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外科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二次脑疝的治疗疗效分析

外科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二次脑疝的治疗疗效分析

来源:99网
2012年5月第1 0卷第14期 ・临床研究・167 的依从性。 3.5有些患者拒绝服药。 3.6有些患者,为了逃避劳动和学习而去看病,自己也知道药物有毒 副作用,医师开药后,患者不服药。 4对策 100例患者中完全按医嘱服药者仅32例,不能按医嘱服药者68例 4.1对分所患者加强用药知识宣传,提高他们用药依从性。 (包括忘记服药,不能连续服药,自行停药,拒绝服药),由此可 4.2加强健康教育,做到有病及时求医,按时服药,指明不坚持服药 见,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 会带来严重后果,使其主动接受药物治疗。对门诊患者加强药物作用 3讨论 及毒副作用的宣传,提高用药依从性。 通过对门诊患者服药情况进行分析,患者年龄,地域对其服药依 4.3分所应设专人负责患者服药,并由医务人员对其进行培训,提高 从性影响不大,患者病情及文化程度对其服药依从性有一定影响。影 其用药知识。 响门诊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4.4简化患者治疗方案,并尽量选用一天一次或两次的药物治疗,尽 3.1我院分所患者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对所患疾病认识不足,症状缓 量减少服药次数。 解后就自行停药。特别是一些高血压患者不了解控制无症状期高血压 4.5加强医务人员,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从 的作用,误认为无症状期高血压无需治疗。由于用药的依从性差,血 而提高服刑人员服药要依从性。 压持续在较高水平,易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发性高血压患 5小结 者多需终生服药,无监测血压的情况下,不可以私自停药。 我院分所门诊患者中广泛存在用药依从性差问题,通过提用药依 3.2有些患者对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缺乏全面了解,服药后由 从性,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进一步确保医疗安全。提高用药依从性也 于出现不良反应,产生不适症状,不坚持服药,由此会导致患者的不 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体现。 依从性。 参考文献 3-3因自身原因,不坚持看病,使治疗药物中断。 [1】师华芳,姜东久,李乐之,等.患者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 3.4分所负责门诊患者服药的工作人员的健康知识水平影响患者服药 杂志,2003,38(2):134—135. 情况。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时,工作人员 [2]汤红玲,代莉,林丽曼.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 记不清医嘱或看不懂医嘱,造成漏服药、多服药等情况,而影响药物 II ̄J[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3):13—14. 外科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二次脑疝的治疗疗效分析 陈大洋 高永友 陈永钢 (广东省阳江市中医院ICU,广东阳江529500) 【摘要】目的研究调查外壳手术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导致的二次脑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9例重型颅脑损伤导致二次脑疝的患 者,在严格灭菌的环境下给予开颅减压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经过治疗后康复速度均大于对照组,且无任何副作用。各项免疫抗体 如IgG、IgA、IgM等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增高。结论本次外科手术治疗恢复率为:良好26例(66.7%),中残4例(10.3%),重残5 例(12.8%),死亡1例(2.6%),恢复率值得肯定,但老年患者的副作用较明显,该疗法仍存在优化的空间。 【关键词】外科手术;重型颅脑损伤;二次脑疝;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1.1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14-0167-02 重型颅脑损伤多为受到外伤后引发的大面积脑组织坏死,该病对 年龄48.5岁,GCS评分在3-8分,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瞳孔散大、脑内出 患者脑部损伤极大,病死率很高…,受到神经外科医学界高度关注。 血,出血量在45 ̄125mL,部分患者硬膜下、外部有血肿。 科学统计表明,在我国,创伤导致死亡病例d?65%以上为颅脑损伤, 1.2治疗方法 该病会增加颅内压,导致脑疝的发病,保守治疗有时会引发患者二次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头颅CT检查,确定其出血位置、血肿大 脑出血,引发二次脑疝,瞳孔散大、呼吸循环系统受损,危及患者的 小等,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在全麻状态下实施标准大骨 生命。本次研究对于本院收治的39例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导致的二次脑 瓣减压开颅手术,关颅后即刻进行头颅CT复查,若出现对侧迟发血 疝进行颅内减压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现将研究方法与疗效总 肿则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均将患者移至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结如下。 (NSICU),对于呼吸系统病变患者行气管切开,保持其呼吸通畅并 1材料与方法 进行供氧。监护期间密切注意其生理特征。 1.1临床资料 1.3随访 2007年3月至2011年8月,共有41例重型颅脑损伤导致二次脑疝的 在患者治愈后的3年内进行跟踪随访,进行瞳孔观察、CT扫描, 患者在本院就医,其中,有2例因家属拒绝外科手术死亡,其余39例 判断患者的生理体征。 均接受开颅减压外科手术。39例患者中,车祸伤13例,坠落伤9例, 1.4统计学分析 打击伤7例,挤压伤6例,跌落伤4例。