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在几年后失去诉讼时效,但法律效力仍存在;借条应包含借款人和放款人的全名、借款金额、借款期限、还款日期、利息、签字等要素。借条在借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保护借款人的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
一、借条几年过后就没有法律效力
关于借条的有效期问题,需要区分是否写了还款期限,如果写了划款期限的,还款期限届满后三年内是诉讼时效期,如果这三年内没有进行主张,就失效了。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你随时可以要求还款,但是最长不超过20年。但是即使是过了诉讼期,那么借条本身的法律效力还是存在的,这个不会根据年限的多少消失。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借条的内容有哪些
借条是指借个人或公家的现金或物品时写给对方的条子,就是借条。钱物归还后,打条人收回条子,即作废或撕毁。它是一种凭证性文书。通常用于日常生活以及商业管理方面。从法律的角度看,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
规范的借条书写应具备如下内容: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5、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6、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7、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因此在实际借款过程中,要衡量各种因素,如果人品不好的千万不要借款,否则钱借出去容易要回来就非常的难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多少人因为借钱问题最后弄的反目成仇,有些人就算有钱都不还钱,所以借条就非常的重要了,有了借条那么将来起诉的时候也会对自己更有利。
结语
借条的法律效力与有效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借条中明确写明了还款期限,那么在还款期限届满后三年内可以进行诉讼,超过三年则失效。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借款人可以随时要求还款,但最长不超过20年。即使过了诉讼期限,借条本身的法律效力仍然存在,不会因年限而消失。根据民法典第18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借条的书写应包括借款人和放款人的全名、借款金额、借款时间期限、还款日期、利息约定等内容,并由借款人亲自签字确认。在实际借款过程中,要慎重考虑各种因素,借条的存在可以在将来起诉时提供有利证据,确保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限计算利息的,人民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原告以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为依据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依据基础法律关系提出抗辩或者反诉,并提供证据证明债权纠纷非民间借贷行为引起的,人民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
当事人通过调解、和解或者清算达成的债权债务协议,不适用前款规定。