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控制制度 文件编号: 主管部门:感控科 发行日期:2019/09/06 页码/页数:1 / 5 修订年限:每三年一次 最近修订日期:2019/09/06 版次:1.0版 1. 目的:为规范我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及时发现
医院感染病例及疫情,发现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医院全院临床科室工作人员、检验科、感控科。 3. 定义
3.1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
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3.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
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3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就诊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
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3.4 医院感染流行:医院感染暴发在区域分布上比较局限,仅涉及到1-2个病区,而流行
的区域概念比爆发大,可能涉及到多个科室,甚至全院、整个地区、整个国家或全球。如:科室人员不明原因呼吸道感染人数增多,输液室突然较多输液反应等。 3.5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3.6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
院感染。
4. 权责:
4.1检验科: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病例中多次检
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并报告医院感染科。
4.2医生:发现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在24小时内,及时向科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
报告,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送至院感科。
4.3 护士:将每天发热病人、疑似或确诊的感染病例与经治医生报告后将报表报至院感
科。
4.4 感染科:接到报告后核实感染病例,收集《医院感染报告卡》、《传染病病例报告卡》、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表》,监督、检查、组织经治医生、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控制制度 文件编号: 最近修订日期:2019/09/06 页码/页数:2 / 5 版次:1.0版 有效控制措施。
4.5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5. 作业内容:
5.1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
5.1.1科室发现感染散发性病例时,经治医生及时报告科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并与
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送至医院感染科。
5.1.2 医院感染科应对上报病例进行核实,并与临床医生和护士共同查找感染源,分
析引起感染的因素,监督执行有效的控制措施。
5.2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
5.2.1部门、检验科细菌室:发现同源感染3例以上(含3例);重要病原体1例,如:
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MRSA)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简称VSE)的病例时及时报告院感办;
5.2.2 医院感染科:在收集数据时,如发现同一区域出现上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
院感办应立即上报分管院长,并通报医务部、护理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预防和控制。必要时请专家组核实。
5.2.3 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h内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2.4医院感染流行、暴发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报告当地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
5.3 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5.3.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5.3.2院感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
5.3.2.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
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5.3.2.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患者、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
人员、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5.3.2.3查找感染因素:对感染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5.3.2.4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患者做适当的治疗,进行环
境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患者,甚至暂停接收新患者。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控制制度 文件编号: 最近修订日期:2019/09/06 页码/页数:3 / 5 版次:1.0版 5.3.2.5分析调查资料,对有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
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做出判断。
5.3.2.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5.3.3医院感染科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感染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
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或及时转院。
5.3.4当其他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
相应预防控制措施。
5.3.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5.4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地方
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4.1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5.4.2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5.4.3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5.5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
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进行报告: 5.5.1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5.5.2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5.5.3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5.6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5.7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进行流行病
学调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医院各个部门给予积极配合。
6. 相关文件
6.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6.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6.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6.4《法定报告传染病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控制制度 文件编号: 最近修订日期:2019/09/06 页码/页数:4 / 5 版次:1.0版 6.5《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WC-T524-2016》 7.流程:
7.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处置流程 8.表单: 无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控制制度 文件编号: 最近修订日期:2019/09/06 页码/页数:5 / 5 版次:1.0版
各科室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 同种同源感染病例
及时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科、院感及临床 配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登记 及时上报
分管院长 确定医院感染暴发 12小时上报:5例以上的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隔离病人、加强消毒、查找感染原因,制定控制措施并实施 3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2小时上报: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 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 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
上报市卫生局、疾病预防与 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控制中心、卫生部 7.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处置流程图
感控科
编写者: 李向莉 审核者: 审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