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级资环*班
姓名:**
学号:********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实习人:** 学号:******** 年级**资环*班 一、总论
本学期在土壤资源调查预评价课程学习完毕后,安排了此次实习,调查地 区为泰安市山口镇,山口镇位于区境东北部,北与黄前镇为邻,南与泰山 区邱家店镇相连,东与祝阳镇相望,西与泰山区省庄镇接壤。面积 58 平 方公里。镇机关驻山口村,距泰城 19 公里。济临公路穿镇而过。此次调 查,我们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对一种土壤亚类进行调查,最后汇总整理。
二、实习目的
1、学会判读航片,了解航片所描述的区域的地形地貌,能够识别各种地物 以及土地利用现状;
2、掌握野外土壤调查剖面点的选择,了解各类型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性 质、形态特点、分布状况以及改良利用状况,土壤剖面点观察记录的类容 和一般方法。
3、通过对泰安市山口镇的当地土壤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野外调查的方法和 程序。掌握土壤类型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过程。
4、将各类土壤进行区域的划分以及制图软件的使用,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 践相结合;学会土钻等采样工具的使用和采样方法后期进行土壤样品的分 析写出实习报告,绘制土壤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 三、实习计划
本次实习计划 5 月 24 日上午完成,从学校出发到达山口镇大兰沃,进行实 习内容的开展。 四、实习内容
(一) 酸性粗骨土的具体观察 1、分布
酸性粗骨土多位于山体下部,与黄壤、黄棕壤、棕壤复区。酸性粗骨土由 沙页岩、千枚岩、花岗岩等残坡积物发育而成,由于分布于山地,山高谷 深,河流切割深,谷坡陡长,植被覆盖度低,加之常有大雨、暴雨,土壤 冲刷严重,并常伴有崩塌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形态特征
酸性粗骨土土层较石质土厚,但多为 A-C 或 A-AC-C 构型。表土层厚度 10 到 20 厘米不等,质地砾质性强,结构性差,根系少,疏松多孔。表土层以 下即为风化或半风化的母质层,厚度变幅较大,20 到 50 厘米不等,夹有 大量岩屑体。表土层及母质层中石砾含量超过 35%。土壤颜色除表土层略 深外,以下母质层颜色因岩性不同各异,但均较鲜艳,且上下过渡较明显。
3、改良利用
分布地势高,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养分含量低,含水量少。 已垦为耕地的全部为低产田,以种植花生、甘薯为主。改良利用上应以保 持水土、发展林果为主。 (二)麻砂棕壤性土 1、分布
该土种主要分布在鲁东丘陵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酸性岩缓丘的中上部。 土壤面积 792837 亩,占全省面积的 0.44%,其中耕地 513344 亩,非耕地 277493 亩。 2、形态特征
该土种的成土母质是酸性岩风化的残积物、所处地形部分较高,地面坡度 较大,土壤侵蚀严重。土壤颗粒粗,砂性大,土层较薄,仅厚 32-55cm, 土体底部是母岩的半风化物。土壤发育微弱为 A-(B)-C 构型。淋溶层质地是 砂质壤土,粘粒平均含量 10.27%砂粒平均含量是 71.96%,大于 1mm 的砾 石含量较多,少者在 10%左右,多者达 28.7%。淀积层粘粒淀积层特征不 明显,有少量的粘粒胶膜和铁子,厚度较薄,一般在 20-30cm 之间,质地 是砂质壤土或黏质壤土,粘粒平均含量是 15.05%,砂粒 66.11%,砾石含量 与淋溶层基本相同。 3、改良利用
