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罚款数额标准的,罚款的最低数额不能低于一千元。由于遭遇不能拒绝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罚款确实有困难的,需要经过本地人民进行裁定,可以进行延期缴纳,并且会减少罚款的数额或者不用交罚款。国家人民可以根据其犯罪的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以及造成损失的大小等,综合考虑犯罪分子交纳罚款的能力,依照法律来判处罚金。《最高人民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人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
一、判罚金不交怎么办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所谓罚金,指的是人民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也就是说,罚金和刑期,都是对罪犯的刑事处罚,因此必须依法缴纳。涉及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是附加适用还是适用都由原审人民执行。被判处罚金的罪犯,应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在判处罚金时会在判决书中作出缴纳时间的判决事项的,须按判决的指定期限缴纳。
不缴纳罚金的处理方式是:根据最高人民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罚金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无故不缴纳的,人民应当强制缴纳。经强制缴纳仍不能全部缴纳的,人民在任何时候,包括在判处的主刑执行完毕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的,应当追缴。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罚金确实有困难的,犯罪分子可以向人民申请减少或者免除。人民查证属实后,可以裁定对原判决确定的罚金数额予以减少或者免除。行政机关对被告人就同一事实已经处以罚款的,人民判处罚金时应当予以折抵。
二、判罚金的数额标准有哪些
判罚金的数额标准,要根据犯罪情节、违法所得数额、损失大小,犯罪分子缴纳罚款的能力等因素来定,具体如下:
1、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罚款金额标准,罚款最低金额不得少于1000元;
2、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罚款,但罚款的最低金额不得少于500元。
罚款是一种财产刑,是人民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金额的刑罚。罚金刑的适用方式是指罚金单处、选处、并处的适用问题。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人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罚金数额标准的,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一千元。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判处罚金,但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五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