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提起劳动仲裁,当事人首先应该提交劳动合同和工资记录证明存在劳务关系。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则需要提供能够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只要能够证明存在劳动关系,且争议是由于劳动关系而引发的,都可以提起劳动仲裁。具体提交什么证据应该根据争议的不同而改变,如工伤仲裁就应该提供工伤证明资料等。
一、工伤打官司需要什么材料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的规定,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发生争议,要想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必须先申请工伤认定,而认定工伤的前提必须是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认定工伤后,还需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后职工才能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待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注:在此之前工伤案件首先要通过仲裁机构确认劳动关系工伤仲裁所需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
2、工商企业档案登记资料。
3、工伤认定书。
4、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
5、停工留薪鉴定书。
6、门诊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用票据。
7、工资明细清单。
8、若有社保,需提交工伤保险待遇核报表。
在对工伤事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往往到了最后赔偿的环节了,受伤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就开始退缩,毕竟这个时候的赔偿不是一笔小数额,就不太愿意根据实际情况对受伤员工作出赔偿。
法律依据:《劳动仲裁法劳动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