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3《桂花雨》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 1.让生字走进语境。
我虽然不dǒng de 1 欣赏花,但却很喜欢家乡的guì huā 2 。它的花摇落后晒干,可以加在chá yè 3 里泡水喝,过年时还可以做gāo bǐng 4 。 2.写同音字组词。
n 沉 1 干 2 3 止 4 心 (1)jì
(2)jiǎn 1 查 2 拾 精 3 节 4
3.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或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泡,使渗透)在桂花的香气里。
B. 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特别)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C. 我总是缠(纠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D. 杭州有一处小山, 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实写桂花的香气十里外能闻到)。4.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劲:A.趣味; B.力气; C.精神; D.神情、态度 ①他的手劲儿真大。 1 ②下棋没劲 , 不如打电脑。 2 ③瞧他那股骄傲劲儿。 3 (2)缠:A.缠绕; B.纠缠; C.应付 ①这人真难缠 , 跟他说了半天,他就是不走。 1 ②这个箩筐缠了几根铁线后,很牢固。 2 ③半天了,他还缠着我不放,我只好给他钱,打发他去买火柴。 3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①我喜欢的是桂花。________
②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________ ③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________
6.下列关联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B. 虽然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C. 只有不来台风,我才可以收几大箩。
D.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怎么还不摇桂花。 二、课文理解
7.回顾课文内容,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摇桂花 ②捡桂花 ③桂花香 ④桂花雨 ⑤赏桂花
《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先写了 1 , 接着写了童年时代最难忘的事情是 2 , 最后写离开家乡后 3 , 给母亲 4 , 但最美好的仍然是记忆中的 5 。 8.判断正误。
(1)《桂花雨》这篇文章,描写了桂花飘落的优美样子,点明家乡的桂花很多。 (2)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告诉我们,家乡的桂花比别的地方的桂花要香,因为,家乡的桂花品质好。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一句有关桂花的古诗: 1 , 2 。
(2)古人表达思乡之情的有: 1 , 2 。 3 , 4 。
(3)《桂花雨》作者 1 , 课文以“ 2 ”为线索,作者通过回忆 3 和 4 的 事,表达了 5 。
10.题目《桂花雨》的意思是( )
A. 桂花纷纷飘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 桂花被雨吹落 C. 在雨中摇桂花 1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桂花雨》这篇文章,描写了桂花飘落下来的样子很美,就像下雨,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B.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告诉我们,家乡的桂花比别的地方的桂花要香,因为家乡的桂花品质好。
C. 正是因为摇桂花带给“我’如此的乐趣,所以在“我”长大、远离家乡后,才会无比热爱和怀念“我”的家乡。
D. 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实际上是她对桂花的怀念。 12.《桂花雨》一文写作特色说法有误的是( )
A. 详略得当 B. 借物抒情 C. 语言朴实无华 D. 首尾呼应 三、语言表达 13.小练笔。
“摇花乐”是作者幸福童年最美好、最耐人回昧的记忆。在你的记忆中,一定也有很多乐事令你难忘,如看书乐、摘果乐。请你选择一个,仿照课文第5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吧。
四、阅读理解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②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第①段中,“缠”字写出了“我” 1 的心情;“喊”字写出了“我”摇桂花时 2 的心情。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表达了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B.桂花一年四季都香气浓郁,人们长年都能闻到
C.说明了桂花的香已不受四季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3)①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 ②下列诗句表达的感情与母亲对桂花的感情一致的是( )。
A.乡音无改鬓毛衰 B.月是故乡明 C.独在异乡为异客 D.寒梅著花未 15.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片段一
①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②小时候,我( )对什么花,( )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 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③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 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 )不来台风,我( )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 萝)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bǐng bǐn)做得多。”
④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1)划去括号里错误的字音或字形。 (2)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标点。 (3)在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4)文段②运用了 1 的手法,突出了桂花 2 的可贵品质。 (5)在文段中用横线划出摇桂花的原因(有两处)。
(6)在文段中用波浪线划出最能体现桂花香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 1 。 (7)从文中你感受到母亲是一个 1 的人。 16.阅读理解。 片段二
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jìn jìng)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 )差多了。
②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
n jìng)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劲(jì
下雨,好香的雨啊!”
③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 )可以做糕饼(bǐn bǐng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④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jiě jiǎn)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⑤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划去括号里划线字错误的字音。 (2)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标点。 (3)在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4)文段②中画横线的句子抓住“我”摇桂花的 1 和 2 来写,从句中你体会到 3 。 (5)读了文段③,你体会到 1 。
(6)作者觉得家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哪个更香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
答案
一、基础积累
1. 懂得;桂花;茶叶;糕饼 2. (1)浸;劲;禁;尽 (2)检;捡;简;俭 3. D
4. (1)B;A;D (2)C;A;B 5. 厌恶;放心;残缺 6. C 二、课文理解
7. ③;①;⑤;②;④ 8. (1)错误 (2)错误
9.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琦君;“桂花香”;童年时代故乡的桂花;与母亲一起摇桂花;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 10. A 11. C 12. D 三、语言表达
13. 摘苹果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三姨家在山上种了一片苹果林,每年秋季,苹果慢慢由青变红,一个个像小灯笼一样惹人喜爱。每到这时,我总会天天往山上跑,就盼着能够赶快摘“什么时候能摘苹果呀?”三姨说:“还早着哩,”下苹果。我总是问三姨:现在摘下的苹果不甜。慢慢地,苹果都变红了,随着三姨的一声令下,我们开始摘苹果。我满心欢喜,大苹果一个也不错过,每摘下一个我都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铺了软布的篮子里,生怕把它硌坏。就这样,不一会儿篮子里满是我们摘下的苹果。我高兴极了,拿起一个放在鼻子前闻闻,光是这香味就让我流口水了。
四、阅读理解 14. (1)急切;兴奋 (2)B
(3)①这句话通过写故乡的桂花在母亲心中的地位,突出了母亲心中浓浓的思乡情,进而突出“我”的思乡之情。②B 15. (1)萝;bǐn (2),;,,。:“!” (3)无论;都;只要;就 (4)对比;不爱张扬
(5)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6)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传得范围之广,从“浸”中体会到桂花的香气之浓郁,使人们沉漫在花香中 (7)母亲是一个善良、乐于分享的人 16. (1)jìng;jìng;bǐn;jiě (2):“?” ,“”,。
(3)如果;就;所以;还;可是 (4)动作;语言;“摇桂花”的兴奋和快乐
(5)“浸”说明桂花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仅可以闻,还可以吃,一年四季带给全村人花香。桂花的香气不受季节的永远香在人们的心头,使村子里的人生活得更加幸福。
(6)因为树多,杭州的桂花香味会更浓些;但,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作者在这里,运用对比手法,体现了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