患者年龄分布为24~68岁,平均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 3.0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 168・临床研究・ May 2012,Vo1.10,No.14 替罗非班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蒋建军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冠状动脉内注入并术中维持静脉泵入替罗非班对AMI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 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两组患者行PCI,常规组术中使用普通肝素,观察组与术前冠状动脉注入及术中持 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冠状动脉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无再流、慢血流)、术后血清肌钙蛋白、心电图 sT段恢复情况及术后1周EF值、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1%,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2%(P<0.05),且观 察组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心电图sT段恢复情况及术后1周EF值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O.05)。结论AMI患者行PCI治疗时,术前与术中联合使用替罗非班能有效防止术中、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降低无再流、慢血 流发生率,改善心功能,疗效显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替罗非班;介入术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 94(2012)14-0168-02 目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抢救AMI的主要方 (57.2土6.7)岁,胸痛或胸闷发作距就诊时间1~7h。STEMI诊断标 法,但在介入术中、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的形成及无再流、慢血流直 准为:持续胸痛≥30 min,口服酯类药物不能缓解;心电图上至 接影gI ̄AMI救治的预后。我院1 ̄2006年以术前冠状动脉内注入并术中维 少两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0.1mV;心肌酶升高或CTnT(或CTnI) 持静脉泵入替罗非班用于AMI的PCI救治中,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阳性,胸痛发作在12h以内。其中下壁l5例,广泛前壁18例,前间壁5 1资料与方法 例,前壁+下壁5例,前壁+高侧壁4例。 1.1一般资料 将上述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常 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 规组应用PCI联合术中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应用PCI联合术前及术中 死(STEMI)患者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 替罗非班治疗。其中,常规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56.8 采用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a=0.05,当P 院后lh内进行术前急救,l ̄3d内进行外科手术,并在术后进行了良好的 <0.05时,认为其有统计学差异性。 护理,即给予全身营养治疗,补充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维持体 2结果 内物质平衡,恢复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康复。本例采用的标准大骨瓣 2.1治疗中5例患者出现对侧脑部迟发血肿,3N出现脑水肿,均进 减压开颅手术有如下优点 :①采用开颅方式,脑大部结构可见,利 行二次手术。治疗后进行头颅CT复查,依GosN断其恢复率。良好率 于发现脑内血块及清除病灶;②减压效果好,防止因血管受压导致的脑 为48.7%,中残率20.5%,重残率23.1%,病死率10.3%,其中,有效治 组织缺氧,减轻了脑水肿;③进行气管切开,降低体内血氧差,有效减 疗率为良好率与中残率的总和,为69.2%。各年龄段手术不良反应发 少呼吸道不良反应发生率;④手术耗时短,可迅速解除对患者威胁最大 生率见表1。手术过程中部分患者急性脑膨出,术后部分患者出现创 的脑疝患象。但该疗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①减压手术中若压力控制 伤性休克、呼吸道炎症、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反应,统计可见,随着年 不当,易引发对侧脑血肿,导致脑疝再次形成;②老年患者由于脑部组 龄的增加,手术不良反应率大幅增加,尤其是4例62岁以上的患者, 织萎缩,手术风险及不良反应率极高。因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导致的 由于老年人骨质较脆弱、脑组织退化,易在手术中出现颅底骨折、脑 二次脑疝,一定要及时分析其病理现象,在术前急救后确定最佳治疗方 血肿,病死率很高。 案,针对患者的伤势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术中密切注意患者 表l不同年龄段患者疗效与副作用统计 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关颅后再次进行头颅CT检查,严格控制对侧出 血情况。但是,老年患者副作用率极高,良好、中残率仅为25%,且死 亡风险大,因此建议使用保守疗法治疗。 参考文献 [1]黄绳跃,王开宇,黄克清.颅脑损伤与大面积脑梗塞[J】.中华神经 外科杂志,1998,14(1):48—49. 2.2通过随访发现,开颅手术均未对患者造成永久性损伤,愈后患者 [2]杨进军,陈铸,司东明,等.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6例报 工作、生活不受影响。 道[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6):470. 3讨论 [3]谢培增,睦秋材.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 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病原因为脑挫裂伤引发的血管痉挛、脑组织供血 志,1990,6(2):124—125. 量不足,出现脑水肿、脑血管栓塞,该病导致的二次脑疝病死率极高, [4]李双宝,赵伟.重型颅脑损伤56例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神经外 据报道可达67%以上,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治疗均在患者入 科杂志,1999,15(1):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