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应急管理制度道路养护部

应急管理制度道路养护部

来源:99网
应急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道路养护部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

第二条 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第三条 道路养护部成立以道路养护部经理为组长,主管安全生产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安全部门负责人、各施工工区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全部门,并负责日常管理。

第四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与修订

道路养护部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 预案要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并针对施工重点部位和环节以及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制定,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附应急组织机构名单、应急物资和设备配置清单、应急处置路线图等。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情况,适时修订《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

第五条 应急管理培训和演练

1、道路养护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管理培训(包括各施工队、劳务协作队伍),培训内容包括:事故预防、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措施、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

2、道路养护部应结合本项目情况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每年至少分别安排一次桌面演练和综合演练,强化职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

3、成立道路养护部兼职消防救护队,并进行经常性的训练,熟练掌握基本的救护常识和救援能力。

第六条 应急救援物资、器材、设施及维修保养。 根据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

第七条 应急处置

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施工队负责人或兼职安全员立即电话通知安全部门或道路养护部负责人,简明叙述事故发生的作业名称、地点、时间、事故情况(伤亡人员及财产物资损失),并派人保护事故现场,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道路养护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等级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或应急预案,封锁事故现场,要及时组织受威胁作业人员疏散、转移,调动抢险救援的器材、设施,首先抢救伤员,了解伤员情况,原则上是就

地抢救,伤势较重或不能就地抢救,立即与地方医院取得联系,送往医院治疗、抢救。需要外部力量帮助时,应立即与地方联系,请求援助,使事态得到有效控制。

第 事故后的恢复

生产安全事故在恢复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道路养护部对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负责实施处理和落实,达到安全要求时,方可恢复生产。

发生事故的施工队应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恢复,道路养护部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督促各项措施落实,确保不重复发生类似事故。

附件:《生产安全事故总体应急预案》(综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