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牵牛花(节选)
我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便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
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有时认着墙上斑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老把戏”指的是什么?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2)你从( )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牵牛花非常爱惜。 A.生长迅速,内心惊喜 B.寻找新泥,悉心照料 C.制作架子,不想开花 D.每日观赏,寄托心情
(3)为什么作者说“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得到了乐趣。
(1)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 (2)B (3)作者在种花的过程中,也享受到了快乐,感悟到很多的道理 出乎意料的牵牛花的变化中
(二)蚂蚁和螳螂
蚂蚁和螳螂 在夏天里,蚂蚁们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着。 螳螂呢?天天“叽哩叽哩”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每一个地方都有吃的东西,满山遍野正是花朵盛开的时候,真是一个快乐的夏天啊!
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
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
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哎!真是麻烦,干吗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下着绵绵的雪花。
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食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
螳螂蹒跚地走在雪地上,心想:我若像蚂蚁先生,在夏天里贮存食物该多好啊!
⒈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分)
游手好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螳螂在夏天和冬天有什么不同的想法?(6分)
夏天的时候: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的时候: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寓言,你有哪些想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 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 2.只管完了,不管以后的日子。 像蚂蚁一样要在夏天里贮存食物。 3.示例:要居安思危,做事情要考虑到长远,有备无患。
(三)颐和园的廊与画
①在北京的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属长廊了。
②长廊的建筑非常精美,人们称它有三绝。这第一绝就是造型绝。全长728米的长廊整体造型从地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坐在飞机上从空中看,就会发现它的形状像一只倒挂着的蝙蝠,也就是英文字母“W”的形状。为什么要把它建成蝙蝠形呢?因为我国民间有在建筑物上面刻蝙蝠的习俗,而蝙蝠倒挂的意思就是“福到了”。
③第二绝是风水绝。长廊北倚万寿山,南临昆明湖。从气候上看,冬天,万寿山挡住了北边的寒风,夏天,南面的昆明湖会吹来阵阵的凉风。因此,夏天天气再热,长廊中也是( )。从环境上看,长廊( ),构成美丽的图画。当人们在长廊里行走,就会发现,园中美景随水波而动,随四季而变,真可谓( )。
④长廊的第三绝是结构绝。长廊是斗拱结构,并全部由木头搭建,没有用一颗钉子,这就是老一辈们留下的精湛技艺!
⑤长廊奇,但更奇的是长廊上的画。它们一共有一万多幅呢!
⑥长廊上的画是有由来的。当年乾隆下江南,游山玩水,意犹未尽,很留恋江南的景致,连做梦都经常梦到江南。于是,就让画工在长廊上画了许多江南的美景。后来,长廊上又加上了许多花鸟山水画、人物画。人物画有许多情节,形象生动,更引人入胜。
⑦长廊上的画内容有好几种类型,有民间传说中的故事,有文学名著中的故事,还有神话传说中的故事。
⑧长廊上的画十分精美,中外游人看后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1.人们称长廊的建筑有三绝,分别是: 、 、 。 2.读了第②段,我知道把长廊建成蝙蝠形的原因是:
。
3.仔细读第③段,按要求填空。
(1)把“变化无穷、凉风习习、依山傍水”分别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2)这一段话从 和环境两个方面写了长廊建筑第二绝的原因。 4.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这个句子起 的作用。 5.长廊上的画是有来历的,请用“ ”画出文中写其来历的句子。
6.短文介绍了颐和园的廊与画,可分成两部分,下面划分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造型绝 风水绝 结构绝
2.我国民间有在建筑物上面刻蝙蝠的习俗,而蝙蝠倒挂的意思就是“福到了” 3.(1)凉风习习 依山傍水 变化无穷 (2)气候 4.长廊奇,但更奇的是长廊上的画。 承上启下
5.当年乾隆下江南,游山玩水,意犹未尽,很留恋江南的景致,连做梦都经常梦到江南。于是,就让画工在长廊上画了许多江南的美景。
6.A
(四)蜜蜂和苍蝇
如果你将6只蜜蜂和6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呢?
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正是由于蜜蜂对光亮的喜爱和智慧才导致了它们的死亡。
蜜蜂以为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运动。但是这种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没遇到过这种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气层”。而它们的智力水平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总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获救。因此,苍蝇得以最终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因此获得自由和新生。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爱——( ) 简单——( )
(2)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瓶颈 ( ) .
逃逸一空 ( ) .力竭 ( ) .
(3)蜜蜂在哪找出口?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苍蝇在哪找出口?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导致蜜蜂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讨厌 复杂 (2)jǐng yì jié (3)瓶底 力竭倒毙或饿死 (4)瓶颈 逃逸一空 (5)蜜蜂对光亮的喜爱和智慧。
(五)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 。
2.妈妈读《罗摩衍那》时,“我”要怎样做?用“ ”在文中画出来。 3.“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顽皮( ) 喜欢恶作剧( )
可爱( ) 热爱和依恋妈妈( ) 不听话( ) 喜欢和妈妈捉迷藏( )
4.如果你也能变,你要变成什么?你会为妈妈做些什么?
