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两倍,即使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劳动者仍有权获得工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应足额支付工资。解决纠纷可先协商,若不成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申请仲裁。
法律分析
一、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赔偿金多少钱?
赔偿金按经济补偿的两倍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能要到工资吗?
可以的,因为即使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从用人单位实际用工之日起,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也已经形成,对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用人单位应当足额发放工资。
在解决这一纠纷时,我们首先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如果协商不成,我们可以选择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责令限期支付。同时,也可以选择向人民申请支付令,要求用人单位足额支付工资。当然,这是要在劳动关系清楚,无争议的情况下。
如果用人单位干脆不承担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确认劳动关系,只有等劳动关系确定下来了,才能谈及之后的给付工资的事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两倍,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也是可以获得工资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劳动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就应该支付足额的工资。如果出现这一纠纷可以先和单位协商,若是协商不成,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也可以去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两倍。即使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劳动者仍有权获得工资。一旦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在解决这种纠纷时,可以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两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七十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二条 【劳动合同的种类】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