体内膜 (2)①减少 增加

②光照(强度) 甲 细胞溶胶

③O2消耗速率(明显)下降,因为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