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物竞赛

生物竞赛

来源:99网
1.图4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③ 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②③④ C.④的成分中包括血红蛋白、氧气和胰岛素

D.细胞生活需要③的pH、渗透压、温度等处于稳态

2.免疫调节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免疫失调的是() A.抗体与细菌毒素特异性结合 B.效应T细胞清除体内癌变细胞 C.移植的器官被细胞免疫排斥 D.过敏原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3.图5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灵敏电流计连接在坐骨神经表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刺激①处,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 B.电刺激①处或②处均可引起腓肠肌的收缩 C.电刺激②处,电流计能记录到两次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由某些部位产生、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 B.多种植物激素的平衡协制着植物的生长发育 C.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发挥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 D.植物激素进入靶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 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

B.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 C.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6.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图6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B.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7.图7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图中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图4

图5

图6

图7

激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TH过量时会抑制TRH和TSH分泌 B.TSH是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关键激素

C.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液中TSH水平会降低

D.TH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与TRH相互拮抗共同调节TSH分泌

8.下列生产实践活动中,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的是() A.脱落酸用于打破种子休眠 B. 2,4-D用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乙烯用于苹果果实催熟 D.细胞素用于蔬菜保鲜 9.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兴奋传递(如图8)。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B的膜电位改变

图8

C.多巴胺只能由细胞A释放作用于细胞B使兴奋单向传递 D.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

10.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植物种类数/种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34 0 0 草丛 2 52 12 1 针叶林 3 67 24 17 针、阔叶混交林 4 106 31 16 常绿阔叶林 A.该地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C.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会比草丛更复杂

D.草本植物种类始终最多说明群落类型没有改变

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此种局麻药单

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某种局部 辣椒素 Na通道 +细胞膜 γ-氨基丁酸 Cl 细胞内 -

图2某种局麻药的作用机理 图1神经突触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15.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

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 草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 履虫大草履虫 的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数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 量(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 个袋状草履虫 )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

0

时间(天)

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

16.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Cl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17.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生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8分)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其调节作用的机理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

激素 细胞膜

受体 细胞核 结合后引起特异基因表达 抗体减少;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图1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理 (1)由图1可知,糖皮质激素进入细胞后需要与结合,才能进一步启动基因表达过程。

这些特异基因表达后,一方面使分泌抗体的细胞的生成受抑制,从而抑制免疫的功能;另一方面会导致升高。

(2)糖皮质激素在人体中分泌的调节如图2所示。

大脑皮层 下丘脑 分泌 垂体 分泌 肾上腺皮质 分泌 糖皮质激素 图2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分泌的促进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促进肾上腺

释放糖皮质激素。当临床治疗大量注射糖皮质激素后,图2所示的调节

机制会导致三种激素的分泌量。

26.(8分)每年的7月~9月为某品种苹果果实的成熟期。研究人员在此期间,每隔10天,

采摘果树外围的果实测定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见下图。请分析回答:

(1)苹果果实体积增大主要取决于果肉细胞的增加和细胞的增大。

激素含量(ng/gFW)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7/29 8/8 8/18 8/28 9/7 9/17 9/27 日期(月/日) 果实内几种激素含量的变化 生长素 脱落酸 赤霉素×10 细胞素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

①在7月29日~9月27日期间,果实内含量下降,可导致成熟期果肉细胞的减弱,果实体积增大减缓。

②在9月7日~9月17日期间,果实内和 的含量增加,同时测得果实中花青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不断增多,果实的颜色和口味(成熟度)也会发生变化。由此推测上述激素含量的增加,可能促进了生成,促进果实的成熟。 (3)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苹果果实的成熟是的结果。

11. 动物通过嗅觉感受器探测外界环境的气味分子,图10为嗅觉感受器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10

(1)气味分子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后,再通过G蛋白激活蛋白X,蛋白X使ATP分子转化为环腺苷酸(cAMP),由此可知蛋白X具有___________功能。气味分子所引起的系列反应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的功能。

(2)cAMP分子可开启细胞膜上的________,引起大量的Na+____________,使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_________________,形成嗅觉。

(2014.1朝阳2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 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 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PM 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2014.1朝阳23)下列各选项与右图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血糖含量,则②可能代表胰高血糖素 B.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则①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C.若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可能代表甲状腺激素 D.若X表示人体排出的尿量,则②可能代表抗利尿激素

(2014.1朝阳24)下面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A.摄食后1小时内,分泌物甲增多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B.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等激素

C.2~2.5小时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大量的氧化分解 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

(2014.1朝阳25)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B.e的功能是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兴奋

C.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正常机体内兴奋在b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26.(2014.1朝阳26)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 B.被激活的B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对抗原再次免疫时血清抗体的产生有更长的延迟期 D.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中均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2014.1朝阳27)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B.从图乙可以推测,HIV造成人体的免疫能力全部丧失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28.(2014.1朝阳28)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为其提供生长素B.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

C.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 D.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29.(2014.1朝阳29)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有协同作用 C.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有协同作用

D.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2014.1朝阳37)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B.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C.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 D.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38.(2014.1朝阳38)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正确的是 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外界温度降低→小鼠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升高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单侧光照→植物体内激素均重新分布→向光弯曲生长 45.(2014.1朝阳45)(9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共同调节的结果。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图乙中的数字序号可代表过程或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甲可知,神经末梢可通过______________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填序号)过程。

(2)由图甲可知,免疫细胞可以接受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原因是免疫细胞膜上有_______________,这一过程相当于图乙的_________(填序号)。 (3)图乙中⑤可以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用字母表示)。

A.血红蛋白 B.载体蛋白 C.神经递质 D.溶菌酶 E.呼吸酶 F.抗体

(4)若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该病毒。其中,T细胞产生_____________刺激B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是____________细胞。

(5)综上所述,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通过信息分子,如______________(最少两项)等,在体液中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信息交流。途径二:通过______________实现信息交流。 46.(2014.1朝阳46)(6分)生长素合成过程中有ACC合成酶的合成,而这种酶是乙烯合成所必须的,因此,一定条件下,生长素的合成,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请据图分析回答:

前体物质(色氨酸)合成 生长素 促进 细胞纵向伸长

抑制 乙烯

高浓度下 (1)由图可见,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伸长受到抑制可能是___________的结果,体现出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相互_________。 (2)研究发现,乙烯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调节。

(3)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使株高变矮,原因是紫外光提高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没有促进细胞伸长作用的3-亚甲基氧代吲哚。现提供生长状况相同且健壮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且此效应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因此甲组给予适宜的可见光,乙组给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观察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略

24.右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 B.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 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属于拮抗关系

D.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25.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A 合成 幼根、幼茎等

多种组织

a浓度 合成

生长素 b浓度 B促进细胞伸长 抑制细胞伸长

幼苗正常生长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2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所吃食物过咸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会减少 B.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参与调节

C.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减少 D.当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达到动态平衡时,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33. (8分)环磷酰胺作为治疗癌症的化疗药物,在较高剂量下对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β-葡聚糖对接受化疗的机体的免疫力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1)环磷酰胺能影响DNA的合成,因此推测它作用于细胞周期的期。若在药物作用下,复制时DNA分子上的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发生错误配对,则在药物作用期间,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

(2)β-葡聚糖能促进各种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这些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

(3)β-葡聚糖能促进树突细胞的成熟。树突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功能,说明树突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功能的。树突细胞将病原体摄取入细胞内,经处理后,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同时激活T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从而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