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名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日本的作者键山秀三郎写的这本《扫除道》可以说是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
键山秀三郎的父母给予他的教育,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受父母身教而重视扫除道。创业后,为安抚性情暴躁的职员而以身作则打扫厕所,最后形成企业风气,并成立“清扫学习会”。从整齐摆好清扫工具、设定清扫用具放置处,到垃圾堆场的清扫,甚至瓦楞纸箱、落叶、水沟盖的清扫与垃圾分类等细节,都有标准的作业流程。
作者将打扫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本身就已经超脱了打扫的本身,扫的是心,洁净的是灵魂,成就的也就是整个人生了。
“百术不如一清”,就是说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千方百计去找对策,而应先把自已周围清扫干净。正如键山先生所言:“扫除中蕴藏着神奇的力量。”扫除道,其实是扫心地之道。扫除,实为明心。人心清净,内在宝藏自然发露,外界善缘也会伴随来临。
键山秀三郎总结了扫除的五个理由:可以使人谦虚、可以成为有心人、可以培养感动之心、可以萌生感恩之情、可以磨砺心性。其中可以成为有心人,三郎是这样解释的:“有心”就像来自上天的启示,是一种超越人类的智慧。正因为这样,“有心”关注的事就要毫不含糊且井然有序地进行推进,这是最重要的。在一件一件处理“有心”关注之事的过程中,更进一步磨炼了人的敏感性,如此一来,人生之路会变得越来越宽阔。
《道德经》中有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也是告诉我们要成为有心人。做细?如何做到细呢?就要用心,成为有心人。我们常说: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有心人。
书中说:清扫一个地方,就赋予了其生命,扫除者将受益于它。扫除一般都是多人一起干,而共同作业对于提高集体意识和相互配合的协调性是非常有效的。将自己工作的场所清洁干净了,集体意识和配合协调性自然得到提高。通过扫除清洁环境,只能让职场气氛变得和谐。而和谐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心灵浮躁消失,从而具有抑制怒气的效果。
作为有心人,就能做好“5s”工作。做好了“整理”和“整顿”,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做好了“清扫”和“清洁”,工作质量就会上升;而“修养”一旦养成,公司的风气就会改善。
只把任何人都能做的平凡小事彻底做好了,就能和别人拉开差距。坚持将平凡小事彻底做好,从平凡中孕育出来的非凡,会在不知不觉间产生让人感动的巨大力量。
谚云:“知道的是理,行出来的才是道。”扫除创造价值,改变家庭、改变公司、改变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