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6-09T15:35:54.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1期供稿 作者: 张鉴权
[导读] 胃穿孔是外科中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急剧上升,多发病于青壮年范围,部分癌性穿孔更是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
张鉴权(广西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537307)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科共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行腹腔镜手术者35例设为观察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者35例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 急性胃穿孔 临床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110-01
急性胃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急性胃穿孔一般包括溃疡穿孔、癌性穿孔和外伤性穿孔,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如果治疗中处理不当,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科共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70例,年龄21-69岁,平均38±2.9岁。其中男性41例,女性2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为22~69岁,平均(36.4±2.1)岁;对照组患者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为21~67岁,平均(39.1±2.7)岁。胃溃疡穿孔者有68例,胃癌穿孔者有2例。穿孔部位包括胃幽门管穿孔、胃窦部穿孔、胃体部(大弯、小弯侧)穿孔等。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表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上腹部或全腹疼痛,均有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部分病人可以有恶心、呕吐,并不剧烈,部分患者腹部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影。 1.3手术方法
1.3.1观察组:术前禁食补液,使用抗生素药物,全麻,建立人工气腹。腹部压力严格控制在13~15mm Hg。于脐下缘置入
10mmTrocar,插入腹腔镜器械探查,吸尽穿孔周围的胃液和脓液,在患者胃部穿孔部位的边缘位置进行取样,排除癌性穿孔后,对其进行缝合处理,用1—0可吸收线从距离穿孔边缘5~8mm处全层\"8\"字缝合或间断缝合,之后用大网膜覆盖穿孔并固定。把腹腔内所有渗出的液体吸出体外,然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直至干净。盆腔置管引流。病理诊断呈癌性的穿孔,根据癌变位置及性质行切除术。手术实施后,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抑酸、对症支持治疗等,术后5~6 d内应禁食。 1.3.2对照组:按常规开腹手术进行。
1.4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1.5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及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胃穿孔是外科中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急剧上升,多发病于青壮年范围,部分癌性穿孔更是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胃穿孔满足了微创的需求,对患者的手术性创伤更小,也更为受患者和医师的欢迎等[1]。通过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到整个腹腔,清晰直观,观察的角度也可进行调整,上至膈下,下达盆腔,为手术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野,尤其对于无明显溃疡病史或症状、体征患者,因气腹加大了腹腔的间隙,可以迅速发现并确定病变部位。腹腔镜手术有众多优点[2]:对盆腹腔脏器干扰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小,下床活动早,有利于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早,使患者身心较快恢复健康,住院时间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本文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此手术方法需要有一套完备的设施,因而操作较为复杂[3],对医生在腹腔镜下的缝合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使用范围上受到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如怀疑为肿瘤穿孔或有条件经过快速冰冻切片证实,建议开腹手术。对于胃溃疡穿孔的病人,定期随诊非常重要,要警惕溃疡恶变的可能。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Ates M,Sevil S,Bakircioglu E,et al. Laparoscopic repair of peptic ulcer perforation without omental patch versus conventionalopen repair[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2007,17(5):615-619.
[2] 黄原,罗健.腹腔镜修补加洛赛克、替硝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J].中国内镜杂志,2000,6(6):54-55. [3] 国同歌,李鑫,陈勇.腹腔镜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9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