该土种虽然分布地形部分较高,土体较薄,但大部分已开垦为耕地,以甘 薯、花生为主,另有小麦与杂粮等,其次用于栽植果树,以苹果为主,也 有大梨和葡萄等。该土壤因水浇条件差,投入少,土壤养分含量低,近年 内由于连续干旱,缺水成为当前生产的主要问题。秋耕、春葩、、中 耕是蓄水保墒的好措施,应全面推广。施肥除了重施磷、钾肥外,应注意 微肥的施用,如硼肥。 (二) 麻砂棕壤 1、分布
属酸性岩类棕壤,是棕壤亚类中面积最大的土属,广泛分布与鲁东半岛和 鲁中南山区中南部的山地、丘陵坡麓,成土母岩为花岗岩、片麻岩、变粒 岩残破积物或洪坡积物。 2、形态特征
绝大部分剖面具有 A-Bt-C 的完整结构,特征层淀积层发育明显自然林被下 地表有凋落物层和厚度不等的腐殖质层。表土质地以砂质黏壤土为主,砂 质壤土次之,粘粒在剖面中有明显的聚集,铁锰释放和迁移十分明显,有 较多的铁锰胶膜和新生体。由于质地较粗通气性、透水性好。 3、改良利用
由于质地较粗,通透性好,适种作物广,耕性好。但其土壤养分含量低, 普遍缺少灌溉水源,有轻度或中度水土流失,粘淀层位较高的地方根系活 动层浅薄,都是生产障碍因素。大部分为中低产田,以种植小麦、玉米、 花生和甘薯为主,并有一定面积辟为果园。 (三) 洪积棕壤 1、分布
是棕壤亚类内面积较大的土属,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泰山南麓、 鲁东丘陵区牙山、艾山北麓和大泽山西麓的山前平原上,在本省广大山地 丘陵区的低山和丘陵周围开阔地带的小型洪积扇上也有零星分布。 2、形态特征
土层深厚,表层质地多为砂质壤土和粘壤土,,部分剖面夹有洪积砾石层或 透镜体。淀积层厚度大,一般在 50-100cm 之间,特征明显。由于沉积物的 覆盖和受人为耕作程度深,所以复盐基现象非常普遍,pH 和盐基饱和度较 高。有机质和各种养分含量在棕壤亚类中比较高,但普遍低于全省土壤的
平均水平。 3、改良利用
土体深厚,地势平坦,一般有深层地下水,目前大部分有机井灌溉,排灌 良好,基本无土壤侵蚀,或有轻度面蚀。土壤质地适中,耕性良好,通透 性较好,基本无障碍层,发育为粘化层的剖面利于保水保肥。但土壤潜在 肥力水平比较低,土壤养分含量不能满足作物高产的需要,目前,大部分 为中、高产田。在改良利用上应重视有机培肥,推广秸秆还田,合理使用 化肥,特别是增加施用磷、钾肥 (四) 砂质河潮土 1、分布
归属潮土土类,潮土亚类,河潮土土属。该土种分布在鲁东丘陵区及鲁中 南山地丘陵区的河漫滩及近河地段上。 2、形态特征
该土种成土母质是钙质岩类及黄土分布区富含钙质的河流冲积物,土壤有 明显的石灰反应,碳酸盐含量一般大于 1%,pH 在 7.8-8.4 之间。通体质地 较均一,砂性较大,在河流的上游或较小的河流的河床附近,土体中多夹 有砾石,表层质地是砂质壤土,心土层、底土层的质地与表层相同,部分 是壤质砂土。潜水位 2-3m,在水体的中下部有较多的绣纹斑。 3、改良利用
该土种多为农用,小麦、玉米、花生、甘薯均有种植,产量不高,土壤砂 性大,通透性强,耕性好,适耕期长,但保水保肥差。也有部分作为林业 用地,主要栽培杨树、柳树,树木长势良好,近年来有部分土壤栽培葡萄, 经济效益很好。今后在粮果矛盾不突出的地方,部分土壤可发展林、果, 以提高收入。对于农用地可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有条件的可以粘 压砂,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以培肥改良土壤。 五、总结
(一)收获:在实习之前,我就很期待,希望在这次实习过程中真正能学 到好多知识,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了解了山口镇地区各种类型土壤的分布、 形态特征、形成过程、改良利用等,对土样也进行了采集,学会了土钻的 使用方法,土壤区域的划分方法,学会了如何使用野外剖面调查表等,书 本知识通过切身实践之后,认识更加深刻,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也会更好 的运用。
(二)不足之处;本次实习时间比较紧急,没能对各种土壤做更加深刻的 认识与了解,并且在数据处理和组内人员配合上稍显不足,在专业知识方 面,可以明显感觉到我们的乏力,许多问题要老师讲解才能解决,所以, 在今后的理论知识学习上,我们应当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