1.一朵金色花 2.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3.顽皮(√) 可爱(√) 热爱和依恋妈妈(√) 4.我要变成一缕清风,为妈妈带来凉爽和花的芳香。
(六)芦叶船(节选)
我的故乡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芽一根根直立着,像船上的桅杆。①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河边的芦苇渐渐长高,芦叶也越长越多。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玩儿。
从我家到学校约有一里路,要先往西走,过了小木桥,再沿着竖河往北走。这条竖河比一般的小河水面略宽一些,所以,我们常常在这里做芦叶船。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成小舢(shān)板;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杆、五桅杆的大船。②我们把船做好后,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船往河轻轻地一扔,保险翻不了船。船一下水,便顺着风儿开走了。我们就用芦叶卷成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
春天,在我们上学路过的这条竖河里,几乎天天能见到我们做的芦叶船。头一天做的船,到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就寻找。因为我们的手艺不一样,所以谁做的都能认出来。有的找不到了,可能已经远航了;有的靠在岸边,我们就说它进港了。
1.画线的句子①中“绿色的风帆”指的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我们”用芦叶做的船有
、 、 、 。
3.画线的句子②中,“保险”的意思是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 A.“我们”只顾玩耍,忘记了要讲卫生。 B.“我们”玩得很随意,不认真。
C.“我们”心灵手巧,做芦叶船的技术高超。
4.从短文中可以感受到“我们”做芦叶船和放芦叶船时 的心情。
1.芦叶 比喻2.大篷船 小舢板 三桅杆的大船 五桅杆的大船3.一定 C4.快乐
(七)大自然畅想曲
大自然像一首首美丽的小诗,像一篇篇五彩的童话。
“蓝天白云飘,太阳微微笑,野花点点头,景色多美好……”孩子们在练习唱《春光好》。杨柳听了,得意地照了照“镜子”,梳理一下那动人的秀发,向小草、小花展示它婀娜多姿的身材。
“知了,知了……”蝉在枝头兴奋地展示着她那美丽的歌喉。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同时,也被让妈妈流连忘返的地方迷住了——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漂浮着一朵朵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好像要告诉人们,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舞蹈家。
“沙沙沙,沙沙沙……”银杏树的叶子就像一把金黄的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而隐居在树下的三位歌唱家——蟋蟀、蝈蝈和油葫芦,一声声、一阵阵,远远近近,组成一部宏大的自然交响乐。
“呜——呜——”随着呼啸的北风,一场瑞雪悄然而至。清晨,遍地洁白,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在这天然的纯白地毯上嬉戏、打雪仗、滑雪……一群可爱的孩子,在一望无际的雪地里追逐着!他们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欢快!
我爱大自然,爱它的春光明媚,爱它的蝉声阵阵,爱它的麦浪滚滚,爱它的银装素裹……
1.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的“镜子”指的是_______,“秀发”指的是_______。 2.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写出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请你按顺序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结构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4.你爱大自然吗?爱它的什么?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小河 柳条 2.短文按时间顺序写的,描写了春天的小草、野花、柳树;夏天的蝉、荷花、青蛙;秋天的银杏叶、蟋蟀、蝈蝈、油葫芦;冬天的雪。 3.C 4.提示: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即可。例如:我爱大自然,爱它的繁花似锦,爱它的郁郁葱葱。
(八)王子的生日礼物
从前,有个叫“砰砰城”的国家,那里是世界上最吵闹的地方。所有的居民总在大叫大嚷,吹着异常刺耳的哨子,连城里的鸭子也有世界上最大的嗓门。“砰砰城”里最吵闹的是喧闹王子,他( )还不满八岁,( )制造噪声的本领全国第一。王子的生日快到了,国王问他想得到什么生日礼物。“我想听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喧闹王子回答,“我要全城的人在同一时刻发出同样的叫喊,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响的声音。”
于是,国王下旨,在王子生日的那一天的某一个时间,大家要齐声高喊“生日快乐”,共同制造世界上最响的声音。
“砰砰城”的居民们开始谈论这件让人激动的事。一个人想:“我也想听听世界上最响的声音,要是我自己叫得那么响,怎么听得见呢?”邻居替他想了个办法:“你张大嘴巴,装出叫喊的样子,别发出声音,就可以好好听了。”他们的办法在城里传开了。
王子生日那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王宫前。大家一起等待着,时间到!可是,什么声音也没有!“砰砰城”发生了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整个城市一片寂静。这下糟了,王子肯定要发怒。谁也没有想到,阳台上却传来王子的笑声。
因为四周安静,喧闹王子听到了他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声音:小鸟在林间歌唱,春风在田野吹拂,小溪在河谷奔流。这些声音……是他得到的最特别的生日礼物。
从此,“砰砰城”不再吵闹了。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为什么王子生日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发出声音?用“——”在短文中画出原因。
(3)为什么王子从来没有听到过小鸟、春风、小溪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最后一句话,为什么“砰砰城”再也不吵闹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虽然 但是
(2)画:一个人想:“我也想听听世界上最响的声音,要是我自己叫得那么响,怎么听
得见呢?”邻居替他想了个办法:“你张大嘴巴,装出叫喊的样子,别发出声音,就可以好
好听了。”他们的办法在城里传开了。
(3)因为以前“砰砰城”太吵了,噪音掩盖了小鸟、春风、小溪的声音。 (4)因为大家都知道了安静的好处和噪音的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