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是振兴教化的意思。是一个水乡。
虽然在兴化生活多年,但真正地了解兴化城却是从初中开始。那是开始到兴化城里念书。它四面环水,是一个岛城,那时的宿舍就靠着大河,夜晚船儿如织,汽笛鸣声不息,渐渐入梦。
兴化人会吃。大街小巷都有卖小吃的摊儿。常见的有油端子、臭豆腐、春卷、烧红薯等,还有各式卤菜。油端子算是最具特色的。是将铁的带柄的模型浇上面粉泥,再将萝卜丝放在模具内,盖上面粉泥,最后放入油锅里,由白变黄后捞出。香、脆、可口。兴化人喜欢吃蟹,大闸蟹、醉蟹。大的酒席,必有蟹。早茶,也是兴化人不可少的。只是现在忙了,吃得少了。早茶有干丝、水干丝、煮花生。干丝就是将百页切成丝,拌上生姜、花生、糖。水干丝就是将豆腐的角料切成丝,加上火腿、平菇等煮成汤。
兴化城里跑三轮的比较多,由于车站离学校比较远,就经常坐。跑三轮的一般是中年男子。他们裤脚一般用夹子夹着或绑上绳子。脚上方还有一个小脚踏,小脚踏一踏,铁坠就会和轮胎接触,发出“叮叮”的响声,让行人让路。
以往的兴化,交通秩序基本靠交警吼,吼得脸红脖子粗的,还不一定有用。现在好多了。 可玩的地方并不多,但比较有特色和文化。首先是郑板桥故居和纪念馆。郑板桥纪念馆,正对门就是一尊他的石像,后面是他喜画的瘦竹。其次是乌巾荡。它有个传说,相传有位大官行船路经一片芦苇荡时,落下了一条乌巾,后人便取名乌巾荡。除此之外,还有千岛菜花。花开时节,一片黄灿灿的,壮观而美丽,像身陷一片嫩黄色的海洋。其它的都要去深究才能发现,但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这便是我了解的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