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贝多芬》

《贝多芬》

来源:99网
 广州中大附属雅宝学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音乐教案

课题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课型 授课人 新课 郭林波 课时序数 授课 日期 1 第8、10周 授课对象 高一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1]之一。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5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7交响曲、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2号浪漫曲。 贝多芬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 教 材 分 析 知识与 能力 1.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音乐大师贝多芬。 2.通过了解贝多芬及其音乐作品,知道其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3.学生学唱《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唱段 1.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贝多芬的各种资料,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 在感受、体验、理解、评价的过程中能逐步提高其音乐审美判断能方法 力。 2.通过师生问答和学生小组交流的形式,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 1.通过多样性的活动,激发学生了解贝多芬及其音乐的兴趣,调情感 动学生的热情并自主学习。 态度 2.使学生从情感上深刻感受象征着力量、意志、壮美、崇高精神的贝多芬音乐。 重点与 难点 学法 课时 重点 1.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音乐大师贝多芬,分析贝多芬的音难点 乐特点。 2. 通过欣赏《热情》、《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探究其独特的音乐性格。 3.学唱《欢乐颂》唱段。 示范法、讲授法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正课 (二)整合资源,互动交流 1.学生简述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贝多芬的故事。 2.老师通过PPT展示的形式,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传略及其代表作品:(看视频) 贝多芬的介绍。 3、了解古典主义时期。 1750年——1820年左右,1750年J·S·的去世,则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结束。此后西洋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ism),由于其在维也纳开花结果,“维也纳古典乐派”成为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4、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代表: 海顿 、莫扎特 、 贝多芬 5、 音乐史上通常将贝多芬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792年他到维也纳--1802年 第二时期:1830年《第三交响曲“英雄”》的 创作--1815年 第三时期:1815年后的作品 6贝多芬的代表作: 老师部分 (一)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1.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的深度是无人能够企及的,因为他的内心所拥抱的是整个宇宙。他是谁呢? 2.听《命运交响曲》片断,引导学生说出作者。 3.引出课题,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学生部分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音乐诠释着自己的信念,并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他是人类有史 一生共写有: 1、9部交响曲, 2、11部管弦乐序曲和戏剧配乐 3、5部钢琴协奏曲, 4、1首小提琴协奏曲, 5、16首弦乐四重奏, 6、9首钢琴三重奏及其他室内 7、10首小提琴奏鸣曲 8、5首大提琴奏鸣曲, 9、32部钢琴奏鸣曲, 10、21套钢琴变奏曲, 11、1部清唱剧, 12、1部歌剧, 13、2部弥撒及歌曲,咏叹调等等。 (三)聆听音乐,合作探究 奏鸣曲的特点: 1、是18世纪最常用的一个基本器乐结构观念,不仅用来写作乐队作品,也用于其他器乐。 2、第一段由主要的调性转到属调;第二段在属调上演奏主题,偶尔加入新的乐思或新的调性,然后转回主调。其主要的思想是显示调性的对比。 3、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古典奏鸣曲式最后形成,构成了我们比较熟悉的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有时加尾声) 欣赏作品《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巴伦博伊姆弹奏版),感受音乐特点并思考:该乐章表现怎样的音乐情绪?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音乐风格? “热情”奏鸣曲是一首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作品,激烈的矛盾冲突、顽强的斗争精神等典型的贝多芬风格在此一览无余,评论家们将这首乐曲比作“火山的爆发”、“花岗石河床中的熔岩”,总之,离不开火一般的热情。在第三乐章中,音乐犹如烈马奔驰、风暴席卷,快速奔腾的气势贯穿始终、一气呵成。 2. 欣赏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片段): (1)阅读教材P111第一段和第二段文字,了解作品创作背景。 知识拓展: (2)观看现场演奏版,并结合屏幕下方注解文字欣赏该乐章。音乐经过漫长的发展,最后,速度加快,乐队与合唱怀着极度兴奋的激情,赞颂欢乐,交响曲在歌颂全人类团结友爱的欢呼声中结束,表现出贝多芬理想主义的梦想——全人类的自由和、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3. 学生模唱《欢乐颂》主题 (四)了解不一样的贝多芬及其作品  看看其他不同风格的《欢乐颂》  欣赏电影《复制贝多芬》片段 语文课中 《音乐巨匠贝多芬》中概括贝多芬形象 而骄傲, 沉郁而坚强, 严肃而善良, 热爱自然, 追求自由, 献身音乐。 小结 贝多芬心声——摘自信件 “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向命运挑战,尽管我晓得只要我活着,就会是神所创造的最不快乐的一个人。” “唯一能拉回我的是我的艺术,因为在还没将所有不吐不快的作品完成之前,我无法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我苟延残喘。” “我希望能坚持决心到最后,直到无情的命运满意了,割断我的喉管为止。” “让一些不幸的人感到慰籍,知道还有一个同样不幸的人,尽管有来自自然的诸多障碍,仍然尽其所能地提升自己为高贵的艺术家和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